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主动地去学习,具有积极的教学作用. 下面,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分析,以为初中数学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体现普及型、基础性和发展性,使初中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每名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数学学习中有着不同的收获,共同的发展. 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问题作为数学的灵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情境、数学模式、解释、应用及拓展的模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来激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一、问题情境创设含义概述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通过对一定客观条件的精心设计,如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材料、解决问题办法等,并有意识地立障碍、设疑问、揭矛盾、设迷局,从而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处在欲言不能,欲求不得的状态,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 问题创设情境的实质在于对于事物矛盾的揭示,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打破学生认知结构原本的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内驱力,唤醒其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地去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一)问题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利于学生发掘对自身来讲具有真实性的挑战,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当中. 同时,真实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更好的理解,帮助其调动自身思维和已有的经验知识来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当中.
  (二)问题思考性原则
  问题情境创设的核心思想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这就要求问题应具有思考性,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一般情况下,隐蔽性强、解题步骤稍多的问题思考的空间较大,反之则小,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特性,来设置适当的思考空间.
  (三)问题挑战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依据学生智能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励和刺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索,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体验到克服困难后的满足感.
  (四)问题趣味性原则
  初中生仍是爱玩的年龄,好玩、有趣、新奇的问题往往使他们更感兴趣.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应尽量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在有趣的情境中设置问题,使学生在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实现问题的解决. 同时,还应注意问题呈现方式和选材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五)问题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提供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差异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从而在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探究意识的提升.
  三、初中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利用悬念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悬念能够给人一种紧张的心理和强烈的想念,而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之下,恰恰能够激发学生急切、强烈的思维欲望. 利用悬念来实现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须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来定. 悬念设置于课前,能够起到特殊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也可以将悬念设置于课尾,使学生在课后有种意犹未尽之感,激发其继续思考和不断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课后寻求方法的过程,对下节课的预习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这种利用悬念创设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印象深刻,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中思维活动的效率.
  (二)利用实际问题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数学教材中,一些定理和公式往往是直接提出来的,这种抽象性的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来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相结合,使得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掌握本节所讲的数学内容. 如在进行概率知识教学时,可以创设成转盘问题,使学生在转盘这一现实问题中感受可能性的存在,从而引导学生从想象着手来对本质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概率的大小并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由发生条件所决定的. 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符合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数学典故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初中数学知识当中,一些历史典故往往能对其知识的形成过程加以反映,能够反映一些知识点的本质内容,利用这些数学典故来实现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审美能力. 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泰勒斯测量金字塔的故事,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相关图片的展示,当学生存在疑惑时,就可将相似三角形知识顺势导入,当这一知识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对典故重新审视,来思考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方法. 将这一持续性的问题贯穿于数学课堂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 论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遵循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利益悬念、实际问题及数学典故来进行有效情境的创设,使问题情境的教学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云巍.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创新课堂,2010.
  [2]付常清.小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J].教学研究,2010.
  [3]张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J].教育模式研究,2009.
其他文献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他在八十二岁所作的《纪梦》诗中,又一次抒发了怀抱的凄凉。老诗人在生命行将逝去之际,觉得聊可自慰的只有那六十年间万首诗的成绩了,他说:“此身死去涛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陆游确信毕生心血所寄的、真实地记录了坎坷一生的诗篇,终将能使后世理解自己种种悲痛际遇的。八百年的流传过程证明,一部宏伟的《剑南诗稿》确是在不断地为人们所“见知”着。
太平天国起义究竟发生在什么时间?是否发生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公元1851年1月11日)?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太平天国史的过程中,于1978年12月写了《金田起义时间的再考证》一文(载南京大学学报丛书之三《太平天国史论丛》),根据史实,
《望岳》一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是他“忤下考功第”“放荡齐赵间”时所作。大约在公元七三六年(开元二十四年)至七四○年(开元二十八年)间。这首诗写于漫游山东时期,是他诗集中第一首诗。解说这首诗,先要研究写诗的立足点的问题,也就是诗人站在什么地方写诗。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注杜诸家都认为是“神游”,或是“写意”。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秋天,是一首唱和之作。其时登塔作诗的还有岑参,储光羲、高适、薛据等人。这首诗在杜甫前期创作中算得一首重要的作品,历来的评注家也都推许为同题诸作中的压卷之作。诗并不难解,然而古今注家对于这首诗的某些辞语以至诗句的含义也还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本文拟折衷诸家之说对这首诗加以笺释并申论其意义。
2016年1月11日,中国马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中国温血马暨国家仪仗马选育方案,并明确将伊犁马、锡林郭勒马作为中国温血马和国家仪仗马的终端母本。中国马业协会、新疆马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A.H.OCTPOBCKий)是俄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在俄国戏剧史上构成了一整个时代。著名作家冈察洛夫在给他的信中对其戏剧创作活动作出了崇高的评价。
农业信息产业是在满足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对其更高要求的同时,既要保证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又能使其保持与农业、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等大系统长期动态协调发展;既能充分挖掘能力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注重讨论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思维,第二部分指出文科生学习数学的几大欠缺,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引用几个例子叙述了针对文科生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师生关系;语言工具;反思    一、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思维  1.形象思维  我们知道数学以其抽象性、严谨性著称,但是数学思维中也有形象思维的成分.从常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提高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水平,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在于工业实收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国家资本偏离,个人资本绝对性偏低,单位个人资本效率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沙俄这个“东方民族的恶魔”,对我国推行了极其露骨的干涉政策。它从伪装中立,乘机扩张,到勾结清朝,绞杀革命,对我国人民犯下了严重罪行。 (一) 沙俄是最早从陆路侵略我国的西方国家。还在太平天国起义前二百年,沙俄就侵入我国北部边疆。我国人民为捍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同沙俄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