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要求,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笔者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对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探究:
一、专心阅读习惯的培养
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坚持不懈地想方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老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
如在认识“觉”这个新字时,读音是“juè”,感觉的觉。有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这个字读“jiào”——睡觉的觉。学生有了疑惑,到底是谁的读音对呢?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查了《新华字典》。我表扬他能通过查字典学习了。然后再请他查字典找到那个字,让他再仔细看看,结果他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就是jué。”我说:“这个字是多音字,一个字有一个或两个读音。字典对每个多音字都有详细的介绍,大家有疑问可以找字典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一星期后,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学会了查字典,而且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查字典,要是多音字定会把每个音都搞清。这样阅读的目标明确了,阅读的效果也有了。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一年级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他们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但是,农村的孩子,家中阅读的材料少,因此老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1、我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学校的图书、录音带等,由班级统一借出,找出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学了《王二小》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们去找一找小英雄的故事。小朋友就找来了《小英雄雨来》、《刘胡兰》等文章来阅读。
2、我自己收集资料,满足学生的需求。我除了在自己订阅的报刊上寻找外,还注意在网上收集,我将这些收集的资料打印或复印出来,通過朗读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我与家长谈话,要求他们为孩子们订阅刊物和购买书籍,对做得好的家长在班上表扬。现在,我班的许多孩子把零用钱存起来,用于买书,我及时引导他们要购买哪些书籍。
四、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采蜜本”,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
总之,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组稿编辑:汪显江】
(作者单位:644600四川省宜宾县双谊乡中心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笔者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对培养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些摸索和探究:
一、专心阅读习惯的培养
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坚持不懈地想方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老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
如在认识“觉”这个新字时,读音是“juè”,感觉的觉。有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这个字读“jiào”——睡觉的觉。学生有了疑惑,到底是谁的读音对呢?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查了《新华字典》。我表扬他能通过查字典学习了。然后再请他查字典找到那个字,让他再仔细看看,结果他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就是jué。”我说:“这个字是多音字,一个字有一个或两个读音。字典对每个多音字都有详细的介绍,大家有疑问可以找字典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一星期后,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学会了查字典,而且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查字典,要是多音字定会把每个音都搞清。这样阅读的目标明确了,阅读的效果也有了。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一年级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他们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但是,农村的孩子,家中阅读的材料少,因此老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1、我尽可能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学校的图书、录音带等,由班级统一借出,找出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学了《王二小》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们去找一找小英雄的故事。小朋友就找来了《小英雄雨来》、《刘胡兰》等文章来阅读。
2、我自己收集资料,满足学生的需求。我除了在自己订阅的报刊上寻找外,还注意在网上收集,我将这些收集的资料打印或复印出来,通過朗读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我与家长谈话,要求他们为孩子们订阅刊物和购买书籍,对做得好的家长在班上表扬。现在,我班的许多孩子把零用钱存起来,用于买书,我及时引导他们要购买哪些书籍。
四、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阅读的积累,日积月累,不会做诗也会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本“采蜜本”,把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
总之,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组稿编辑:汪显江】
(作者单位:644600四川省宜宾县双谊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