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u0709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笔者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从解读自学能力入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检自测能力、自我探求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历史教学;素质教育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性格形成、知识体系建立、世界观、人生观构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历史老师,有必要让每个学生从历史课堂上获得收获。在教学生涯中,我不断进行总结,对历史课堂有点自己的想法。其中,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是非常关键的。多少年来少教多学、自主学习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都将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在没有教师和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针对这一理论,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
  首先,要求学生主动阅读。主动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关,是基础,也是关键。当今各种视听技术蓬勃发展,微信流传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影响深远,但是,如何学会阅读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初中历史教科书上的楷体字、图画说明、注释及竖体字等历史资料,很多是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课,如果不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学生对课本中的重要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可能会忽略而过,或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首先布置问题,让学生带着“动脑筋”设置的问题去阅读,使得阅读有目标与方向,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使学生明白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通过观看地图,使学生明了五胡内迁形势和淝水之战的过程。这样,会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获得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独立思考力,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问题启发,使自学者思考具有方向性;强调用心读书,克服思维的惰性;进行小结,培养思维的概括性与严肃性,十分注意思维技巧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比如“凡尔赛和约”这一节,可以布置学生去从思考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日、中等国各自有着怎样的立场,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最后的结果存在着怎样的隐患,最终会产生什么局面。并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站在各国的身后,设身处地去思考其动机,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巴黎和会的本质以及造成的影响。
  知识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训练中提高,提升学习能力离不开练习,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练习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进行的。如果能让学生自练自检,则是上升了一个层次。所谓自练,就是自己依据学习目标去做练习,不待教师与他人督促。而自检,则是自己进行自测并核对答案,并能找出毛病及出现毛病的原因,从而加以改正,使之正确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强化指导,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练习,并结合答案进行检查纠正,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并且在其他领域进行迁移。
  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概括力,即对典型事例及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等心智操作,找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为概括能力。教学中,对课文中条理较清楚的部分,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列出课文提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反复曲折,一直是历史学习的难点,我在讲课中,指导学生做好如下笔记:三级会议召开(导火线)→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的统治→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党人的统治→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下台。通过这种简单明了的笔记方式,学生对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曲折性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自学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如果能自觉思考,自觉寻找答案,自觉寻找参考资料,一直到问题的解决。这种探求力则是自学能力的再一次提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比如我为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布置了一些任务,比如大禹建立夏朝有怎样的历史契机,春秋战国的战争目的由争霸到兼并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一般练习册没有设置,也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设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去进行研究,这类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学生在探求答案的同时,对当时的历史也做了深刻的认知,学習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让历史为我们所用。因此,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最高目标,如果不能总结提炼前人的经验、教训,与当今社会生活相结合,使历史在现实中发挥参谋、借鉴作用,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样的学习也失去了意义,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知把握,引导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台湾问题、印巴争端等等,我在教学中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这些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切身感受历史的实用功能,这对于帮助学生摆脱所谓的“学习历史无用论”的困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我们提倡给学生减负,但是教学质量不能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探索和实施,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完成。把自主学习从我们教师的设想落实到学生们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去。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此中获益。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属于高中学习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在进行物理学习时,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难。而作为高考的必考学科,物理课程的学习对于我们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解决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各高中学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式,思维导图就是其中的一种。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以及在物理学习中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为各位同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多媒体集视频、图片、文字功能于一体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化的观看和了解生物知识,对于生物知识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和学生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生物教学,从而有效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教学入手,将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个专题的三单元“化学能和电能的转换”作为教学实例,对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以期能够给苏教版教材所覆盖地区的化学学科教育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及见解。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法分析  一、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一) 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当中,针对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即以“增强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取说教的方式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掌握了解,而不是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中的例子产生感悟,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因此就需要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提高政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素质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