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9例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39例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分级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其中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病症,高发于颅内动脉管壁部位,发生破裂后,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出血,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预后不良。临床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治疗效果不同,此次研究将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分组经患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通过,对照组患者39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52.1±8.3)岁,男21例、女18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7例、后交通动脉19例。观察组患者39例,年龄为34~73岁,平均(52.0±9.1)岁,男22例、女17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6例、后交通动脉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经股动脉插管行脑血管造影,确认肿瘤所在位置,观察大小及周边血管走行,在直视下于动脉瘤部位安装导管,将微导管置于肿瘤颈部1/3处,在透视下将EDC可脱弹簧圈送到动脉瘤内,确认安置后解脱,根据残留动脉瘤大小继续栓塞。
观察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行标准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打开视交叉池,释放脑脊液,暴露动脉瘤后用合适的动脉瘤夹夹住动脉瘤颈,实施止血处理,用含罂粟碱的棉片将分离的动脉瘤覆盖,时间5min,如果动脉瘤颈部较宽,可采用弱电流将其缩小后再行夹毕处理,确保安全后,常规关闭颅腔。
1.3评定标准认知功能评分标准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满分45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I级死亡,Ⅱ级植物生存,Ⅲ级重度残疾,Ⅳ级中度残疾,V级预后良好且能正常生活。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28.3±0.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1.1±9.5分)高于对照组(26.5±0.6分)、(50.6±9.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6±0.5分)低于对照组(4.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I级34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0例、V级0例)好于对照组(I级22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1例、V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其发病率约占脑动脉瘤的70%~80%。颅内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
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术式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血管内栓塞是介入性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一种,具有一定优势,分析如下:(1)血管内操作不需要接触脑组织,机体颅内压和血管痉挛等病症对其影响不大,可避免手术牵拉而造成的脑组织损伤,能大大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风险,也避免手术创伤而造成的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2)血管内栓塞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阻断载瘤动脉,可使用球囊辅助,这样操作时间也可大大减少。(3)血管内栓塞的操作创伤较小,对机体干扰情况少,术后恢复较快,对于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病例接入治疗,可以让难以忍受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得到处理。(4)Remodeling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会让部分复杂、宽颈动脉瘤成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显微外科手术也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指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不仅能看清手术野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而且还有立体感,因而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说明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好于对照组,说明与血管内栓塞相比,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可大幅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分析如下:显微外科手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术中可以看清动脉瘤和周围血管走行,治愈率较高,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血管重建,但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明显减轻机体脑血管痉挛的病程和程度,可大大降低缺血性脑梗死而后阻塞性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因而认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各有所长,应当相互补充,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将另一种方法所取代,对于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还要考虑医院机构处理该动脉瘤的实际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显微外科手术是否为最佳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于其他动脉瘤手术的临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病症,高发于颅内动脉管壁部位,发生破裂后,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出血,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预后不良。临床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治疗效果不同,此次研究将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针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排除患有器质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分组经患者同意和伦理委员会通过,对照组患者39例,年龄为36~72岁,平均(52.1±8.3)岁,男21例、女18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7例、后交通动脉19例。观察组患者39例,年龄为34~73岁,平均(52.0±9.1)岁,男22例、女17例。发病部位:基底动脉1例、大脑中动脉2例、前交通动脉16例、后交通动脉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经股动脉插管行脑血管造影,确认肿瘤所在位置,观察大小及周边血管走行,在直视下于动脉瘤部位安装导管,将微导管置于肿瘤颈部1/3处,在透视下将EDC可脱弹簧圈送到动脉瘤内,确认安置后解脱,根据残留动脉瘤大小继续栓塞。
观察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操作如下:给予全身麻醉后,行标准翼点入路,在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打开视交叉池,释放脑脊液,暴露动脉瘤后用合适的动脉瘤夹夹住动脉瘤颈,实施止血处理,用含罂粟碱的棉片将分离的动脉瘤覆盖,时间5min,如果动脉瘤颈部较宽,可采用弱电流将其缩小后再行夹毕处理,确保安全后,常规关闭颅腔。
1.3评定标准认知功能评分标准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满分为30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满分45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I级死亡,Ⅱ级植物生存,Ⅲ级重度残疾,Ⅳ级中度残疾,V级预后良好且能正常生活。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28.3±0.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1.1±9.5分)高于对照组(26.5±0.6分)、(50.6±9.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6±0.5分)低于对照组(4.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I级34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0例、V级0例)好于对照组(I级22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级1例、V级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低于对照组(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其发病率约占脑动脉瘤的70%~80%。颅内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动脉瘤形成的病因,概括有以下几种:先天性因素;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
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术式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血管内栓塞是介入性血管内治疗技术的一种,具有一定优势,分析如下:(1)血管内操作不需要接触脑组织,机体颅内压和血管痉挛等病症对其影响不大,可避免手术牵拉而造成的脑组织损伤,能大大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风险,也避免手术创伤而造成的颅内血肿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2)血管内栓塞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阻断载瘤动脉,可使用球囊辅助,这样操作时间也可大大减少。(3)血管内栓塞的操作创伤较小,对机体干扰情况少,术后恢复较快,对于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的病例接入治疗,可以让难以忍受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得到处理。(4)Remodeling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会让部分复杂、宽颈动脉瘤成为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显微外科手术也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指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进行精细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做手术,组织被放大,不仅能看清手术野肉眼看不清的细小组织,而且还有立体感,因而有利于外科医生精确地解剖、切开和缝合各种组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说明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分级好于对照组,说明与血管内栓塞相比,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可大幅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分析如下:显微外科手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术中可以看清动脉瘤和周围血管走行,治愈率较高,必要时,可对患者进行血管重建,但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明显减轻机体脑血管痉挛的病程和程度,可大大降低缺血性脑梗死而后阻塞性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因而认为两种手术方法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各有所长,应当相互补充,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将另一种方法所取代,对于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还要考虑医院机构处理该动脉瘤的实际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显微外科手术是否为最佳治疗方案,是否适用于其他动脉瘤手术的临床治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