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古诗文的口头创作和表达方式,其源甚古。在职业院校中,学生对古诗文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重拾吟诵以探讨古诗文教学新路径在此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此背景,以《诗经》中的经典篇目《采薇》为例,探讨吟诵在职业院校古诗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为职业院校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吟诵是什么
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古诗文的口头创作和表达方式,《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由此可见,古代先民们很早就借助“永言”“和声”等声音手段表达情志。而后,吟诵作为一种读书方式,一直被运用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中。遗憾的是,吟诵作为一种只能通过“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声音艺术,受到古代技术水平的限制,没能得到很好的记录和传承,尤其受到近代新文化、“除四旧”等思潮的影响,吟诵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知道和了解吟诵的人数一度为史上最低。所幸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吟诵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9年10月,在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的支持下,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四家为主办单位,举办了第一届“中华吟诵周”,同年,由赵敏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抢救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项目成员从2010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走遍全国,远赴日本、韩国进行专程采录,前后搜集了上千人的吟诵资料。以徐健顺教授为代表的项目组成员一方面收集整理传统吟诵调,一方面通过整理各种传统吟诵调的特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吟诵的共同特征进行探讨和总结,开始了普通话新吟诵的探索。综上,何谓吟诵,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吟诵并非新事物,尽管“吟诵”这一名称是近年才确定的,但其内涵特指中华民族传统的文人读书方法。二是吟诵研究发展到今天,大抵可分为传统吟诵和普通话新吟诵两类。本文所探讨的吟诵主要指的是普通话新吟诵。
二、吟诵在《采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一吟,初略《采薇》音节之美
清代沈德潜曾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晚清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吟赏诗歌时说到“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需注意的是,曾国藩这里提到的“读”实际上就是指今天的“吟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拿到一个作品,要读懂它的第一步就是先吟诵。今天职业院校的课堂,大部分教师注重介绍作品背景、作者生平等,重讲解,而忽略了文本本身,许多学生也许在学完整首作品后,对作品本身的内容还是不太熟悉,这种方式不可取。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文体多为四言诗,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重章叠唱。相比西方朗读,吟诵更能体现《采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在真实的课堂中,笔者首先会带领学生一吟《采薇》,在遵循了吟诵规则后,《采薇》的头三段是这么吟诵的:
(注:-为一拍,——为两拍,!表短促入声,﹀表上声,\表去声)
第一遍吟诵《采薇》,学生很容易发现“采薇——,采薇——,中间有个十分明显的顿挫。”前三段吟诵起来,都是两拍式、中间停顿的节奏,学生很容易明白,头三个章节在节奏上,声音的感觉上是回环往复的。而从第四段开始,节奏明显发生了改变,“四牧业!业!,一!月!三!捷!”这里的节奏明显加快了许多。
相比起西方朗读,吟诵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的长音,短音,细小亲密的上声,决绝短促的入声等,通过吟诵,学生一方面领略到了汉字音节天然的声响效果和节奏。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关注,学生们在声音的高低长短、抑扬顿挫中不自觉地进入诗境,感受到《采薇》重章疊唱的艺术美感。
(二)二吟,明《采薇》之声韵内涵
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
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这是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大定理——任意性原则。这一原则和许多人所认为的文字的语音是“约定俗成”的观点相一致,但是汉字的声音真的没有意义吗?事实上,任意性原则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许多学者质疑,徐健顺认为,任意性原则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语音的意义来自于声音的意义。汉字大多为象形文字,是音、形、义兼备而一体的文字。
汉字的声调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汉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也蕴含着丰富内涵, 清代词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写到:“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汉字的语音有意义,汉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也有意义,那读法就与古诗文的内涵表达紧密相关,读错就会理解错。
二吟《采薇》,笔者将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的声韵。第一段“靡室!靡家——”在吟诵中,这句是情绪高点,接着转到“不惶启居,玁狁之故——”,情绪由高转低。第二段“忧心烈!烈!”这里连用两个入声字,吟诵时,短促的发音能让学生感受到戍边士卒内心的焦灼。首段的“玁狁之故”与第二段的“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为仄声韵,第三段“我行不来”为平声韵,虽二、三段都表现思乡,但声韵的变化恰能说明士卒的情绪也在变化,从忧伤、压抑发展为难过、失落。前三段采用重章叠唱的节奏表现思乡,当吟诵推进到第四段时,学生们很容易发现重叠的节奏没有了,士卒的情绪又发生了改变。当吟诵到“戎车既驾”“四牡业业”“一月三捷”时,“一月三捷”里的三个入声字能让学生感受到戍边士卒的情绪高亢,也能在此处感受到战争的场面:战车咣当有力地开起来了,战马整齐有力地前进着,战事紧张,一个月打了多次胜战!再往下看,“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这里均是入声韵,吟诵时,能让人感受士卒起誓“坚决要去打仗”的决绝。
一、吟诵是什么
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古诗文的口头创作和表达方式,《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由此可见,古代先民们很早就借助“永言”“和声”等声音手段表达情志。而后,吟诵作为一种读书方式,一直被运用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中。遗憾的是,吟诵作为一种只能通过“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声音艺术,受到古代技术水平的限制,没能得到很好的记录和传承,尤其受到近代新文化、“除四旧”等思潮的影响,吟诵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知道和了解吟诵的人数一度为史上最低。所幸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吟诵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2009年10月,在中央文明办,国家语委的支持下,以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四家为主办单位,举办了第一届“中华吟诵周”,同年,由赵敏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抢救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项目成员从2010年开始,用了十年时间,走遍全国,远赴日本、韩国进行专程采录,前后搜集了上千人的吟诵资料。以徐健顺教授为代表的项目组成员一方面收集整理传统吟诵调,一方面通过整理各种传统吟诵调的特点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吟诵的共同特征进行探讨和总结,开始了普通话新吟诵的探索。综上,何谓吟诵,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吟诵并非新事物,尽管“吟诵”这一名称是近年才确定的,但其内涵特指中华民族传统的文人读书方法。二是吟诵研究发展到今天,大抵可分为传统吟诵和普通话新吟诵两类。本文所探讨的吟诵主要指的是普通话新吟诵。
二、吟诵在《采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一吟,初略《采薇》音节之美
清代沈德潜曾言“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晚清曾国藩在谈到如何吟赏诗歌时说到“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需注意的是,曾国藩这里提到的“读”实际上就是指今天的“吟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拿到一个作品,要读懂它的第一步就是先吟诵。今天职业院校的课堂,大部分教师注重介绍作品背景、作者生平等,重讲解,而忽略了文本本身,许多学生也许在学完整首作品后,对作品本身的内容还是不太熟悉,这种方式不可取。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文体多为四言诗,其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重章叠唱。相比西方朗读,吟诵更能体现《采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在真实的课堂中,笔者首先会带领学生一吟《采薇》,在遵循了吟诵规则后,《采薇》的头三段是这么吟诵的:
(注:-为一拍,——为两拍,!表短促入声,﹀表上声,\表去声)
第一遍吟诵《采薇》,学生很容易发现“采薇——,采薇——,中间有个十分明显的顿挫。”前三段吟诵起来,都是两拍式、中间停顿的节奏,学生很容易明白,头三个章节在节奏上,声音的感觉上是回环往复的。而从第四段开始,节奏明显发生了改变,“四牧业!业!,一!月!三!捷!”这里的节奏明显加快了许多。
相比起西方朗读,吟诵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的长音,短音,细小亲密的上声,决绝短促的入声等,通过吟诵,学生一方面领略到了汉字音节天然的声响效果和节奏。另一方面,也调动学生对文本本身的关注,学生们在声音的高低长短、抑扬顿挫中不自觉地进入诗境,感受到《采薇》重章疊唱的艺术美感。
(二)二吟,明《采薇》之声韵内涵
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
语言符号连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我们……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这是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大定理——任意性原则。这一原则和许多人所认为的文字的语音是“约定俗成”的观点相一致,但是汉字的声音真的没有意义吗?事实上,任意性原则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许多学者质疑,徐健顺认为,任意性原则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语音的意义来自于声音的意义。汉字大多为象形文字,是音、形、义兼备而一体的文字。
汉字的声调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汉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也蕴含着丰富内涵, 清代词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写到:“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具声响,莫草草乱用。”汉字的语音有意义,汉字音节的声母和韵母也有意义,那读法就与古诗文的内涵表达紧密相关,读错就会理解错。
二吟《采薇》,笔者将带领学生关注文本的声韵。第一段“靡室!靡家——”在吟诵中,这句是情绪高点,接着转到“不惶启居,玁狁之故——”,情绪由高转低。第二段“忧心烈!烈!”这里连用两个入声字,吟诵时,短促的发音能让学生感受到戍边士卒内心的焦灼。首段的“玁狁之故”与第二段的“我戍未定”“靡使归聘”为仄声韵,第三段“我行不来”为平声韵,虽二、三段都表现思乡,但声韵的变化恰能说明士卒的情绪也在变化,从忧伤、压抑发展为难过、失落。前三段采用重章叠唱的节奏表现思乡,当吟诵推进到第四段时,学生们很容易发现重叠的节奏没有了,士卒的情绪又发生了改变。当吟诵到“戎车既驾”“四牡业业”“一月三捷”时,“一月三捷”里的三个入声字能让学生感受到戍边士卒的情绪高亢,也能在此处感受到战争的场面:战车咣当有力地开起来了,战马整齐有力地前进着,战事紧张,一个月打了多次胜战!再往下看,“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这里均是入声韵,吟诵时,能让人感受士卒起誓“坚决要去打仗”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