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孔乙己》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五课,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片小说之一。据说小说写成后鲁迅甚为满意,亲自翻译成日语。鲁迅先生用极简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弱者的孔乙己形象。小说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课文共出现十三次“笑”,而每一次都意味深长,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以乐写哀,哀更显哀。同样,以喜写悲,更添悲色。《孔乙己》一文所表现的悲剧性内容,就正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展开并得到强化。“笑”纵贯文章始末,作者把“笑”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本文就文中的五次“笑”作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孔乙己;悲剧;喜剧;笑
《孔乙己》一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片小说之一。据说小说写成后鲁迅甚为满意,亲自翻译成日语。鲁迅先生用极简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弱者的孔乙己形象。小说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课文共出现十三次“笑”,而每一次都意味深长,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以乐写哀,哀更显哀。同样,以喜写悲,更添悲色。《孔乙己》一文所表现的悲剧性内容,就正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展开并得到强化。“笑”纵贯文章始末,作者把“笑”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本文就文中的五次“笑”作肤浅的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即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孔乙己的出场做一个引线。“掌柜是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主顾姿态蛮横,掌柜严厉冷酷,通过掌柜和主顾态度描写,暗示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是第一次写“笑”。孔乙己还未出场,我们就从中知道,他之所以被人记得,就是因为他是众人单调无聊和苦闷生活的一个笑料。众人生活反正无聊,孔乙己来了取笑一阵,仿佛觉得快活,骨子里还是无聊。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带有冷酷无情的意味,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的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他既被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因此,他一到咸亨酒店,就变得尴尬不安,与周围的人对立起来。所以,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一个“又”字一个“新”字,说明孔乙己因偷窃而挨打受伤已不是新鲜事,也不止一次了,这样取笑孔乙己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孔乙己不想搭理他们,但短衣帮不放过开心的机会,“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对于读书人要讲自尊的孔乙己这次正面回击:“你怎么污人清白……”“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在那个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读书是最高尚的事,任何事情只要和读书有关,就值得尊敬了。甚至像偷窃这样丑事,一旦和读书发生关系,也不丑了,甚至有些光荣。今天看来,孔乙己所言是为了自己开脱罪责的托辞,因为“偷”与“窃”是一个意思,并无实质区别,只是一个口语一个文言罢了。至于他后面说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什么“者乎”之类的词,纯粹是阿Q那一套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罢了。一时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这是第二次写“笑”。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众人就拿他伤疤取笑,拿他的不幸和痛苦取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勾画出短衣帮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同时,也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愚蠢的丑恶嘴脸。
凌弱怕强是人类天性的通病,看着比自己更弱的人受辱是有些人的乐趣。同样,对比自己更穷困却以读书人自居的孔乙己来取笑,也让短衣帮们快活不已。“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当真”一词带有挑衅的口吻。谁都知道孔乙己在鲁镇能写一手好字,这是不争的事实。可别人明知故问,这明显是讽刺鞭挞。孔乙己心理素质也不错,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短衣帮不依不饶,继续紧追猛击,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个“笼”字充分说明短衣帮的话重重的击打着孔乙己内心最伤痛之处,这是最要命地方。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科考上,比起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有过之无不及。直到胡子花白,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是孔乙己最痛的心病,是奇耻大辱,也是最难解释最难掩饰的地方,他现在有口难辩,只有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之乎者也”的话来搪塞。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是文中第三次笑,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气氛越更浓。这种把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喜剧的氛围中上演了孔乙己科考失意的人生悲剧。
孔乙己不能与大人谈天,只能找孩子们说话,寻找知音,借以补救自己精神上的寂寞。这表现在教小伙计“我”有关“茴”字的四种写法,以及分豆给孩子们吃的两个情节上。教“茴”字四种写法,暴露出孔乙己迂腐透顶的一面。其实,文字由繁到简,是一条规律。“茴”字的各种异体字写法是僵死而无用的知识,而孔乙己却视为“宝贝”加以炫耀,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行为势必不受欢迎,难怪小伙计毫不热心,要“努着嘴走远”。分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面前得意忘形,他那“多乎哉,不多矣”的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穷酸相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课文第四次笑,表现了小孩子们天真无邪。
乐极生悲,人们开心到极点时也是孔乙己痛苦到顶点的时候。当孔乙己再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他的外形已经发生迥大改变:脸黑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课文第十自然段侧面描写了孔乙己因偷丁举人家而被打断双腿,这是他用手当脚“走”着来喝酒的。众人再次取笑孔乙己,这次他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众人在孔乙己伤口撒盐,穷追猛打,他低声说是跌断的。这是他不能不维持的最低面子,他内心还存在求生的意识,所以恳求掌柜不要再说了。此时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便和掌柜笑了。他在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爬走了。孔乙己被打断双腿,身心俱毁,濒临绝境,然而掌柜和众人仍同平常一样取笑他,这笑声愈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表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是第五次笑,是最没有人性的自私的卑劣的笑。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最后在笑声中死亡,“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对比,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批判众人的麻木不仁。这种以喜剧的形式来写悲剧的内核,使小说的主旨表现得更突出、更深刻。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含蓄的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
【关键词】孔乙己;悲剧;喜剧;笑
《孔乙己》一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片小说之一。据说小说写成后鲁迅甚为满意,亲自翻译成日语。鲁迅先生用极简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子的弱者的孔乙己形象。小说用众人的哄笑来贯穿这样一个令人悲酸的故事,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课文共出现十三次“笑”,而每一次都意味深长,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意味。以乐写哀,哀更显哀。同样,以喜写悲,更添悲色。《孔乙己》一文所表现的悲剧性内容,就正是在喜剧的氛围中展开并得到强化。“笑”纵贯文章始末,作者把“笑”与孔乙己悲惨的一生紧紧胶合在一起,让孔乙己在人们的笑声中登场,在人们的哄笑中表演,最后又在人们的笑声中走向死亡。本文就文中的五次“笑”作肤浅的分析。
文章首先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即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为孔乙己的出场做一个引线。“掌柜是副凶面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主顾姿态蛮横,掌柜严厉冷酷,通过掌柜和主顾态度描写,暗示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这是第一次写“笑”。孔乙己还未出场,我们就从中知道,他之所以被人记得,就是因为他是众人单调无聊和苦闷生活的一个笑料。众人生活反正无聊,孔乙己来了取笑一阵,仿佛觉得快活,骨子里还是无聊。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带有冷酷无情的意味,既造成悬念,又笼住全文。活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的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他既被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又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因此,他一到咸亨酒店,就变得尴尬不安,与周围的人对立起来。所以,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一个“又”字一个“新”字,说明孔乙己因偷窃而挨打受伤已不是新鲜事,也不止一次了,这样取笑孔乙己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孔乙己不想搭理他们,但短衣帮不放过开心的机会,“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对于读书人要讲自尊的孔乙己这次正面回击:“你怎么污人清白……”“窃书不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在那个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里,读书是最高尚的事,任何事情只要和读书有关,就值得尊敬了。甚至像偷窃这样丑事,一旦和读书发生关系,也不丑了,甚至有些光荣。今天看来,孔乙己所言是为了自己开脱罪责的托辞,因为“偷”与“窃”是一个意思,并无实质区别,只是一个口语一个文言罢了。至于他后面说的“君子固穷”之类的话,什么“者乎”之类的词,纯粹是阿Q那一套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罢了。一时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这是第二次写“笑”。孔乙己第一次出场,众人就拿他伤疤取笑,拿他的不幸和痛苦取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勾画出短衣帮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同时,也表现了孔乙己自欺欺人,迂腐愚蠢的丑恶嘴脸。
凌弱怕强是人类天性的通病,看着比自己更弱的人受辱是有些人的乐趣。同样,对比自己更穷困却以读书人自居的孔乙己来取笑,也让短衣帮们快活不已。“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当真”一词带有挑衅的口吻。谁都知道孔乙己在鲁镇能写一手好字,这是不争的事实。可别人明知故问,这明显是讽刺鞭挞。孔乙己心理素质也不错,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短衣帮不依不饶,继续紧追猛击,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个“笼”字充分说明短衣帮的话重重的击打着孔乙己内心最伤痛之处,这是最要命地方。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科考上,比起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有过之无不及。直到胡子花白,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是孔乙己最痛的心病,是奇耻大辱,也是最难解释最难掩饰的地方,他现在有口难辩,只有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之乎者也”的话来搪塞。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是文中第三次笑,笑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着力渲染哄笑的声浪和快活的空气,笑声迭起,悲凉的气氛越更浓。这种把快乐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之上,喜剧的氛围中上演了孔乙己科考失意的人生悲剧。
孔乙己不能与大人谈天,只能找孩子们说话,寻找知音,借以补救自己精神上的寂寞。这表现在教小伙计“我”有关“茴”字的四种写法,以及分豆给孩子们吃的两个情节上。教“茴”字四种写法,暴露出孔乙己迂腐透顶的一面。其实,文字由繁到简,是一条规律。“茴”字的各种异体字写法是僵死而无用的知识,而孔乙己却视为“宝贝”加以炫耀,这种迂腐落后的思想行为势必不受欢迎,难怪小伙计毫不热心,要“努着嘴走远”。分豆给孩子们吃,在年幼无知的孩子们面前得意忘形,他那“多乎哉,不多矣”的语言将孔乙己迂腐可笑的穷酸相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课文第四次笑,表现了小孩子们天真无邪。
乐极生悲,人们开心到极点时也是孔乙己痛苦到顶点的时候。当孔乙己再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他的外形已经发生迥大改变:脸黑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课文第十自然段侧面描写了孔乙己因偷丁举人家而被打断双腿,这是他用手当脚“走”着来喝酒的。众人再次取笑孔乙己,这次他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众人在孔乙己伤口撒盐,穷追猛打,他低声说是跌断的。这是他不能不维持的最低面子,他内心还存在求生的意识,所以恳求掌柜不要再说了。此时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便和掌柜笑了。他在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爬走了。孔乙己被打断双腿,身心俱毁,濒临绝境,然而掌柜和众人仍同平常一样取笑他,这笑声愈发显得悲凉,毫无人性。表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到令人窒息的地步。这是第五次笑,是最没有人性的自私的卑劣的笑。
孔乙己在笑声中登场,最后在笑声中死亡,“笑声”贯穿全文,这阵阵笑声跟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对比,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批判众人的麻木不仁。这种以喜剧的形式来写悲剧的内核,使小说的主旨表现得更突出、更深刻。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悲剧,含蓄的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抗议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