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为社会服务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shu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位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剧作家,无论从其早期作品还是中后期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米勒一直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的教谕作用,同时充分体现了米勒深刻地剖析社会、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大胆地暴露丑恶,热忱地探讨人生真谛的努力。
  [关键词]米勒 戏剧 社会功能 创作
  
  享誉美国戏剧界乃至整个世界剧坛的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于2005年2月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他一生创作了21部剧本以及多种长短篇小说和评论。其中贯穿着他对社会和人生的强烈执着的探索精神,因为他把戏剧看作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这项事业“使人类或应当使人类更加富有人性……应当表达整个社会的愿望,应当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崇高至上的意义”(Christopger,2001.29)。美国著名剧评家马丁·哥特弗里曾撰文评价说“阿瑟·米勒是美国戏剧的良心”。
  
  1 米勒生平简介
  
  阿瑟·米勒于1915年出生于纽约市的曼哈顿,祖辈是从波兰移民新大陆的犹太人,米勒的幼年生活恬适。然而,好景不长。三十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和美国严重的大萧条以及父亲的生意濒临破产打碎了米勒青少年时期的美梦。1952年,米勒中学毕业后,无法上大学,只好去曼哈顿的一家汽车配件厂的仓库工作。在开始工作以后,他每天乘地铁上下班,路上需要花不少时间,因此每天都带些侦探小说之类的书看看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以后在纽约地铁的昏暗车厢里他开始了对世界名著孜孜不倦的学习,其中有《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部头作品,也有莎士比亚、易卜生、萧伯纳等剧作家的作品,他开始对戏剧着了迷。他打过工,干过农活,了解老百姓,对他们的疾苦十分同情,这一点在他日后的作品中有充分的反映。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戏剧创作的特点更接近易卜生、萧伯纳和布莱希特等人而与奥尼尔则不大相同。
  米勒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使他在树立人生观、世界观的时期对社会有了一些较为客观的认识,并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为他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血雨腥风的“二战”随米勒的青年时代刚刚过去,臭名昭著的冷战时代又把米勒带进了而立之年。米勒鲜明的社会意识和严肃的戏剧责任感就锻造于这个时期;猖狂一时的麦卡锡主义的迫害更激起米勒无论是在人生观还是在戏剧创作上坚忍不拔的斗争性与现实主义的激情。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也铸就了米勒成为美国戏剧良心的可贵品质以及他对永恒艺术价值不懈追求的进取心。
  
  2 米勒的早期戏剧创作观
  
  阿瑟·米勒一直关注戏剧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谕作用。他指出:“不仅现代戏剧,整个文学——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都有一个道德观的问题:是与非、好与坏、高与低”(马丁,1987:59)。我们从他的早期作品中就可以看到米勒深刻地剖析社会、反映社会生活,大胆地揭露丑恶,热忱地探讨人生真谛的努力。
  米勒的第一部作品《黎明的荣誉》属于典型的三十年代左翼作品。该剧描写了主人公麦克斯的思想觉悟过程。麦克斯无意中被卷入了罢工示威的行列随着剧情的展开,他逐步认识到,为了根除周围种种腐败和不公正的现象,工人必须团结起来。从该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米勒创作中某些一贯的东西。即将个人品格的正直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道德的背景之下,从而提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
  米勒早期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应为《福星高照的人》,该剧使他获得“国家剧评奖”。这个剧本强调了人与命运的斗争,肯定了人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剧中主人公大卫·弗里伯是一个靠自学成才的汽车教师,他运气很好,好事接二连三地降临他的头上。但他内心深处却忧虑不安,担心这种莫名其妙的好运总是要偿还的。他固执地认为世界上一切都保持均衡,谁也不能把好处占尽。果然他遇到了风险,他大笔投资的水貂养殖场遭冰雹袭击。后又发现饲料有毒,所有水貂死亡。最后。他勇敢地承担了水貂死亡的责任,并认识到自己具备独立行事的能力以及敢于接受自己行为的后果。这部剧是米勒“为了发现人在自己的命运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所做调查”(同上)。此剧也为米勒以后的几部作品奠定了某些思想基础。
  米勒的早期作品中大都带有主义、思想先行的浓重痕迹,说教味较重,这无疑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性。这些作品中米勒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不够充分,往往使用外部的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对人物的心理分析把握不够,甚至不能达到人物心理渐进的因果关系。这也表明米勒在早期创作中对戏剧技巧未能达到熟练掌握和娴熟运用的程度。
  
  3 米勒的中后期戏剧创作观
  
  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的这十年,是阿瑟·米勒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对社会的洞察力更加深入,对人生的体验更加深刻,这一时期戏剧技巧在他的手里也日臻丰富和运用自如。
  《都是我的儿子》的发表并上演,标志着米勒戏剧创作的发展成熟期的到来。这部剧是米勒在百老汇上演的第一部成功剧目,并为他赢得了“纽约剧评奖”。剧中主人公乔·凯勒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成功的追求这两个人生目标,把有质量问题的飞机汽缸盖卖给军队,致使21名飞行员丧生,其中包括他的小儿子,并把责任推给自己的合伙人,致使其锒铛入狱。剧本围绕着“对于令人厌恶的危害社会行为的揭露”来探索人物心理和人生存在的本质而展开剧情。乔因置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不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儿子为此而死,另一儿子对他进行了谴责和控诉。米勒在该剧中“描写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们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米勒,1988.43)。该剧留给人们的既有对罪行的控诉,又有对人性对道德行为准则的思索,而这种思索超越了剧本结尾时因主人公自杀而带来的悲伤体验。
  真正让阿瑟·米勒享誉美国剧坛的是1949年在纽约摩洛斯科剧院上演的《推销员之死》,该剧连演742场,被誉为“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剧作”、“一出创造了历史的戏剧”(Bronin,1973)。在这部作品中,米勒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年老体衰、被老板“吃了橘子扔掉皮”的推销员的悲剧形象。为了完成人生的一场美梦,使家庭获取一笔人寿保险金,老人最终自酿车祸而亡。这出剧不仅谴责了美国的商业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威利·洛曼这个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冠冕堂皇的“成功法则”背后的吃人本质。1975年当《推销员之死》再次搬上舞台时。评论家杰克·克罗尔在《新闻周刊》上发表评论说“《推销员之死》把我们(民族)的某些最有深远影响的、最致命的矛盾冲突以隆重的方式公布在大众眼前。它是一出关于在美国社会中被扭曲了的人们的遭遇的戏剧。……米勒这部作品的强大威力把观众的诚实的心态升华到了一处新的高度。……观众承认这个剧,他们了解那个以虚幻的梦想欺骗自己而且至死不肯醒悟的威利·洛曼”(张耕。1997),这或许就是米勒想揭示的美国梦的真谛。这部剧被认为是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对美国戏剧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米勒本人也凭借该剧获得了普利策大奖。
  继大获成功的《推销员之死》之后,阿瑟·米勒又于1953年1月把《严峻的考验》(又被译为《萨勒姆女巫》)搬上舞台,这是米勒又一代表性的力作。故事取材于1692年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萨勒镇上的一起大冤案。米勒通过冤案始末的描写。揭示了罪恶努力的冷酷无情,歌颂了在严刑酷打和死亡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人性的弱点。正如凯瑟林·休斯所说:“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严峻的考验》是米勒最有倾向性的剧本。”“它通过大难临头时人的种种表现——软弱、自私、叛卖、告密、见风使舵、逃避责任以及坚定、隐忍忠诚、无畏等,向人的良知发出呼吁;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既不能逃避责任,也不能否认其后果”(休斯,1982)。
  至此之后,阿瑟·米勒销声匿迹近八年之久。直到1964年才携《堕落之后》和《维希事件》两部剧本重返剧坛。之后问世的还有《代价》(1966),《创世纪与其它》(1972)《天主教的天花板》(1977)、《美国时钟》(1980)和《危险:回忆》(1986)。九十年代,已届高龄的米勒仍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末代北方佬》、《驶下摩根峰》、《破镜》等剧本,总的说来,这些作品更关注婚姻和家庭问题。评论界普遍认为米勒在六十年代开始的后期作品均不能与《推销员之死》相媲美。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称,他们构成了“万花筒般的美国社会史,……表现了戏剧概括时代基调的力量”(丁罗南。2004)。
  
  4 结语
  
  一代现实主义社会剧大师阿瑟·米勒已经离我们而去,他不仅是美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也是令世界景仰的艺术大师: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将照亮一切有正义感、有社会良心的艺术家们前进的道路,他的剧作中所体现的人类永恒追求的东西——人性、道德、思想以及米勒赋予戏剧的强烈的责任感。这些都将使后来人获益不浅。
其他文献
摘要 肩负着踏勘矿藏,为世代居住在马嘶岭这个偏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以祝队长为首的六名踏勘队员走上了神秘的马嘶岭。但他们却被雇佣的挑夫九财叔和“我”全部砍杀。这悲惨的结局,令人震颤。殷殷鲜血浸透的马嘶岭对人们灵魂的声声追问,在辽阔的天空回荡,谁来给它一个准确的答案?  关键词 血案 九财叔 生命追问    九财叔是陈应松中篇小说《马嘶岭血案》中的一个重要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极其悲惨的结
魅族 15上搭载的双摄像头,让这款手机能进行最多3倍的无损变焦,并且没有让手机重量和厚度增加。  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数码变焦就是数码变焦,和后期剪裁一样,只不过是强行放大画面的局部而已,会导致细节模糊,能不用就不用。  隨着技术进步,如今手机上的数码变焦已经不仅仅是放大画面了。多摄像头的协同与多帧合成技术的发展让其实用性大大提升。变焦与轻薄的矛盾  曾几何时,只有光学变焦才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变焦
在《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之后,贾樟柯继续着他独特的电影之路,新片《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一贯的电影风格,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此片在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这标志着贾樟柯在自己选定的电影道路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此次获奖昭示出《三峡好人》有其不同寻常之处,在笔者看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人性的执着探寻    对人性本质及其复杂性的探
摘要 通过影视教学,研究爱国主义影片在提升大学德育教育感染力和教育效果方面的作用,从德育、电影文学、历史、外交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等方面作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我的1919》 大学德育    在2008年3月的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电影《我的1919》,唯恐稍不留神漏掉某个细节。这是新课改后给大学生上的生动的德育课之一,利用此部影片在提升和熏陶大学生
[摘要]作为年度驾岁的重要影片,导演冯小刚在电影《集结号》中传达出一种新的战争观。  [关键词]集结号 战争叙事    作为岁末年初的影片大战的参与者,《集结号》以军事题材电影的新式讲述为自己赢得了不错的口碑。战争叙事,成为它得以成就的重要因素。    一、战争的导入    在《集结号》中,战争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影片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所透露的一种战争观念,一种对于战争中的“人”的理解。在接受
[摘要]《我这一辈子》拍摄于中国17年电影的前期,导演石挥一直努力在符合意识形态需求和展示平民化的表现风格之间权衡,并最终很好的利用电影自身的元素作为纽带,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 平民化 时代悲剧    1950年,石挥自导自演为文华影业拍摄了电影《我这一辈子》。影片改编自老舍的同名中篇小说,以一位旧巡警的视角,展示了从清末到解放前期中国百姓所蒙受的苦难与压迫。影片
[摘要] 目前我国数码影视、动画类人才缺口巨大,国家鼓励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开设此类专业,使之适应市场需求。但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数码影视和动画类专业,在实际教学中难免存在问题,因此,发现共性问题、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探寻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教学系统整体设计、课程建设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数码影视 数字 动画 高校    一、数码影视、动画
一、秩序与英雄、世界格局的隐喻及思考    电影《英雄》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是导演以一个思想者的身份在思考“英雄”的世界,现实与影像的思索、较量……。片中主角是四个符号化的人物:残剑、飞雪、无名、如月,他们的名字只是个象征符号,秦王本人也没有了名字,片中他不叫赢政。他就叫“秦王”。  “《英雄》中的‘秦国’完全不是中国的象征,而是天下的全球秩序的表征”。纪录片《缘起》中张艺谋讨论:“中国武功的概念
[摘要]欣赏音乐影片想更好地理解电影艺术中的音乐艺术成分,没有音乐艺术的修养是不行的。本文就音乐语言的共性品质、音乐语盲的个性品质进行阐述,以揭示音乐语言的共性与个性因素,以期对观众在欣赏音乐影片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乐语言 共性品质 个性品质 音乐片    音乐片是表现音乐生活的影视艺术形式。是作品以音乐语言为主要传递媒介再结合一些画面、故事情节、理性分析等手段与受众进行交流。所以欣赏音乐
【摘要】商业性大片和主旋律影片的成功结合是电影《风声》的最大创新,却忽略了它应该坚守的美学灵魂和文化关怀:人性。由此陷入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美学悖论怪圈:由信仰坚定到信仰消逝的主题悖论,由悬疑丛生到悬疑大白的叙事悖论,由视觉愉悦到视觉恐惧的表现悖论;由此引出谍战片创意的启示是:爱的昭示是信仰的终极主题,奇的展示是悬疑的深层叙事,美的呈示是视觉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风声》美学悖论谍战片信仰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