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也可以“拿来主义”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一旦脱离了生活,便会变得索然无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性。”生活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为我们学习语文正好提供了良好的语文材料。而且,在近几年的中高考中,常常出现拟广告语(虽然大多为公益广告)的题。鉴于此,我们把广告引入语文教学实践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广告的核心是广告语言,如何把广告语言和语文教学紧密相结合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尝试:
  
  一、通过广告词学习修辞方法
  
  修辞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有些教师常常靠抽象的定义、概念、公式以及课文中的典型例句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修辞方法,教师引经据典,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不理想。而利用广告来教修辞,就变得生动有趣多了。
  1.双关是很多广告人惯用的手法。如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中“联想”既指人类的联想能力,又说的是联想电脑。面对这样的广告,我们怎么能不拍案叫绝?
  2.对仗(对偶)的修辞也可以在广告中经常见到。人头马XO的广告:“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格力空调:“好空调,格力造。”简简单单几个字,朗朗上口。
  3.许多广告为了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总是有意无意地带点对比的色彩。比如新飞冰箱“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这里首先肯定了新飞的广告好,更强调了新飞冰箱产品质量好。使产品在人们心中更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更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4.很多广告常采用设问或者反问的句式。如“泻痢停”做的广告“别看广告啊!”“那看什么?”“看疗效!”既体现了此药的疗效好,又无形中諷刺了某些广告的不真实。
  让学生广泛收集广告语言,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科学的选用广告词,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修辞的兴趣。
  
  二、利用广告语言品味语言魅力
  
  大多广告语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背后往往都蕴涵着一定的寓意。比如饭店的广告语“不好吃请告诉我们,好吃请告诉大家。”和“好吃请告诉我们,不好吃请告诉大家。”两句话文字上没有任何增减,只不过“不”字顺序调整而已,但我们却可以体会出前者所表达的谦恭和后者所表达的自信。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仔细把玩每一句广告语,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咀嚼每一个字词,领会文字所带来的震撼和艺术感染,并选择适当的物品或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仿写一些简短的宣传标语和广告词,可以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实际写作水平。
  
  三、利用广告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
  
  广告的最大目的是促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广告都制作得很有艺术性。如上海大众汽车的一款广告。在《I Will Come To You》优美的歌声中,书写出一系列以“心”为核心的字——忠、志、恳、态、惠、想、聪、慧、悠、感、恣、惹、爱,然后打出“有多少爱,用多少爱”的主题词,最后提出“中国路,大众心”。这则广告深深理解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如果把这样的广告引入我们的课堂,学生在感官愉悦的同时,怎能不受到道德教育?再比如腾讯的广告词:“是什么让生活更有意义?当人们都亲如近邻,当你我之间不再隔阂,或者你我他都不在隔阂,当你的低语有了一个听众,或者全世界都来做你的听众,当你能及时获得资讯,当讯息能随时跟上你的脚步,当你可以抚平一个人的伤痛,也可以分享全国人民的喜悦,当你走近世界,当世界走近你,生命何其精彩,当你我只是相隔弹指之间,在线精彩,生活更精彩。”这哪里是广告词?分明是一首沟通你我心灵的诗。这样优秀的广告无疑能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审美情趣。
  
  四、利用广告词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2009年9月份,邢台市商业银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奖征集新行名和标志性宣传语,奖金额为5万元。这是个把广告引入语文课堂的契机,我就鼓励刚刚升入高三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虽然最终同学们的作品没有入围,但通过这一活动,我们把语文从课内带到课外,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
  广告语言引进课堂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开拓视野,养成了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也可以说是新课标教学的一点尝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