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题材和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物理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能促进基础知识向实际能力转化,是开展科技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加强科技教育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五种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题材和开展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应该遵守的四个原则。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第二课堂 动手能力
  一
  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又有不同之处。它不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有更大的弹性、灵活性。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育有十余年了,总结了开展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的题材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课内知识设计第二课堂活动
  初中物理课本内容中,很多知识都与生活有密切联系,都可应用于实际。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如在学生学习了平均速度、功和功率等相关知识后,组织学生测量自己100米跑的速度,或测量自己从一楼到顶层所做的功和平均功率。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
  (二)根据习题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过去学生做物理作业,一般都是以书面形式完成的,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基本上还是从理论到理论。而课改后的物理习题中有很多应用性问题,可以用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完成作业。如沪科版《多彩的光》的章末练习中,“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的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向容器中慢慢加清水直至加满,画出某一水深时形成光斑的光路图。在加水过程中,光斑将如何移动?”“在中午的阳光下,有两位同学水平抬着一张透明的塑料纸,纸中央盛了水,这时地面上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慢慢调节这个装置,使光斑缩小,亮度增加。如果在亮点处放上几根火柴,火柴将会被点燃。请解释其理由”等,这些都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实验,使所学知识得到验证和学以致用。
  (三)根据课本中的“迷你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课本中的“迷你实验室”这部分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小实验,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往往都没有完成。其实这些小实验的实验器材取材方便易得,开展这些实验是简单易行的,教师应重视并强调和鼓励学生进行这些实验。如沪科版《声音的特性》这一节的“迷你实验室”是制作橡皮筋吉他,《光的色散》这一节的“迷你实验室”是水棱镜片,《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这一节的“迷你实验室”是水的净化等,这些实验都是很好操作的,既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根据课本章末的“实践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课本章末的“实践活动”,很多都是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的小制作,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完成。如沪科版《机械与人》章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寻找一些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用滑轮组开启、关闭的窗帘;《浮力》章末的“实践活动”,用身边的器材制作一个孔明灯;《质量与密度》章末的“实践活动”,用天平、量筒、烧杯、水、食盐等测量盐水的密度,将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等,这些都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很好的题材。
  (五)通过科技制作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中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是一种很好的素质教育活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小制作活动,我提供一些素材,提醒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利用身边常见的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些教学辅助用具,如“微小形变计”、“简易望远镜”、“自制电磁铁”等,不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离我们生活其实就是那么近,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
  开展好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所能达到的效果,是第一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的。如何开展好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我们还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一)画向全体学生
  开展好物理第二课堂对加强科技教育是很重要的。因此,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应只是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参与。应根据自愿和每个学生的爱好,尽量多地把学生吸引到第二课堂中。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科技研究和制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促进心智机能发展。
  (二)注重实践性
  亲身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动手做一做,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发展。当然,限于中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可能一开始就要求他们发明什么,主要是让他们从事模仿劳动,因为模仿是创造的起步,创造是模仿的发展。如让学生制作弹簧测力计,水三棱镜,小孔成像仪,简易喷雾器等小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三)注重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若没有兴趣做基础,就会产生被动性,更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仪器从事探索性的实验,使兴趣倍增,获得的知识记忆长久,理解透彻。如利用学生制作的弹簧测力计,要他们测出物体的重力,或探究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当他们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后,既使他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又打破了对探索物理规律的神秘感,还为今后教师布置制作活动提供了动力。
  (四)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
  这是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辩证关系。两个课堂并行发展,互相促进是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合理的结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围绕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第二课堂应配合第一课堂,其活动计划在本学期教学计划确定后,根据教学进度、内容要求,按照每章节内容计划,围绕第一课堂内容适当组织进行。如学了摩擦力和压强知识,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自行车构造,指出其中的物理原理;学了杠杆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杠杆、轮轴、滑轮等设计省力机械。这样不仅对知识的掌握上升到更高层次,还可以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
  结合从教这十余年的经验,笔者认为搞好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既强化了学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扩大了在知识领域中的认识,又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动手的能力,并且可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并认真开展好物理第二课堂活动。
其他文献
德国学者说过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汤中,不知不觉就将15克盐吸收。这说明情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像汤与盐的关系。  历史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呢?情景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智
客观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事物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数与形,亦是如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有些数量关系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问题或者把有些图形性质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问题来研究,即以“形”助“数”或以“数”赋“形”.数形结合的实质是将形象直观的图形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联系起来,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通过
摘 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科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 研究性实验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2003年的中考试题中,关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比比皆是。如江西省要求学生利用一瓶矿泉水,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南京市请学生针对“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现象进行猜想;河南省要求学生针对自行车在烈日下容易爆胎现象提出一个自己认为
摘 要:在对科创板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问题对科创板的作用展开了分析,发现企业通过在科创板上市能够降低融资门槛和实现融资方式转变,得到融资渠道的拓宽。未来伴随着科创板的发展,资本市场融资环境能够得到优化,资本将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关键词:科创板;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资本积累  2018年宣布设立科创板,为国家战略落实和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提供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在白纸上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地球仪,能够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通过游戏,能够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
摘 要: 新课程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指导。科学探究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物理蕴含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适时向学生介绍、点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探究方法至关重要。考查科学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今后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