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 老师们都注意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也都发生了转变,从台前演员变成了幕后导演。课堂上,学生讨论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但笔者发现有些课堂却是为讨论而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需要灵活分组
高中语文第二册《诗经两首》和《离骚》等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字词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我总是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疏通诗或文章的大意。当然,也有人主张像这样的内容无需讨论。但我认为讨论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把难理解的古诗词在交流中把握内容,寓教于乐,效果很好。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里面有几个问题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刘兰芝在被休回娘家时要对自己盛装打扮?为什么文章对太守家迎娶兰芝要极力渲染繁忙、紧张隆重的氛围?像这些深入理解文本、透彻把握文章精髓和主旨的问题,就不是两个学生可以解决的,所以就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启发,才能有准确的把握。在课堂上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灵活地分组讨论,而不可不加选择地来一句“讨论吧”了事。
二、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
根据笔者近期听课的经验,发现有些课堂中所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具备讨论的价值,抑或即使学生讨论了也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我认为这些属于无效讨论。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是悲凉的?”学生讨论了几分钟,最后还是一点即文本中出现的写作时间1934年,结合历史知识,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从而得出秋景的悲凉是当时郁达夫作为一个爱国人士心境悲凉的反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而其他的像郁达夫本人的坎坷生活经历、抑郁善感的气质,以及他本人提倡的“静”的文学主张,学生是讨论不出来的。而时代背景又是学生无需讨论就可看出来的。我认为好的讨论应是着眼于文本,发掘文本,体现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而不是脱离文本的、随意而为的讨论。
三、学生讨论需要教师的指导
学生讨论不等于教师可以不闻不问,作壁上观。我认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下去指导,走一走,听一听学生讨论的是什么,并对其及时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讨论的效果。我在教柳永的词《望海潮》时,有这样一个讨论环节,即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可以从炼字用词方面着手,也可以进行手法分析。我布置完讨论的问题后,就走下去,挨个小组问,“你们小组选择的是那一句?针对这一句稍加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时就不再盲目。在最后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时,学生的理解很到位,发言很精彩,教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了由衷的掌声。另外,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时,教师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走出误区。开展师生交流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必经途径。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把学生理解不深刻、不正确的问题给予补充、纠正与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实现合作探究的真正意图。
四、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达成学习目标,不可出现泛讨论现象
有些教师一堂课中讨论的次数过多,因此学生每次讨论都不够深入,一两分钟时间就被打断讨论。并且有些讨论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必要。有时课堂中出现讨论时气氛很热烈,发言时教室里静悄悄。我想这是因为讨论过于仓促,学生并未得到什么见解,觉得无话可说。所以,我认为一节好课,一定是形式多变并且灵活的。它可以是各抒己见的百家争鸣,可以是老师的点名提问,可以是组与组的对抗,男生与女生的PK。只有这样,才能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课堂讨论,越来越得到老师们的青睐。它确实是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与能力,发挥团队精神,而不是专注自我、目无旁人地闭门造车。所以,课堂讨论的效果就显得分外重要。当然,以上所言只是我在平時的教学工作中一点粗浅的感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我相信还必将走得更远。我相信教师只要真正认识课堂讨论的实质,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就一定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一、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需要灵活分组
高中语文第二册《诗经两首》和《离骚》等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字词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我总是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疏通诗或文章的大意。当然,也有人主张像这样的内容无需讨论。但我认为讨论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把难理解的古诗词在交流中把握内容,寓教于乐,效果很好。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里面有几个问题不太容易理解,为什么刘兰芝在被休回娘家时要对自己盛装打扮?为什么文章对太守家迎娶兰芝要极力渲染繁忙、紧张隆重的氛围?像这些深入理解文本、透彻把握文章精髓和主旨的问题,就不是两个学生可以解决的,所以就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启发,才能有准确的把握。在课堂上为了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一定要根据内容灵活地分组讨论,而不可不加选择地来一句“讨论吧”了事。
二、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
根据笔者近期听课的经验,发现有些课堂中所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具备讨论的价值,抑或即使学生讨论了也不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我认为这些属于无效讨论。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是悲凉的?”学生讨论了几分钟,最后还是一点即文本中出现的写作时间1934年,结合历史知识,当时的中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从而得出秋景的悲凉是当时郁达夫作为一个爱国人士心境悲凉的反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而其他的像郁达夫本人的坎坷生活经历、抑郁善感的气质,以及他本人提倡的“静”的文学主张,学生是讨论不出来的。而时代背景又是学生无需讨论就可看出来的。我认为好的讨论应是着眼于文本,发掘文本,体现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而不是脱离文本的、随意而为的讨论。
三、学生讨论需要教师的指导
学生讨论不等于教师可以不闻不问,作壁上观。我认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下去指导,走一走,听一听学生讨论的是什么,并对其及时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讨论的效果。我在教柳永的词《望海潮》时,有这样一个讨论环节,即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他们最喜欢的一句进行赏析,可以从炼字用词方面着手,也可以进行手法分析。我布置完讨论的问题后,就走下去,挨个小组问,“你们小组选择的是那一句?针对这一句稍加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时就不再盲目。在最后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时,学生的理解很到位,发言很精彩,教室里一次又一次地响起了由衷的掌声。另外,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时,教师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走出误区。开展师生交流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必经途径。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指导,把学生理解不深刻、不正确的问题给予补充、纠正与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才能实现合作探究的真正意图。
四、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达成学习目标,不可出现泛讨论现象
有些教师一堂课中讨论的次数过多,因此学生每次讨论都不够深入,一两分钟时间就被打断讨论。并且有些讨论流于形式,根本没有必要。有时课堂中出现讨论时气氛很热烈,发言时教室里静悄悄。我想这是因为讨论过于仓促,学生并未得到什么见解,觉得无话可说。所以,我认为一节好课,一定是形式多变并且灵活的。它可以是各抒己见的百家争鸣,可以是老师的点名提问,可以是组与组的对抗,男生与女生的PK。只有这样,才能将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落到实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课堂讨论,越来越得到老师们的青睐。它确实是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与能力,发挥团队精神,而不是专注自我、目无旁人地闭门造车。所以,课堂讨论的效果就显得分外重要。当然,以上所言只是我在平時的教学工作中一点粗浅的感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我相信还必将走得更远。我相信教师只要真正认识课堂讨论的实质,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就一定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