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古今中外,从不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传道者,康山基督教会会长丘恩处博士即是这样一位热衷传播心中道德理想的知名基督教研究人士。
不管是哲学还是宗教,势必会探讨两个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在浮躁喧嚣的尘世,熙来攘往中,逐名逐利者不计其数,然而广施善德者亦不乏其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让大德撒播于人间,让仁善传扬于市井”,这便是丘恩处博士的基督人生,道德人生,快乐人生。
“上帝恕我,我心且恕众生”
与信仰人数最多的基督结缘,丘恩处博士颇有一段曲折,和古时班超投笔从戎、现代鲁迅弃医从文一样,他也是舍弃曾经的“信仰”,从而找准了人生的坐标。早年,丘恩处博士供职于军队,以为在仕途上可以扶摇直上,一路加官进爵。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当接触到基督耶稣后,他幡然醒悟,顿时意识到以前的种种不过是只顾一己之私,在迷雾中行走。是基督让他拨开了云雾,“我要像耶稣倡导的那样,怎样努力为世人做点善事,怎样让世人了解基督的‘人生在世’的观念,即‘我来不是受人的服侍,而是服侍人,甚至要舍命作他人的赎价’。耶稣到世上来是服侍人,帮助人,甚至是舍命救赎自私自利、恶贯满盈的人。”
基督改变了丘恩处博士的信仰,而信仰则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念。他笑言自己过去是个“充满罪恶”的人,很多时候以自己为中心,信仰基督后,是耶稣“救”了他。他说:“耶稣不需要我为他做什么,而是要我为世人做什么。人活着不能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社会。”
用心聆听耶稣的教诲,行处以基督教义为准则,信仰极佳陶冶了丘恩处博士的性情,健全了他的人格。年轻时在军队工作,他性格刚强;信仰基督后,他满怀仁慈怜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丘恩处博士的基督信仰中,他认为“己身有罪”,而耶稣宽大为怀,饶恕了自己,自己便更要宽容别人,善待他人。
在接受基督的熏陶时,丘恩处博士还补充以中国民族的优良文化,尤其道家的思想,这让他的信仰更加大气,更立体,因而更有生命力。如今,丘恩处博士一心只想帮助世人,兼济天下,让更多人了解基督教的精华教义——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勤勤勉勉,着书立言,以期传道立德于世。
笔耕不辍,善德传播尘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年来丘恩处博士一直笔耕不辍,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写作有关基督方面的书籍。“多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可以说,他或亲笔书写,或主持编撰,或其子编写的本本着作,都可谓是心血凝结而成。但对于这项工作,他都甘之如饴,并乐此不疲,不离不弃。丘恩处博士亲自撰写的书籍中,诸如《教会与社会》、《圣经与敬祖问题》等,主要涉及《圣经》的注释和训诂,以及一些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论述。在国外,很多神学院都采用他编写、编撰的书籍作为教科书,而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哲学系和宗教研究机构也都将他的著作作为圭臬。
同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他还积极奔走于诸多神学院兼课,并通过汉语网络神学院进行授课。对于创办神学院的初衷,他解释说:“主要是为了培养两类人,一类是牧师,另一类是教会的执事、长老。他们要学习好宗教知识,将来在教堂中传授给新的信徒。”早在1992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便创办了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汉语纲络神学院,便是这“中心”的事工之一。这个有十七年历史的“中心”,现在已经交由他做牧师的儿子丘放河博士来打理了。如今,丘恩处博士每星期一和星期五都会去授课,并在星期日到教堂讲道。谈及基督文化积极的教化作用,丘恩处博士深有感触地说:“其实这和国民教育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教导人们怎样在家庭中、社会上、国家生活中应当尽什么职责,应当作出什么样善良的品性。”
丘恩处博士经常走访于内地和世界各地,在很多地方他都见识到了基督教教义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有一年,他到上海访问,接待他的人告诉他上海市的很多劳动模范都是基督的信徒,因为有了信仰,人们劳动就有神圣的责任,不再为一己私利的满足。另有一次,他到德国开会,一只鞋跟坏掉了,鞋匠建议他两只鞋跟都换掉。后来,他按照鞋匠的建议修好鞋后,一直穿了很久。“德国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跟他们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教会的时候,在‘人与上帝、基督的观念’中,提出‘不是自己得到什么,而是为基督的缘故去付出,去劳动,做人应当对他们尽义务’的思想。”
其实,这些思想,中国早已有之:古语说“举头三呎有神明”,《窦娥冤》里面也写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思想并非是肯定世界存在着牛鬼神蛇、怪力乱神,只是将责任感,道德感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鞭策人们积极向善。
传承基督,让爱弥漫人间
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善与恶,本是人性的辨证两个方面,儒家却提出了两种对立的定论。作为一个从事传道、着书且时常探讨人性根本问题的基督研究者,丘恩处博士又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呢?
对此,丘恩处博士做过深刻的思索,亦有自己的观点。他说:“有一次,我去北京国家宗教事务局访问,有位负责人对我说,现今中国民众需要宗教,所以中国人有宗教信仰自由,但经过教育后,群众素质提高了,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宗教了。对于他的这种美好理想,我当时只是笑笑而已。我觉得这一天不但很遥远,并且永远实现不了。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不完美的,是败坏的,需要信仰来矫正。如果没有了信仰,人很容易出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倾向。”基督教义就是劝人弃恶从善,丘恩处博士作为虔诚的基督研究者,就是要在世间传播“爱的福音”。
据丘恩处博士介绍,目前香港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教育界也有很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学校,这些带有基督宗教色彩的学校都会开设圣经的教学,虽然有些不是全用《圣经》的字句,乃是基本的生活教义,但都是以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为核心而编写的教材。而他所参加的则是香港路德会,该会包含有三十多间中小学校和幼稚园。
现今,对于在香港的基督教推广工作,丘恩处博士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站在前面的领路人了,而是作为幕后的推波者,做好谆谆教导的工作,引导更多人向道、悟道、行道、传道。
作为在圣经考古研究名人录上的专家,丘恩处博士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访问、讲学,足迹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基督精华文化思想。而这亦是他最大的快乐,他常言:“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要自己得到什么,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有贡献出来,让别人得到乐趣。看到很多人信仰耶稣,改变了他的人生,像我改变了我的人生一样,我很快乐,很满足。人生就像一座尖塔,第一层是空气、阳光、水等这些免费的东西;第二层是衣食住行;第三层是家庭、婚姻、爱情;第四层是心理精神需求,仁慈、被爱、施爱、自由,有兴趣去做什么,研究什么;第五层是伦理道德;最上一层是对人群社会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丘恩处博士并没满足自己取得的成就,他说:“‘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我现在正努力争取能做最上层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人生匆匆而过,生命才会充实、恒久。”
“上善若水”,即言至善的境界就应该像流水一样,滋润万物,却又无声无息。解读丘恩处博士的著作、思想,他立言立德的人生,让人只会发出这样的呐喊:人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悔恨,生命也只是一瞬间,应该让短暂的生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茫茫尘世中留下仁善的闪光点!
【人物简介】
丘恩处博士,别字美仲。广东梅县人,香港宗教界知名人士。获美国圣路易协同神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康山基督教会会长、香港梅县同乡会会长、香港崇正总会副监事长、中华丘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汉语网络神学院专任教授、协同神学院荣誉教授等。著作有:《非洲历险记》、《教会与社会》、《圣经与敬祖问题》等。
不管是哲学还是宗教,势必会探讨两个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在浮躁喧嚣的尘世,熙来攘往中,逐名逐利者不计其数,然而广施善德者亦不乏其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让大德撒播于人间,让仁善传扬于市井”,这便是丘恩处博士的基督人生,道德人生,快乐人生。
“上帝恕我,我心且恕众生”
与信仰人数最多的基督结缘,丘恩处博士颇有一段曲折,和古时班超投笔从戎、现代鲁迅弃医从文一样,他也是舍弃曾经的“信仰”,从而找准了人生的坐标。早年,丘恩处博士供职于军队,以为在仕途上可以扶摇直上,一路加官进爵。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当接触到基督耶稣后,他幡然醒悟,顿时意识到以前的种种不过是只顾一己之私,在迷雾中行走。是基督让他拨开了云雾,“我要像耶稣倡导的那样,怎样努力为世人做点善事,怎样让世人了解基督的‘人生在世’的观念,即‘我来不是受人的服侍,而是服侍人,甚至要舍命作他人的赎价’。耶稣到世上来是服侍人,帮助人,甚至是舍命救赎自私自利、恶贯满盈的人。”
基督改变了丘恩处博士的信仰,而信仰则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念。他笑言自己过去是个“充满罪恶”的人,很多时候以自己为中心,信仰基督后,是耶稣“救”了他。他说:“耶稣不需要我为他做什么,而是要我为世人做什么。人活着不能为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社会。”
用心聆听耶稣的教诲,行处以基督教义为准则,信仰极佳陶冶了丘恩处博士的性情,健全了他的人格。年轻时在军队工作,他性格刚强;信仰基督后,他满怀仁慈怜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丘恩处博士的基督信仰中,他认为“己身有罪”,而耶稣宽大为怀,饶恕了自己,自己便更要宽容别人,善待他人。
在接受基督的熏陶时,丘恩处博士还补充以中国民族的优良文化,尤其道家的思想,这让他的信仰更加大气,更立体,因而更有生命力。如今,丘恩处博士一心只想帮助世人,兼济天下,让更多人了解基督教的精华教义——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勤勤勉勉,着书立言,以期传道立德于世。
笔耕不辍,善德传播尘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多年来丘恩处博士一直笔耕不辍,利用各种闲暇时间写作有关基督方面的书籍。“多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可以说,他或亲笔书写,或主持编撰,或其子编写的本本着作,都可谓是心血凝结而成。但对于这项工作,他都甘之如饴,并乐此不疲,不离不弃。丘恩处博士亲自撰写的书籍中,诸如《教会与社会》、《圣经与敬祖问题》等,主要涉及《圣经》的注释和训诂,以及一些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论述。在国外,很多神学院都采用他编写、编撰的书籍作为教科书,而国内,很多高等院校的哲学系和宗教研究机构也都将他的著作作为圭臬。
同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他还积极奔走于诸多神学院兼课,并通过汉语网络神学院进行授课。对于创办神学院的初衷,他解释说:“主要是为了培养两类人,一类是牧师,另一类是教会的执事、长老。他们要学习好宗教知识,将来在教堂中传授给新的信徒。”早在1992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他便创办了纽约神学教育中心,汉语纲络神学院,便是这“中心”的事工之一。这个有十七年历史的“中心”,现在已经交由他做牧师的儿子丘放河博士来打理了。如今,丘恩处博士每星期一和星期五都会去授课,并在星期日到教堂讲道。谈及基督文化积极的教化作用,丘恩处博士深有感触地说:“其实这和国民教育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教导人们怎样在家庭中、社会上、国家生活中应当尽什么职责,应当作出什么样善良的品性。”
丘恩处博士经常走访于内地和世界各地,在很多地方他都见识到了基督教教义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有一年,他到上海访问,接待他的人告诉他上海市的很多劳动模范都是基督的信徒,因为有了信仰,人们劳动就有神圣的责任,不再为一己私利的满足。另有一次,他到德国开会,一只鞋跟坏掉了,鞋匠建议他两只鞋跟都换掉。后来,他按照鞋匠的建议修好鞋后,一直穿了很久。“德国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跟他们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1517年,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教会的时候,在‘人与上帝、基督的观念’中,提出‘不是自己得到什么,而是为基督的缘故去付出,去劳动,做人应当对他们尽义务’的思想。”
其实,这些思想,中国早已有之:古语说“举头三呎有神明”,《窦娥冤》里面也写到“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思想并非是肯定世界存在着牛鬼神蛇、怪力乱神,只是将责任感,道德感披上一层神圣的外衣,鞭策人们积极向善。
传承基督,让爱弥漫人间
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善与恶,本是人性的辨证两个方面,儒家却提出了两种对立的定论。作为一个从事传道、着书且时常探讨人性根本问题的基督研究者,丘恩处博士又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呢?
对此,丘恩处博士做过深刻的思索,亦有自己的观点。他说:“有一次,我去北京国家宗教事务局访问,有位负责人对我说,现今中国民众需要宗教,所以中国人有宗教信仰自由,但经过教育后,群众素质提高了,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宗教了。对于他的这种美好理想,我当时只是笑笑而已。我觉得这一天不但很遥远,并且永远实现不了。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人性是不完美的,是败坏的,需要信仰来矫正。如果没有了信仰,人很容易出现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倾向。”基督教义就是劝人弃恶从善,丘恩处博士作为虔诚的基督研究者,就是要在世间传播“爱的福音”。
据丘恩处博士介绍,目前香港大约有百分之十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教育界也有很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学校,这些带有基督宗教色彩的学校都会开设圣经的教学,虽然有些不是全用《圣经》的字句,乃是基本的生活教义,但都是以基督教的道德观念为核心而编写的教材。而他所参加的则是香港路德会,该会包含有三十多间中小学校和幼稚园。
现今,对于在香港的基督教推广工作,丘恩处博士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地站在前面的领路人了,而是作为幕后的推波者,做好谆谆教导的工作,引导更多人向道、悟道、行道、传道。
作为在圣经考古研究名人录上的专家,丘恩处博士经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访问、讲学,足迹遍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基督精华文化思想。而这亦是他最大的快乐,他常言:“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要自己得到什么,而是要把自己的所有贡献出来,让别人得到乐趣。看到很多人信仰耶稣,改变了他的人生,像我改变了我的人生一样,我很快乐,很满足。人生就像一座尖塔,第一层是空气、阳光、水等这些免费的东西;第二层是衣食住行;第三层是家庭、婚姻、爱情;第四层是心理精神需求,仁慈、被爱、施爱、自由,有兴趣去做什么,研究什么;第五层是伦理道德;最上一层是对人群社会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丘恩处博士并没满足自己取得的成就,他说:“‘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我现在正努力争取能做最上层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不会觉得人生匆匆而过,生命才会充实、恒久。”
“上善若水”,即言至善的境界就应该像流水一样,滋润万物,却又无声无息。解读丘恩处博士的著作、思想,他立言立德的人生,让人只会发出这样的呐喊:人生不应为碌碌无为而悔恨,生命也只是一瞬间,应该让短暂的生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茫茫尘世中留下仁善的闪光点!
【人物简介】
丘恩处博士,别字美仲。广东梅县人,香港宗教界知名人士。获美国圣路易协同神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康山基督教会会长、香港梅县同乡会会长、香港崇正总会副监事长、中华丘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汉语网络神学院专任教授、协同神学院荣誉教授等。著作有:《非洲历险记》、《教会与社会》、《圣经与敬祖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