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教学时接触了巴金的作品,再次细读《家》,对作品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它的反封建的深刻性更是触动了我的灵魂。
作品描写的是五四运动以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作家通过叙述这一故事,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血淋淋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掩盖下勾心斗角的遮羞布,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荒淫无耻。同时也描写了新的时代思潮唤起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以及维护这个罪恶家庭的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反封建这一主题。
第一,(一)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是家长制。在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中,父子关系是一个核心,而君臣关系也就是放大了的父子关系。君权和父权是不可分割的专制制度的一个整体。其它如宗法制度、婚姻制度、财产继承制度等等都是从它派生出来的。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迷信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家》反封建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紧紧抓住对封建家长制的攻击,从而也就向整个封建专制制及其派生物宣了战,向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宣了战。《家》对专制制度的攻击,又首先是通过对高老太爷这个专制制度的代表人物的刻画来实现的。
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老主人,在这个阴森的公馆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最突出的性格是专横武断。他很少出场,说话不多,但每句话都是法律,斩钉截铁。他的意志就是无声的命令,谁也不准说半个不字。高公馆的所有罪恶几乎都与他有关。有的是他直接干的,如觉民的婚事,就是由他直接下令与冯乐山的侄孙女成亲。大多数是用不着他出面,只需吩咐一声便可了事。如把鸣凤送给冯乐山作妾,就是由大太太周氏转告一声“今天老太爷吩咐说,要送你到冯家去,给冯老太爷作小”。有的连吩咐也不必吩咐,人们自会按照他的意思,扯着他的虎皮去办。如觉新的婚事,就是觉新的父亲想抱孙子,高老太爷想四世同堂而断送了觉新的前程。虚伪,则是高老太爷性格特征的另一特点。表面上道貌岸然,口口声声“高家的门风”,要子孙们读“教孝戒淫”的书,但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父子勾结侮辱一个丫头,什么都干得出来,他的儿子克安、克定的一言一行,也正是他年轻时的真实写照。从他们父子身上可以看到这些封建主子的荒淫、腐朽、阴险、残酷的嘴脸。
第二,(二)《家》反封建深刻性还在于他以青年们共同关心的婚姻恋爱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悲剧事件,愤怒的控诉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使我们看到封建制度对于年青人的青春、意志、生命的摧残。
鸣凤之死,是《家》中最动人、最摧人泪下的篇章。她不到十岁失去爹娘,被送进高公馆,辛辛苦苦服伺主人八九年。美丽纯洁的她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但当她刚刚品尝到一点点人生的快乐,获得觉慧的爱情的时候,高老太爷的一声吩咐就把她推向万丈深渊。她没有接受主人的地这种“恩典”,用她那唯一能保持自己洁白的方式——投湖自杀了,向封建统治者发出了血的控诉。而要鸣凤作妾的也正是那个满口“仁义道德”表面正人君子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作者用深沉的笔调说明,鸣凤的死是阶级压迫造成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卫道士高老太爷、冯乐山之流的丑恶灵魂,卑鄙嘴脸。有力地证明鸣凤这个“身居下贱”的丫头在精神境界、思想品德上都远远高出那个“诗礼传家”的封建地主家庭的一切人之上。作者对这一小人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寄寓着作家对被压迫者的由衷地赞美和同情,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体现了反封建的深刻性。
封建专制制度与封建礼教不仅扼杀“下人”,即使是上流男女青年也逃不脱被专制者任意宰割的命运。钱梅芳和觉新早就心心相印地爱着,可就因两家母亲在牌桌上发生了一点纠纷,就把这两个情人活活拆散。梅小姐最后在犹豫孤独中默默离开人世。李瑞珏是高家用“捉阄‘的办法嫁给觉新的,总算二人相亲相爱,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到瑞珏临产时,死去的高老太爷也比活着的瑞珏和她的孩子的命紧要,一句所谓”血光之灾“的无稽之谈,便把她逼到城外生产,由于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最后惨死在封建迷信的淫威之下。還有那个从小被父亲摧残了身心的淑贞,一双小脚,一声声凄惨的悲啼,那个出身低贱的年青知识分子剑云,连对被爱的人表白一下的勇气也没有。。。。。。。作家饱蘸着受害青年的血和泪,猛烈地向封建社会一切制度及其思想发起进攻,愤怒地向那个不合理的制度发出了他的控诉。
第三,(三)《家》反封建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灭亡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高老太爷虽然是受到众人的“敬畏“的最高权力者,但作者也无情地描写了他的顽固、愚妄、虚伪和没落。高公馆貌似强大,但从这个刽子手开始就种下了不可克服的病根。至于四老爷克安的狡猾贪婪,四太太王氏的险恶奸诈,五老爷克定的荒淫堕落,五太太沈氏的愚蠢偏执,觉群、觉世的亦步亦趋,都在作家的笔下得到具体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堕落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人的本性已经彻底毁灭,成了虫蛆一般的寄生动物。这就是腐朽罪恶的封建制度培养出来的继承者,有了这样的继承者,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垮台。
社会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在这个将近死亡的黑暗王国里也开始出现一点活力,一丝亮光,正在孕育反对封建腐朽制度的叛逆者。”五四“新文化运动散发辐射出来的光和热,穿透重重阴霾暗雾,投射到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巴山蜀水,给予那些正在昏睡的人们以温暖,唤醒他们,照亮他们,鼓舞他们。高觉慧就是觉醒得较早的一个。他从封建家庭中冲杀出来,带着青春的勇气,用他那粗浅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思想,走向社会,参加各种进步的社会活动。办刊物,发传单,请愿,他都勇敢地走在前头。在家里,他批评觉新的软弱,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向恶势力妥协等,表示深恶痛绝。他鼓动琴小姐进男女同校的外专学习,帮助觉民逃婚。为了与旧家庭决裂,他不顾人们齐声反对,大声解决地宣布说:“我一定要走,我偏要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作一个叛徒。”觉慧的出现,使得高公馆里的封建余孽们惶惶不安,也使得高公馆中许多受压迫的青年有了崇拜的英雄。作家树立这样的典型,一方面给那些行走在漆黑旷野里夜行的人以安慰和鼓舞,另一方面,也给封建专制制度树立了一个对立面。他是一个斗士,是一个走在前列的先锋。他热烈追求革命,向往新世界的思想性格,用人道主义、革命民主主义作为战斗武器等,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且具有普遍的意义,有了这样的人,黑暗的封建制度终究要走向灭亡的道路。
《家》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高公馆的演变过程,实际上也是旧中国的缩影。它既表现了封建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迫害,更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对男女青年在灵魂上的毒害与精神上的摧残,以及对人格的歪曲和蹂躏。那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那一个个屈死的冤魂,在教育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去扫除封建残余,绝不能让它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继续生存,,同时,《家》所揭示出的反封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反封建是一个长远任务,必须坚持下去,彻底地清除几千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和我们工作中的封建残余,这样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家》是一部向封建制度进行血的声讨的控诉书,它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都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它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得它成为文学史上不可抹杀的丰碑,从而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
作品描写的是五四运动以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溃的故事。作家通过叙述这一故事,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血淋淋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掩盖下勾心斗角的遮羞布,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荒淫无耻。同时也描写了新的时代思潮唤起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以及维护这个罪恶家庭的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反封建这一主题。
第一,(一)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是家长制。在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中,父子关系是一个核心,而君臣关系也就是放大了的父子关系。君权和父权是不可分割的专制制度的一个整体。其它如宗法制度、婚姻制度、财产继承制度等等都是从它派生出来的。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封建迷信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家》反封建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紧紧抓住对封建家长制的攻击,从而也就向整个封建专制制及其派生物宣了战,向几千年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宣了战。《家》对专制制度的攻击,又首先是通过对高老太爷这个专制制度的代表人物的刻画来实现的。
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老主人,在这个阴森的公馆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最突出的性格是专横武断。他很少出场,说话不多,但每句话都是法律,斩钉截铁。他的意志就是无声的命令,谁也不准说半个不字。高公馆的所有罪恶几乎都与他有关。有的是他直接干的,如觉民的婚事,就是由他直接下令与冯乐山的侄孙女成亲。大多数是用不着他出面,只需吩咐一声便可了事。如把鸣凤送给冯乐山作妾,就是由大太太周氏转告一声“今天老太爷吩咐说,要送你到冯家去,给冯老太爷作小”。有的连吩咐也不必吩咐,人们自会按照他的意思,扯着他的虎皮去办。如觉新的婚事,就是觉新的父亲想抱孙子,高老太爷想四世同堂而断送了觉新的前程。虚伪,则是高老太爷性格特征的另一特点。表面上道貌岸然,口口声声“高家的门风”,要子孙们读“教孝戒淫”的书,但实际上,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灵魂丑恶。玩花旦,讨小老婆,父子勾结侮辱一个丫头,什么都干得出来,他的儿子克安、克定的一言一行,也正是他年轻时的真实写照。从他们父子身上可以看到这些封建主子的荒淫、腐朽、阴险、残酷的嘴脸。
第二,(二)《家》反封建深刻性还在于他以青年们共同关心的婚姻恋爱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悲剧事件,愤怒的控诉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使我们看到封建制度对于年青人的青春、意志、生命的摧残。
鸣凤之死,是《家》中最动人、最摧人泪下的篇章。她不到十岁失去爹娘,被送进高公馆,辛辛苦苦服伺主人八九年。美丽纯洁的她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但当她刚刚品尝到一点点人生的快乐,获得觉慧的爱情的时候,高老太爷的一声吩咐就把她推向万丈深渊。她没有接受主人的地这种“恩典”,用她那唯一能保持自己洁白的方式——投湖自杀了,向封建统治者发出了血的控诉。而要鸣凤作妾的也正是那个满口“仁义道德”表面正人君子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作者用深沉的笔调说明,鸣凤的死是阶级压迫造成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卫道士高老太爷、冯乐山之流的丑恶灵魂,卑鄙嘴脸。有力地证明鸣凤这个“身居下贱”的丫头在精神境界、思想品德上都远远高出那个“诗礼传家”的封建地主家庭的一切人之上。作者对这一小人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寄寓着作家对被压迫者的由衷地赞美和同情,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体现了反封建的深刻性。
封建专制制度与封建礼教不仅扼杀“下人”,即使是上流男女青年也逃不脱被专制者任意宰割的命运。钱梅芳和觉新早就心心相印地爱着,可就因两家母亲在牌桌上发生了一点纠纷,就把这两个情人活活拆散。梅小姐最后在犹豫孤独中默默离开人世。李瑞珏是高家用“捉阄‘的办法嫁给觉新的,总算二人相亲相爱,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到瑞珏临产时,死去的高老太爷也比活着的瑞珏和她的孩子的命紧要,一句所谓”血光之灾“的无稽之谈,便把她逼到城外生产,由于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最后惨死在封建迷信的淫威之下。還有那个从小被父亲摧残了身心的淑贞,一双小脚,一声声凄惨的悲啼,那个出身低贱的年青知识分子剑云,连对被爱的人表白一下的勇气也没有。。。。。。。作家饱蘸着受害青年的血和泪,猛烈地向封建社会一切制度及其思想发起进攻,愤怒地向那个不合理的制度发出了他的控诉。
第三,(三)《家》反封建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灭亡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高老太爷虽然是受到众人的“敬畏“的最高权力者,但作者也无情地描写了他的顽固、愚妄、虚伪和没落。高公馆貌似强大,但从这个刽子手开始就种下了不可克服的病根。至于四老爷克安的狡猾贪婪,四太太王氏的险恶奸诈,五老爷克定的荒淫堕落,五太太沈氏的愚蠢偏执,觉群、觉世的亦步亦趋,都在作家的笔下得到具体的表现。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堕落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人的本性已经彻底毁灭,成了虫蛆一般的寄生动物。这就是腐朽罪恶的封建制度培养出来的继承者,有了这样的继承者,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垮台。
社会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在这个将近死亡的黑暗王国里也开始出现一点活力,一丝亮光,正在孕育反对封建腐朽制度的叛逆者。”五四“新文化运动散发辐射出来的光和热,穿透重重阴霾暗雾,投射到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巴山蜀水,给予那些正在昏睡的人们以温暖,唤醒他们,照亮他们,鼓舞他们。高觉慧就是觉醒得较早的一个。他从封建家庭中冲杀出来,带着青春的勇气,用他那粗浅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思想,走向社会,参加各种进步的社会活动。办刊物,发传单,请愿,他都勇敢地走在前头。在家里,他批评觉新的软弱,对觉新的作揖主义,向恶势力妥协等,表示深恶痛绝。他鼓动琴小姐进男女同校的外专学习,帮助觉民逃婚。为了与旧家庭决裂,他不顾人们齐声反对,大声解决地宣布说:“我一定要走,我偏要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作一个叛徒。”觉慧的出现,使得高公馆里的封建余孽们惶惶不安,也使得高公馆中许多受压迫的青年有了崇拜的英雄。作家树立这样的典型,一方面给那些行走在漆黑旷野里夜行的人以安慰和鼓舞,另一方面,也给封建专制制度树立了一个对立面。他是一个斗士,是一个走在前列的先锋。他热烈追求革命,向往新世界的思想性格,用人道主义、革命民主主义作为战斗武器等,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且具有普遍的意义,有了这样的人,黑暗的封建制度终究要走向灭亡的道路。
《家》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高公馆的演变过程,实际上也是旧中国的缩影。它既表现了封建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迫害,更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对男女青年在灵魂上的毒害与精神上的摧残,以及对人格的歪曲和蹂躏。那一桩桩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实,那一个个屈死的冤魂,在教育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去扫除封建残余,绝不能让它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继续生存,,同时,《家》所揭示出的反封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反封建是一个长远任务,必须坚持下去,彻底地清除几千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和我们工作中的封建残余,这样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家》是一部向封建制度进行血的声讨的控诉书,它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都具有巨大的认识作用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也正是因为它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手法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得它成为文学史上不可抹杀的丰碑,从而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