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紫砂壶的原材料是宜兴特产的“泥中泥”,它是陶土夹层中的优质紫砂泥,其质地细腻柔韧,具有可塑性能好、干燥收缩率小等优点。经高温烧成陶后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而且传热缓慢、不烫手的特殊功效。紫砂壶是不施釉的砂质陶器,普通有釉的陶瓷茶壶,表面光洁,但长期使用会使釉面磨损,失去光泽,而紫砂壶使用时间越长,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味也越醇郁芳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的原材料是宜兴特产的“泥中泥”,它是陶土夹层中的优质紫砂泥,其质地细腻柔韧,具有可塑性能好、干燥收缩率小等优点。经高温烧成陶后具有一定的气孔率和吸水率,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而且传热缓慢、不烫手的特殊功效。紫砂壶是不施釉的砂质陶器,普通有釉的陶瓷茶壶,表面光洁,但长期使用会使釉面磨损,失去光泽,而紫砂壶使用时间越长,器身色泽就越发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味也越醇郁芳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我整理了一些油画、彩墨画和素描捐给你们(编者注:指上海美术馆),这是我一直留在身边最喜欢的作品,一直舍不得拿出来,许多人要买,但我不卖,这些是我最好的作品,我要把它们留给国家。它们都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女儿找个好的归宿。捐赠作品就像嫁女儿,是把自己的生命献出去。” 《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是2009年的开头大戏,此展由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联合
《归庄图》是清乾隆时期宫廷画家徐扬所作的设色山水手卷。关于徐扬,史书记载的资料不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先生在相关文章中对徐扬作过资料梳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安静地蹲在博物馆玻璃柜的古董文物似乎与世无争,默默地完成它们被赋予的文化使命,每天迎接不同游人的瞻仰。而在拍卖行出现的文物古董,历史感、文化使命同样也体现在它们身上,只是这些拍品在一夜之间,会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成为富贵人家的奢侈玩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牛年春节刚过,年初二[1月27日]大拜年的日子,突然获悉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悉尼病故的消息。想2008年6月3日《参考消息》第14版还以大半版的篇幅报道他《“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这相去才半年多,他就驾鹤西去了,虽然享年85岁,已属高寿。 2008年《参考消息》驻堪培拉记者江亚萍去采访梁羽生的时候,他和夫人一起住在澳大利亚悉尼伍德区的陈秉达养老院;因为一年前右脑中风,左腿麻痹,他已经自己走动
在“二居”研究中,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多数人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所研究的绘画作品的真伪问题。 不容置疑,近数十年来,广东美术史界对居巢、居廉及其绘画的研究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毋庸讳言,在“二居”研究中,存在一个危险的倾向:多数人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所研究的绘画作品的真伪问题。而这种倾向在近代美术史研究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故园拾香——居巢居廉绘画》一书(广州艺术博物院、香港艺术馆
尤伦斯夫妇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经过逾20年的心血积累,如今其作品收藏之丰富、意义之重要,足以在世界艺术界引起重视;这些收藏作品既是尤伦斯夫妇20多年持续介入艺术生活的见证,又是对身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汇集,展览足以为我们贡献独特的机会,洞观这些中国艺术家们在社会、文化与哲学方面所经历的种种思考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及经验。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件《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曾于1997年翰海秋季拍卖会以264万元落槌成交,时隔十年后,2008年5月又进入翰海2008春季拍卖会,成交价高达2133万元,十年之间以约为原价的十倍之数成交。由于乾隆时期的转心瓶均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观赏的独出心裁之作,存世十分稀少,市场对于绝对精品的追捧再一次得到印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
时尚和艺术到底是什么关系,伊夫·圣·罗兰在一次名为“与艺术对话”的演讲中说:“两者之间有一层半透明薄膜。这让它们看上去很近,其间却有叫人窒息的距离。”已故时装大师伊夫·圣罗兰及其商业伙伴兼同性恋爱人皮埃尔·邦杰历时五十年时间搜罗的艺术品2月底在巴黎拍卖,除了广为人知引起极度关注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外,其他珍藏无论数量质量都可堪称历来最受瞩目的私人收藏品。以圣罗兰和邦杰在巴黎的公寓客厅为例;其中一面墙
民间使用文字的任意和不严谨,往往蕴涵着文字创造和变革的契机,如部分异体字和部分俗字,后来转为官方所认可并使用的正体,或今天普遍使用的简化字,恰恰来源于民间使用文字的讹变。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现存最早的“邸报”为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的“进奏院状”。这份“进奏院状”1907年随一批唐朝经卷在敦煌发现,不久被斯坦因倒卖给英国不列颠图书馆。上世纪30年代向达教授参观该馆时发现此件(文字有残损),报告给国内,未引起有关部门留意。80年代初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先生委托新华社驻伦敦记者孙文芳同志实地抄录了原件,方教授根据抄件内容认真地进行一番考证,1982年正式公之于世,震惊了国内外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