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 第三单元梳理与拓展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础知识梳理(共15分,共5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休戚相关(qī) 吝啬(sè) 国粹(cuì) 脑髓(suǐ)
  B.残羹冷炙(zhì) 孱头(chàn) 鱼翅(chì 秩序(zhì)
  C.稍纵即逝(jì) 给予(jǐ) 冠冕(miǎn) 苇草(wěi)
  D.咄咄逼人(duō) 蹩进(bié) 罪孽(liè) 囊括(n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礼上往来 垂暮之年 遵循 催进
  B.佳节大典 躁动不安 倘使 幼稚
  C.勃然大怒 枯燥无味 自诩 嗑头
  D.销磨光阴 惶恐不安 推衍 渊源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军事当局对他们所自诩的“五月攻势”,已承认失败。
  B.长江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C.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致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D.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搬家时,那垛烧剩下一半的梭梭柴,也几乎一根不留地装上车,拉到了元兴宫村。元兴宫离煤矿很近,取暖做饭都烧煤,那些柴禾因此留下来。
  B.有的人家有一头壮牛,车却破破烂烂,经常坏在远路上;有的人家置了辆新车,能装几千斤东西,牛却体弱得不行;还有的人家,车、马都配地道了,人却不行——死了,或者老得干不动活。
  C.许多个冬天,那些柴禾埋在深雪里,尽管从没人去动它们。但我们知道那堆雪中埋着柴禾,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它们让我们放心度过一个个寒冬。
  D.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时始以“鲁迅”为笔名。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
  B.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爱的艺术》。
  C.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热爱生命》从“度日”的含义谈起,引出对生命的两种理解和不同的态度。
  D.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信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二、阅读理解(一)(共13分,共3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10分)
  江城子
  阶前流水玉鸣渠。爱吾庐,惬幽居。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月边渔,雨边锄。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6. 请赏析“爱吾庐,惬幽居”一句中“惬”的妙处。(5分)
  7. 全词的诗眼是哪个词?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8.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用“/”在需标点处标明)(3分)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选自《孟子》
  三、阅读理解(二)(共20分,共4题)
  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鲍鹏山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标志着一种观念的建立:“忠”。由忠而见疑而产生的“怨”,是很近于“妾妇之道”的。更糟糕的是,《离骚》还把自己的被委屈、被疏远、被流放归罪于小人对自己光彩的遮蔽,对自己清白的污染。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失意官僚普遍存在的弃妇心态,就是从屈原开始的。
  对外在权威的皈依和依恃,导致先秦士人自由精神的没落。屈原的选择标志着路已只剩下一条:在绝对君权下放弃自己的主体选择,除了获得一个特定的君主的认可之外,不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这几乎是一条绝路。贾谊、晁错式的悲剧早已在屈原那里发生,难怪贾谊独独心有戚戚于屈原。
  好在《离骚》中还有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与赞扬,这在很大程度上洗刷了“忠君”带来的污垢,而保持住了自己的皓皓之白。这可能是因为先秦士人主体精神的强大基础尚未坍塌,屈原尚有精神的支撑。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在屈原这样一位向君权输诚的人那里,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表现得尤其强烈和突出,除了孟子外,大约还没有人能和屈原相比:他那么强调自己、坚持自己、赞美自己。而且一再表明,为了坚持自己,他可以九死不悔,体解不惩。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我想提醒的是,在我们大力宣扬屈原忠君爱国爱民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他张扬个性的一面。这后一点,也许是屈原最可贵的东西。谁能像他那样让自己的个性直面世界的辗压而决不屈服?谁能像他那样以自己个性的螳螂去挡世界的战车?谁能像他那么悲惨,谁能像他那么壮烈?谁能像他那样成为真正的战士?
  在中国古代,优美的抒情作品实在太多了,但像《离骚》这样的华丽的交响则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就是空前绝后的,全篇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九十余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几千年来没有人能打破这个纪录。而其结构的繁复,主题的丰富,情感的深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抒情诗,而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而逐层深入,深入到精神的深处,游历到精神之原的开阔地带。抒情诗而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历史飞跃。   不管怎么说,屈原仍然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我们可能听这类表述太多了,但我是认真地说这话的。“第一位”,盖因他之前尚无称得上伟大的诗人,甚至连“诗人”也不易觅得。《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有几位还颇有几首诗保存在这被称之为“经”的集子中,但我总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它们精致、艺术、有个性,但决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就前一点而言,屈原已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虽然对他的精神价值,根据不同的时代需要,代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时我们理解为“忠君”,有时我们理解为“忠民”,有时我们又理解为“爱国”。总之,他已是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来源之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人格精神的诱导之一。
  就后一点说,“屈平辞赋垂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在后半生人生绝境中的数量不多的艺术创造,已胜过楚国王族——也是他的祖先——几百年创下的世俗政权的勋业。他寄托在他诗歌创造中的志向与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刘安和司马迁的共同评价。我们知道,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言九鼎的。而屈原的艺术创新,“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超经越义,自铸伟辞,“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论家刘勰对他的评价。一个史界的司马迁,一个文论界的刘勰,两个在各自领域中的顶尖人物,对他的精神与艺术,人格与风格,作这样至高无上的推崇,屈原之影响人心、之折服人心,于斯可见。
  (节选,有删改)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 先秦士人自由精神的整体坍塌,使得屈原几乎走上了一条绝路。
  B. 作者引用史界司马迁和文论界刘勰对屈原的评价,是从侧面来描写、突出屈原。
  C. 贾谊写《吊屈原赋》,独独心有戚戚于屈原,是因为他们悲剧的根源是一致的。
  D. 作者擅长运用对比,把孟子和屈原作比,把屈原和楚国王族作比,意在突出屈原的伟大。
  E. 从这篇文章来看,鲍鹏山目光犀利,思考深入,语言颇有功底,对屈原流露出了钦佩仰慕之情。
  10. 请分析“谁能像他那样以自己个性的螳螂去挡世界的战车?”的内涵。(4分)
  11. 《离骚》与《诗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4分)
  12. 怎样才能算得上伟大?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作探究。(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题)
  13. 请依照示例仿写句子。
  法国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那根苇草是杜甫,夔州城上,他长歌当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那根苇草是 , ,他泪湿青衫, ;
  那根苇草是 , ,他黯然神伤,“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14.请依照示例仿写两句话,运用比喻来阐释生命。
  蒙田说:热爱生命。是的,我们要热爱生命,因为:
  生命是苇草,但能思考,因为思考,生命显得高贵;
  , , , ;
  , , , ;
  15.请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解读“拿来主义”的内涵。不超过80字。
  古代文化 食物 唾液 兼收并蓄 生吞活剥
  五、写作(共40分,共1题)
  1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亚洲首富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自己能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生产与消费不平衡的矛盾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都明显加大,为此,我国兴建了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等多个能源重点工程。据此回答1~3题。  1. 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省,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带动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的经济发展  C. 补充气源的不足  D.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示意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    甲 乙  1. 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水污染  2.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小水电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1~2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 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 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  C. 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 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  2. 该农业经济模式可以( )  A. 促进商品粮生产  B. 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 形成
期刊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 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向东发展,加速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承接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黄山地区邻近该经济圈,尤其与浙江相邻,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竞争优势是 ( )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农林产品资源优势 ③旅游资源优势 ④市场优势 ⑤工业基础优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下图为某种产业世界范围内转移示意
期刊
考情分析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最重要的一类曲线,在高考中出现的次数也最多,是高考常考不衰的热点.统计表明,各地高考试卷一般都保持着一小一大的格局;小题通常设置在选填题的靠后位置上,一般为能力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椭圆的定义、性质、方程,解答题中多与直线、向量、轨迹等综合出题,通常出现在最后位置上.难点是能否把研究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问题转化为研究方程解的问题,会根据韦达定理及判别式解决问题.学
期刊
考情分析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常用的词汇.统计表明,各地高考试卷都有概率题,在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中均有可能出现,一般以实际应用题的形式考查,又经常与其它知识结合,在考查概率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转化思想和分类讨论等思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率题量都保持着一小一大的格局,分值约在11分左右;通常设置在选填题的靠后位置上,
期刊
考情分析  本讲考试的重点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而循环结构则是重中之重.算法初步的考纲要求和它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了只能在小题中考查它,而且考查的重点是循环结构,有时也有条件结构.以循环结构为载体,可以结合数列、函数、概率与统计等进行综合命题.考试说明中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算法的含义、算法的思想不需要单独命题考查,以框图为载体,
期刊
考情分析  算法初步虽然是新课标增加的内容,但与前面的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也非常密切.因此在高考中算法初步知识将与函数、数列、三角、概率以及实际问题等知识点进行整合,这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大特点.这样的试题遵循了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问题的命题原则,既符合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宗旨,又突出了数学的学科特点,还可以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揭示数学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期刊
考情分析  抛物线是三大圆锥曲线之一,由于我们熟知的二次函数图象是抛物线,可以说抛物线是考生学习时间最长,最为了解的圆锥曲线了,很容易结合其它知识综合考查,考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新颖性.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的重点为抛物线的方程,准线及几何性质或与抛物线相关的综合问题(轨迹问题、直线与抛物线综合问题).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标准方程、几何性质;解答题则突出对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注意与向量知识、导
期刊
考情分析  事件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统计表明,试题仍以中低档题为主,很有可能在选择、填空题中考查.通常设置在选填题的靠前位置上,一般为基础过关题.从考查内容上看,事件与概率试题常以考查互斥和对立的理解、概率的定义及概率的性质.各地文、理科试卷在此部分差别较大,理科更注重后面两种概率模型的应用,而文科多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命题特点  事件与概率在近年高考命题中有以下特点:(1)事件的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