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欣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扩展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作为小学教学的必修课,美术教学必须要转变原来的教学方法,强调创新性教学。与一般的课程不同,美术是基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学科,在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美术课程必须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让学生体会到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据调查,现阶段小学美术欣赏课课时数量相对较少,教学的方法也过于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必须坚持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结合实际找到有效教学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学生兴趣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有关教学的目标、手段、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一味的按照原来的思路办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阻碍他们创新思维的养成。美术欣赏课是艺术课程,原来的教学手段单一,只知道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按照特有的模式,从构图、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必须要坚持从学生出发,调动他们的热情,在实践中保证科学教学。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关注的仅仅是技能培养
美术欣赏课对作品的欣赏有一定的规律,现如今的很多小学课堂依旧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开展教学,属于纯粹的技术教学,没有强调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美育功能无法凸显。例如,在上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欣赏课教学《肖像艺术》的时候,教师过分强调画作的整体效果,从结构、绘画技巧、布局、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没有真正从学生的欣赏角度出发,很难提起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
美术欣赏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课中不能只欣赏书中的作品,还会涉及到课外的一些知识,通过作品的对比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时会与课本内容不协调,出于“拔高”的目的实施的教学在难度上也不合理,脱离实际的内容经常让学生摸不到头绪,对艺术学习感到迷茫。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绘画中的节日》教学中展示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二年级学生思想内涵不丰富,眼界也不开阔,根本无法欣赏出绘画中蕴含的情感。
(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地位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制约,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依旧是教师、课本、学生直线式的教学方法,45分钟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的讲解,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较少,枯燥的文字讲述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另外,缺乏积极沟通和互动的课堂,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课堂死气沉沉。
二、小學美术欣赏课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能够直观清楚的认识到小学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阶段存在的教学误区。这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不利于学生审美情绪的培养,禁锢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施欣赏课教学,构建一个互动性课堂,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
(一)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的完美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规范进行有序教学:学生对作品的简单描述;教师对作品色彩、结构等的分析;师生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讨论和研究;师生对作品进行技能或情感上的总结,阐述课堂学习所得。例如,进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电视中紫禁城的看法,简单描述其主要的颜色构成、整体结构等,教师再介绍当时的帝王文化,学生就可以深刻体会到紫禁城所展现出的皇家威严与绝对的崇高地位,也扩展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力。
(二)适当的进行拔高性教学
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的培养,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开展教学,并适当的对课本进行延伸。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师要选取有适当难度的作品引入课堂,不局限于书本,将欣赏与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齐白石的生平经历时,就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教材之外的齐白石的代表作品,然后将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等贯穿融入到整个齐白石人生的故事中,学生即了解了齐白石的人生经历又相对应的欣赏了齐白石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并且还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使欣赏课不再枯燥无味。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方法,开展多样化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具体而言,多元教学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入手,将美术作品中的抽象知识与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审美性激发的情景。借助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开展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如在上人美版三年级下册欣赏课《画中的线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借助线条表达情感的创作,就让学生听了三首曲子《伏尔加船夫曲》、《高山流水》和《好日子》,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曲调特点用线条进行描绘。学生通过仔细的聆听,结合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使欣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探索尝试更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司空见惯,较难提起学生更高的兴趣。反而是一些和艺术有关的电视专题节目和脱口秀之类的节目更能吸引孩子,学生愿意听,主动思考,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将类似这种讲授模式引入课堂,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幽默时髦的语言对艺术品或艺术家进行讲解,这样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会引起学生主动学的兴趣。当然,这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欣赏课的重要性要不断突出,基于现阶段教学存在的误区,重视欣赏课教学,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开展教学,然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赏析让他们更好的感受生活。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将技术性教学与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适当的对课程进行拔高训练,开展多样化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学生兴趣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有关教学的目标、手段、方法也有了新的变化,一味的按照原来的思路办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还会阻碍他们创新思维的养成。美术欣赏课是艺术课程,原来的教学手段单一,只知道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按照特有的模式,从构图、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必须要坚持从学生出发,调动他们的热情,在实践中保证科学教学。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存在的误区
(一)教学关注的仅仅是技能培养
美术欣赏课对作品的欣赏有一定的规律,现如今的很多小学课堂依旧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开展教学,属于纯粹的技术教学,没有强调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美育功能无法凸显。例如,在上人美版五年级上册欣赏课教学《肖像艺术》的时候,教师过分强调画作的整体效果,从结构、绘画技巧、布局、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没有真正从学生的欣赏角度出发,很难提起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符
美术欣赏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节课中不能只欣赏书中的作品,还会涉及到课外的一些知识,通过作品的对比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这一阶段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有时会与课本内容不协调,出于“拔高”的目的实施的教学在难度上也不合理,脱离实际的内容经常让学生摸不到头绪,对艺术学习感到迷茫。例如,在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绘画中的节日》教学中展示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二年级学生思想内涵不丰富,眼界也不开阔,根本无法欣赏出绘画中蕴含的情感。
(三)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学生的地位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制约,目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依旧是教师、课本、学生直线式的教学方法,45分钟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的讲解,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较少,枯燥的文字讲述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另外,缺乏积极沟通和互动的课堂,不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课堂死气沉沉。
二、小學美术欣赏课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能够直观清楚的认识到小学美术欣赏课作为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阶段存在的教学误区。这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还不利于学生审美情绪的培养,禁锢他们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施欣赏课教学,构建一个互动性课堂,让教学更加富有趣味。
(一)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的完美结合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流程规范进行有序教学:学生对作品的简单描述;教师对作品色彩、结构等的分析;师生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进行讨论和研究;师生对作品进行技能或情感上的总结,阐述课堂学习所得。例如,进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电视中紫禁城的看法,简单描述其主要的颜色构成、整体结构等,教师再介绍当时的帝王文化,学生就可以深刻体会到紫禁城所展现出的皇家威严与绝对的崇高地位,也扩展了他们的眼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力。
(二)适当的进行拔高性教学
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的培养,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必须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开展教学,并适当的对课本进行延伸。为了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教师要选取有适当难度的作品引入课堂,不局限于书本,将欣赏与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人美版五年级下册欣赏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齐白石的生平经历时,就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教材之外的齐白石的代表作品,然后将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等贯穿融入到整个齐白石人生的故事中,学生即了解了齐白石的人生经历又相对应的欣赏了齐白石不同阶段的不同作品,并且还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使欣赏课不再枯燥无味。
(三)开展多样化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的方法,开展多样化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具体而言,多元教学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入手,将美术作品中的抽象知识与具体的内容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审美性激发的情景。借助音乐与美术的融合开展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如在上人美版三年级下册欣赏课《画中的线条》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借助线条表达情感的创作,就让学生听了三首曲子《伏尔加船夫曲》、《高山流水》和《好日子》,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曲调特点用线条进行描绘。学生通过仔细的聆听,结合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作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使欣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探索尝试更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司空见惯,较难提起学生更高的兴趣。反而是一些和艺术有关的电视专题节目和脱口秀之类的节目更能吸引孩子,学生愿意听,主动思考,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可以将类似这种讲授模式引入课堂,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幽默时髦的语言对艺术品或艺术家进行讲解,这样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会引起学生主动学的兴趣。当然,这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欣赏课的重要性要不断突出,基于现阶段教学存在的误区,重视欣赏课教学,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开展教学,然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赏析让他们更好的感受生活。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还要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将技术性教学与素质的提升结合起来,适当的对课程进行拔高训练,开展多样化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让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