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反思与改革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对高校学生来说,历史作为一门必要的人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公共历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借鉴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历史教育提出相关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校;公共历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 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 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小丽,肖守军.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7]刘潇湘.关于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2011(32).
  [8]侯雁飞.关于综合性大学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法,掌握学生对传统文化及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的认知、态度及需求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生提出的需求、建议,探索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承的内容与方式,寻求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新路径、新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的思想和实践,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它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以及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文章阅读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于课内知识的深度,群文阅读更注重孩子们阅读的广度和兴趣,充分尊重学术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关键词:群文阅读;内涵;良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期刊
摘 要: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的过程,还要重视作业的优化设计。本文以初中英语为例,探讨了超市式作业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初中英语;超市式作业;设计方案  超市式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设计方法,是指教师为学生设计各种类型的作业内容,学生可以像去超市购物一样,自由地选择作业形式。这种作业设计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避
期刊
摘 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而言,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由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之间的共同协作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加以控制,同时学生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本文主要针对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期刊
摘 要:南通大学启东校区作为一个刚建成不到三年的新校区,校区建成招生以来,学校就非常重视新校区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设,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新校区的教师人才,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是新校区,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激励机制的概念、种类,分析了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据此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南通大学启东校区;教师管理;激励机制  一、前言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是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学反思。本文通过课前问与思、课中问与思、课后问与思,增强思品教师反思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问课;教学反思;课堂效能  1.课前且问且思,舒展美妙画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是教学的必要准备。课前的预见性
期刊
摘 要:谈话是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工作交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是极富艺术性和方式性的。语言交流中班主任用不同方式去和学生交流,取得的效果都将不同。文章力求通过个案的分析,旨在说明教育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教育是伟大的,教育谈话的方式选择十分重要。  关键词:例析;谈话;角度;选择  班主任,既是一个管理者,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必须用自己的心去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人或集体访谈等方式对长沙及周边地区若干社区、广场、公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进行市场调研,分析调研结果,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调整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的运动项目,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以凸显社会体育专业服务于全民健身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社区;运动项目;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调研的目的及内容  为加强专业建设,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现阶段,对于学前教育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美术科目,因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得当前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很多实际问题。民间艺术作为一种资源,其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能够积极促进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能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基于此,本文以畲族图案艺术为例,围绕民间艺术对学前教育美术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经
期刊
摘 要:赣州话是一个北方方言岛,因地域的特点和城市的发展,赣州话已处于濒危状态。以赣州话的重叠式形容词为例,它们正被普通话、客家方言的重叠式形容词所同化和取代。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挽救濒危汉语方言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赣州话;重叠式形容词;濒危汉语方言  中图分类号:G175 文献标识码:A  一、濒危汉语方言及赣州话  “从语言的变化消亡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在汉语方言中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突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