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州慢》中“荠麦”一词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dl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夔的《扬州慢》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5版)第二单元的推荐作品,教了几遍,笔者对词中“荠麦”一词的读音和解释一直心存疑惑。
  “荠麦”一词在教科书中没有明确注音,在我听到过的朗读中有人读“jì mài”,也有人读“qí mài”。在人教版必修三(2004年版)它的解释为“荠菜和麦子”,在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005版)它的解释为“野生的麦子”。在权威的词典,如《辞海》《辞源》《現代汉语词典》中却未曾收录此词。
  我试着从声律上来判定“荠麦”的读音。词的序言有云:“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词律》卷一·五和《词谱》卷二·六皆列有姜夔所作的《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词谱。《扬州慢·淮左名都》的词谱为双调,九十八字,上片十句四平韵,下片九句四平韵。前片第四、五句及后片第三句皆上一、下四句法。具体词谱如下:
  扬州慢词谱(宋 姜夔)
  (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九句四平韵)
  (前片)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中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韵)。
  (后片)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仄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注:中即可平可仄 。
  由于“荠麦”一词对应的词谱为“中仄”,而“中即可平可仄”,这样仍无法确定它的读音。
  于是我又试着从词义来判定“荠麦”的读音。《现代汉语词典》中“荠”有两个读音,一读为“jì”,组词荠菜;一读为“qí”,组词荸荠(bí qí)。扬州地处江南,适合荠菜和荸荠的生长,但是荠菜在春天茂盛,冬季不适合它的生长;荸荠六、七月种植,每年冬、春季上市。另外荠菜常生长在山坡、路旁、地边或水沟边,主要为害小麦、水稻、油菜、棉花、蔬菜等农作物;荸荠为水生植物,它的茎叶常绿,形状远看与麦子青苗时类似。姜夔是在冬至日路过扬州写下此曲,在季节上看,“荠麦”一词的解释不大可能是荠菜和麦子,故读“qí mài”未尝不可。
  有种说法说 “荠麦”是一种植物,有没有可能呢?我们来看看苏轼五律《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
  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
  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万木锁云龙,天留与戴公。
  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
  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诗中 “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 这一联,根据律诗的常识必须对仗,“荠麦”对“樱桃”,“余”对“落”,“春雪”对“晚风”,由此可知“荠麦”是一个名词,是一种植物的说法是行得通的。顺着这个思路看姜夔《扬州慢》中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与“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从对仗的角度看,“夜雪”对“荠麦”,“春风”对“荠麦”,“荠麦”是一种植物的说法是说的过去的。回头再看扬州慢词谱,“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一句的词谱为“仄平平中仄,中中仄平平”,结合对仗的常识,可平可仄的“荠”必为仄声,如此一来“荠麦”一词应读“jì mài”。
  那么这种植物会是什么呢?扬州在南宋时成了宋金间的边境城市,成为军事斗争之地。据史载,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及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两度入侵,扬州均受骚扰而遭破坏。姜夔在《扬州慢》的小序中也有“淳熙丙申至日(1176年),余过维扬”“入其城则四顾萧条”“感慨今昔”等语句,足可证明扬州确实遭到了破坏。试想,扬州城内都已如此萧条,少人定居,城外又怎么会有茂盛的麦子呢?显然,《扬州慢》的“荠麦”解释为“一种麦子”是不合情理的。退一步说,就算有麦子,也是自生自长的,那它就是野生的麦子。
  综合上面所有的分析,笔者认为“荠麦”一词读“jì mài”,解释为野生的麦子。
其他文献
家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我的家是由幽默糊涂的爸爸、勤劳爱美的妈妈和调皮捣蛋的我组成的。  周末,已经到了早上八点了,可我和爸爸还躺在床上睡大觉,你可别小看我们俩,我们可是鼎鼎大名的“懒猪”呢!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声”,才把我们叫了起来。只见爱美的妈妈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嘴里还嘀咕着:“换季了,又没衣服穿了,好像去年是裸着过来的。”可见,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那么一件衣服,于是妈妈“拎”着爸爸和我去“败家”
期刊
上学期,新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记得刚开始时,总是记不住孩子们的名字,甚至在一次公开课上也叫错了孩子的名字,弄得自己好尴尬。其实,孩子们非常在乎老师是否记住了他的名字,因为在他们心里,如果老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开学第一天)叫出自己的名字,就会觉得老师重视他,喜欢他。面对全班几十个孩子,如何很快记住他们的姓名,了解他们的特性呢?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 “唤”小名,增感情  为
期刊
当下的高考語文作文形势明显重视作文的逻辑思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议论文写作对思维的要求更高”,因此议论文写作训练必须围绕逻辑思维训练来进行。 一、议论文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所谓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以抽象的概念和判断以及推理几种形式,通过分析、综合与比较的基本过程,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议论文要磨练的是学生思维的方法,要提升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深刻性是思维
期刊
听蝉如垂钓,当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蝉声与鱼乐都来自于大自然,但听蝉是对天籁之音的欣赏,而垂钓却是对天籁之物的毁灭。听蝉靠的是雅兴,而垂钓凭的是耐性。只见过许多一坐就是半天的垂钓者,却未见过一听就是半天的听蝉者。  在江苏淮河北岸的家乡,蝉有两种:一种是夏蝉,俗称“解牛”,体形矮小,在枝头作潜伏状,叫声响亮而悠长;一种是秋蝉,俗称秋凉子,体形近于蚂蚱,声音短促如鸟鸣。每当夏日来临之际,解牛便唱开了
期刊
一本好书,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同睿智而高尚的人谈话。汲取书中的精华,填充靈魂的空虚,书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深入去了解书的内容。拨开前方的雾,前面屹立着一座冰冷的大门,却丝毫不减我对书的热情,丝毫阻挡不了我追求书的脚步。那种感觉,如春风一掠而过,如春雨丝落而下。  在我蹒跚学步时,总会看见姐姐手里捧着一本书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此,我很不解。有一天,我歪歪斜斜地走到书房门口
期刊
古语有言:无畏,方能成大事也。可无畏,真的没有过错吗?  女游客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试戴手镯,却在摔裂之前没有畏惧摔裂之后的责任,事故发生后想以经济能力有限为借口而拒不赔偿,此景着实值得玩味。人,该为自己所作之事负责,而非找借口逃避。事发之后的畏惧,为何不在事发之前出现呢?  而在此例之前,也有一个相似的事件。小男孩随父母在埃及游玩之时,在金字塔内刻上了“到此一游”的字迹。可想而知,男孩刻字之时,其
期刊
智能时代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势不可挡地冲向时代的前沿。北京天坛公园为杜绝游客大量“顺走”免费厕纸的行为,在公厕内安装人脸识别厕纸机,通过面部识别屏幕,机器下方便会滑出适量厕纸。这一智能机器的使用确实收到较好的效果,南门公厕的厕纸使用量从20卷下降到4卷。我認为天坛公园的这一举措未免有些治标不治本,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达到自觉的目的,才是治理该问题的根本药方。  智能机器的使用确
期刊
我的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小学,她是座美丽的学校。  一走进学校大门,就会看见一座管子的雕像高耸在眼前。管仲目视前方,目光中流露出睿智之光。接着,一座座美观的教学楼映入眼帘。教室里宽敞明亮,校园里鸟语花香,下课时总会有许多小朋友在这儿玩耍,欢笑、愉悦的气氛就如口香糖,使我们常常紧紧地黏在这儿呢!  春天来临时,花池里的各色花儿绽放,小草更浓密,树叶的颜色是黄绿色的,绿得鲜亮,让人赏心悦目。鸟儿的歌唱声也
期刊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提出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学校的教育是针对学生而进行的,教学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就语文里的“美”进行分析,探讨教师要如何以语文来进行“美”的教学,学生要如何发现并感受语文里的“美”。  一、要把握“语”与“文”的联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发
期刊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意味无穷。那令人费解的语言,引得往事浮现,或叫人浮想联翩,《红楼梦》在记忆深处若隐若现。  《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头记》或《金玉缘》,它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心血。  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叙述了那个时代生活中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之黑暗、官场之腐败、世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