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发展,就目前而言,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教育也经历了多年改革,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除了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基础课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应用计算思维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培养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前的高职计算机的教学当中,总会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存在。因为这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生活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课程,在以往的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有过这方面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再去学习这门课程,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效果,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研究。主要的问题有:
首先是学生根本没有把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放在眼里。总认为这是一门可学也可不学的课程。另外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性质。最后便是过多的去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最重要核心思想和方法的培养。这样的话,就使得计算机成为了一个狭义的工具。
其实,计算机不仅仅是人们使用的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去培养学生们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一些思维方法,这样,对于计算机教学者就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由于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这样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改革后的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去融入这种计算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我们的整个教学质量提高了。
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计算思维可以把教学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使用的方法有:任务驱动、目标驱动以及考核驱动三种方法。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计算思维的引导下,去规划属于我们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教的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去修改以前旧的教学的目标,另外,为了检测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这样,学生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当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而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样就改变了老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这样的现象。这样,通过老师、学生以及最后我们制订的考核体系这三个方面的结合,去完成我们先前制定的计划。这样做,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计算思维能力。
二、计算思维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学模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教学模型中,作为老师,必须把学生要学会的任务以及学生到最后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学期末的考核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具体的事情很明白地告诉学生,这样,老师和学生就很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学习者关于知识的掌握、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学者来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学者使用一种效率很高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方法即是计算思维。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教学的目标、教学的任务、教学的流程、学习者任务及考核的方式等。我们教学者应该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者具体的情况去设计一种学习任务、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并且能够实时地呈现出学习的任务,把这些学习的任务较合理地分配给我们的学习者,并且指引他们具有协作学习的能力,很快能够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情景,还要运用我们的计算思维一系列方法去完成任务。我们教学者还要实时的注意我们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且及时地去指导他们,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通过我们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交流考核,并且分析及总结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提升。
比如以高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C程序设计》为例,我们要想把这门课上好,首先第一步就应该做课前的准备,我们教学者要熟悉并且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对整个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地设计、分析,还要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去进行教学任务设计以及分工。学习者也要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的内容,他们在上课前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教学。
第一步课前的准备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地完成。
第二部在课堂中去贯彻计算思维。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不应该和以前一样,冷冷清清,学生们不愿意去参与教学。这时候我们应該让学生们主动地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解计算思维方法,并且去付诸实施。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先接触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然后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循序渐进,直到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止。我们通过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重视程序中的算法的简化以及优化。
第三步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布置。我们教学者在这一个环节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布置学习的任务,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去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教学者对于学习者的不间断地指导,有效且合理地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学习者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之后,首先要对任务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收集的任务相关的资料。这个过程他们可以分工去完成,也可以大家协作一块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探讨并且寻找多渠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争取做到精益求精。
第四部是考核的评价。这最后一步不再是老师单纯的去完成某一个任务,自己唱独角戏,而是要求教学者以及学习者共同去参与,对最后任务的完成总的结果和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总体分析,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样既开扩了眼界,又可以内化知识,这第四步考核评价方式是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蔡淑(1985–),女,汉族,江西上饶人,中共党员,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思维;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前的高职计算机的教学当中,总会有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存在。因为这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步入大学生活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课程,在以往的小学、初中乃至高中都有过这方面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再去学习这门课程,不会产生太大的兴趣。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效果,都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研究。主要的问题有:
首先是学生根本没有把我们的计算机教育放在眼里。总认为这是一门可学也可不学的课程。另外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计算机的基础教育性质。最后便是过多的去强调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计算机学科的最重要核心思想和方法的培养。这样的话,就使得计算机成为了一个狭义的工具。
其实,计算机不仅仅是人们使用的一个工具,更重要的是在计算机教学当中去培养学生们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一些思维方法,这样,对于计算机教学者就提出了更高的、新的挑战。由于在以前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有这样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改革后的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去融入这种计算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我们的整个教学质量提高了。
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型计算思维可以把教学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使用的方法有:任务驱动、目标驱动以及考核驱动三种方法。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计算思维的引导下,去规划属于我们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教的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去修改以前旧的教学的目标,另外,为了检测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这样,学生在真正的课堂教学当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而我们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这样就改变了老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这样的现象。这样,通过老师、学生以及最后我们制订的考核体系这三个方面的结合,去完成我们先前制定的计划。这样做,便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计算思维能力。
二、计算思维基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学模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教学模型中,作为老师,必须把学生要学会的任务以及学生到最后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学期末的考核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等具体的事情很明白地告诉学生,这样,老师和学生就很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学习者关于知识的掌握、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学者来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学者使用一种效率很高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方法即是计算思维。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主要包括教学的目标、教学的任务、教学的流程、学习者任务及考核的方式等。我们教学者应该根据教学的目标以及学习者具体的情况去设计一种学习任务、创设一种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并且能够实时地呈现出学习的任务,把这些学习的任务较合理地分配给我们的学习者,并且指引他们具有协作学习的能力,很快能够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情景,还要运用我们的计算思维一系列方法去完成任务。我们教学者还要实时的注意我们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并且及时地去指导他们,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通过我们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交流考核,并且分析及总结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的提升。
比如以高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C程序设计》为例,我们要想把这门课上好,首先第一步就应该做课前的准备,我们教学者要熟悉并且掌握课程的全部内容,对整个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地设计、分析,还要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去进行教学任务设计以及分工。学习者也要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的内容,他们在上课前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教学。
第一步课前的准备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地完成。
第二部在课堂中去贯彻计算思维。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不应该和以前一样,冷冷清清,学生们不愿意去参与教学。这时候我们应該让学生们主动地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且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理解计算思维方法,并且去付诸实施。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先接触到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然后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循序渐进,直到能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止。我们通过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当然,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重视程序中的算法的简化以及优化。
第三步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布置。我们教学者在这一个环节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布置学习的任务,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去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教学者对于学习者的不间断地指导,有效且合理地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去完成学习的任务。学习者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之后,首先要对任务进行分析和理解,然后收集的任务相关的资料。这个过程他们可以分工去完成,也可以大家协作一块完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探讨并且寻找多渠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争取做到精益求精。
第四部是考核的评价。这最后一步不再是老师单纯的去完成某一个任务,自己唱独角戏,而是要求教学者以及学习者共同去参与,对最后任务的完成总的结果和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总体分析,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样既开扩了眼界,又可以内化知识,这第四步考核评价方式是对教学者和学习者都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蔡淑(1985–),女,汉族,江西上饶人,中共党员,本科,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