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1年,在神州大地上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于烽火中创立,这是江苏省淮北中学的前身。
一、学校的创办
1941年6月,中共淮北区党委、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决定”,计划创办一所以培养抗日干部为宗旨的“抗大”式学校。区党委领导刘瑞龙、刘子久、刘玉柱等在张塘召开了筹建会议;阳景庄开明地主许老太太主动献出几十间房屋和三百多亩土地,用于建校;新四军第四师派骑兵团进驻学校附近,负责保卫。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委和行署十分重视学校的工作,邀请德高望重的爱国民主人士任崇高出任首任校长,举根据地之力为淮北中学集聚了一批优秀教师,有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老教育工作者张宇瑞、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徐子佩,有丰富教育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孟戈非、尹锡珍、宋晓村、张道彰、张允中、陈涤、王韶等共产党员,还有部队支援的营级指挥员徐端和苏子扬作军事教官。学校建在阳景庄,7月即开始招生,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
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传承“铁军”精神和“抗大”精神
1.“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学校创办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斗争的常态化,加之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是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开辟和巩固起来的,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抗大”精神,从学校创办之初就注入到肌体中。
当时的新四军第四师抗大四分校主要培养军队干部。淮北中学则主要培养地方干部,招生对象有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生和失学青年,需要补习文化的地方基层干部和小学教师,来自游击区、敌占区和国统区的爱国青年。学校传承了“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
在办学实践中,淮北中学从多方面着力把校风落到实处。先是从“团结友爱、互助互学”入手。班里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思想状况、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年龄等各有差异,大家经常交流思想、互教互学、取长补短、互相关心。培养“紧张”的作风主要从日常生活切入,从起床、早操、吃饭到上课、休息全部听号令,要求行动必须一致。在学习上,音乐教员千方百计地汇编国内外歌曲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如《大刀进行曲》《延安颂》《喀秋莎之歌》《别母从军》等。体育课主要开设一般的军事训练科目,如手榴弹掷远、夜行军等,还开展田径赛和各种球类活动,当时最流行的当属篮球,除此之外还为学生开设了舞蹈课等。快节奏的生活既严肃又活泼。
2.“爱生如己,教生如子”的教风
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每一位都诠释着“爱生如己,教生如子”的理念。原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主编、副总编王永宏初入淮北中学时,年龄小,成绩也不好,心中十分苦闷。一天,他越想越难受,不禁哭出了声。细心的杜昭老师发现了,一边帮王永宏擦泪,一边关切地问:“是不是想家了?”和风细雨的关怀,让王永宏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杜老师说:“你看眼睛都红了,马上要吃饭了,看你怎么去?同学们会羞你的。”王永宏讷讷地说:“那我就不吃了。”“不吃?会饿肚子的,这怎么可以呢?”杜老师说。接着杜老师又循循善诱,告诉他来学校求学的目的和学习抗日救国本领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王永宏终生难忘。
3.“即知即行,学以致用”的学风
社会实践是淮北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课堂,如语文、音乐课等的内容就是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和救亡歌曲。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工作队和工作组到各乡村开展工作。1941年秋和1942年夏,全校师生组成了几十个工作队,分赴各县乡,在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征收爱国公粮和减租减息工作;1942年冬,全校师生组成了几十个工作队到各县乡配合部队和地方开展反“扫荡”斗争;每年冬天,师生到各乡村开办冬学,对广大民众进行扫盲教育,并利用办冬学的机会发展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师生积极参与1942年开始的大生产运动等等。“即知即行,学以致用”成为淮北中学办学的显著特点。
(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办学初,条件异常艰苦,教师、学生无课本,学校无图书,教室就是晴天里的大松林,雨雪天里的宿舍,而宿舍也就是有限的民房并且是大通铺。在大松林上课时,一班一块固定的地方,学生像战士一样席地而坐,教师把小黑板挂在树上写上内容教大家。几十年后,校友们聚在一起回忆起那松林课堂,称其是“政文史地兼军事,松柏林中好课堂”。
在大生产运动开始前,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尽一切可能地为政府分忧了,割草、养猪,按照政府的要求到指定的地方把征收的粮食运回来。大生产运动开始后,学生们不仅养猪种菜,还开垦了几百亩地,初步实现了自给自足,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一届届学子中发扬光大。艰苦的环境并不能扼制青春的活力,学生们的歌咏、戏剧、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校园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科学的人生观引领
在淮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这也是办学之初就确定的基本要求。由于根据地处于日、伪、顽的包围中,学校的创办也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与日伪顽争夺青年,所以,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科学的人生观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内容主要有社会发展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形势。通过科学的人生观教育,把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提到首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淮北中学,从校长到教职工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言传身教。1944年冬天的某个早晨,起床号刚响过,学生们迅速起身,透过门缝看到好大的雪,但走出院子却看到了令他们一生都难忘的场景:门前的大路上,一位银须垂胸的老人穿着小棉袄,双手握紧大扫帚正沉着有力地一下下扫着厚厚的积雪。在他的身后,一条又宽又干净的大路呈现在晨曦中。老人的身上冒着阵阵热气,长长的胡须上挂着晶莹的冰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学生们看到了时年已六十开外的老校长任崇高在默默地扫雪,激动与感动之际,也快速地加入到扫雪的行列中。许多年后,一位校友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们告别母校,向那块深情的土地留下最后一瞥时,每个人的心都在颤抖,那是一种离开抚育自己的乳娘的眷念与深情。”更多的学生饱含深情地说,在淮北中学的生活是自己前进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性的第一步。
三、办学成果
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淮北中学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两千多名干部,对巩固和发展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一批批淮北中学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优秀人才,有以夏一超(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耘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政委)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有以蒋光化、王友铭为代表的高级政工干部;有以王永宏、周莹为代表的著名艺术家;还有许多像宋心伟、刘善铭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是淮北中学的骄傲。
四、学校精神传承与发展
江苏省淮北中学历经了七十载岁月沧桑,辉煌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在新一代“淮中人”身上传承着,发展着……
今天,作为省四星级高中,学校以“做幸福的淮北中学人”为追求,以“攻坚克难,敢于争胜”的学校精神为永恒的动力,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正行进在锐意改革、拼搏进取的教育大道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
一、学校的创办
1941年6月,中共淮北区党委、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的决定”,计划创办一所以培养抗日干部为宗旨的“抗大”式学校。区党委领导刘瑞龙、刘子久、刘玉柱等在张塘召开了筹建会议;阳景庄开明地主许老太太主动献出几十间房屋和三百多亩土地,用于建校;新四军第四师派骑兵团进驻学校附近,负责保卫。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委和行署十分重视学校的工作,邀请德高望重的爱国民主人士任崇高出任首任校长,举根据地之力为淮北中学集聚了一批优秀教师,有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老教育工作者张宇瑞、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徐子佩,有丰富教育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孟戈非、尹锡珍、宋晓村、张道彰、张允中、陈涤、王韶等共产党员,还有部队支援的营级指挥员徐端和苏子扬作军事教官。学校建在阳景庄,7月即开始招生,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
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传承“铁军”精神和“抗大”精神
1.“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学校创办于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军事斗争的常态化,加之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是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四师开辟和巩固起来的,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和“抗大”精神,从学校创办之初就注入到肌体中。
当时的新四军第四师抗大四分校主要培养军队干部。淮北中学则主要培养地方干部,招生对象有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生和失学青年,需要补习文化的地方基层干部和小学教师,来自游击区、敌占区和国统区的爱国青年。学校传承了“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
在办学实践中,淮北中学从多方面着力把校风落到实处。先是从“团结友爱、互助互学”入手。班里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思想状况、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年龄等各有差异,大家经常交流思想、互教互学、取长补短、互相关心。培养“紧张”的作风主要从日常生活切入,从起床、早操、吃饭到上课、休息全部听号令,要求行动必须一致。在学习上,音乐教员千方百计地汇编国内外歌曲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如《大刀进行曲》《延安颂》《喀秋莎之歌》《别母从军》等。体育课主要开设一般的军事训练科目,如手榴弹掷远、夜行军等,还开展田径赛和各种球类活动,当时最流行的当属篮球,除此之外还为学生开设了舞蹈课等。快节奏的生活既严肃又活泼。
2.“爱生如己,教生如子”的教风
该校从校长到教师,每一位都诠释着“爱生如己,教生如子”的理念。原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主编、副总编王永宏初入淮北中学时,年龄小,成绩也不好,心中十分苦闷。一天,他越想越难受,不禁哭出了声。细心的杜昭老师发现了,一边帮王永宏擦泪,一边关切地问:“是不是想家了?”和风细雨的关怀,让王永宏的心情顿时好了不少。杜老师说:“你看眼睛都红了,马上要吃饭了,看你怎么去?同学们会羞你的。”王永宏讷讷地说:“那我就不吃了。”“不吃?会饿肚子的,这怎么可以呢?”杜老师说。接着杜老师又循循善诱,告诉他来学校求学的目的和学习抗日救国本领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王永宏终生难忘。
3.“即知即行,学以致用”的学风
社会实践是淮北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课堂,如语文、音乐课等的内容就是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和救亡歌曲。由于抗战形势的需要,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工作队和工作组到各乡村开展工作。1941年秋和1942年夏,全校师生组成了几十个工作队,分赴各县乡,在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征收爱国公粮和减租减息工作;1942年冬,全校师生组成了几十个工作队到各县乡配合部队和地方开展反“扫荡”斗争;每年冬天,师生到各乡村开办冬学,对广大民众进行扫盲教育,并利用办冬学的机会发展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师生积极参与1942年开始的大生产运动等等。“即知即行,学以致用”成为淮北中学办学的显著特点。
(二)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办学初,条件异常艰苦,教师、学生无课本,学校无图书,教室就是晴天里的大松林,雨雪天里的宿舍,而宿舍也就是有限的民房并且是大通铺。在大松林上课时,一班一块固定的地方,学生像战士一样席地而坐,教师把小黑板挂在树上写上内容教大家。几十年后,校友们聚在一起回忆起那松林课堂,称其是“政文史地兼军事,松柏林中好课堂”。
在大生产运动开始前,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尽一切可能地为政府分忧了,割草、养猪,按照政府的要求到指定的地方把征收的粮食运回来。大生产运动开始后,学生们不仅养猪种菜,还开垦了几百亩地,初步实现了自给自足,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养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一届届学子中发扬光大。艰苦的环境并不能扼制青春的活力,学生们的歌咏、戏剧、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校园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科学的人生观引领
在淮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这也是办学之初就确定的基本要求。由于根据地处于日、伪、顽的包围中,学校的创办也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与日伪顽争夺青年,所以,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科学的人生观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内容主要有社会发展史、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形势。通过科学的人生观教育,把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提到首要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淮北中学,从校长到教职工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言传身教。1944年冬天的某个早晨,起床号刚响过,学生们迅速起身,透过门缝看到好大的雪,但走出院子却看到了令他们一生都难忘的场景:门前的大路上,一位银须垂胸的老人穿着小棉袄,双手握紧大扫帚正沉着有力地一下下扫着厚厚的积雪。在他的身后,一条又宽又干净的大路呈现在晨曦中。老人的身上冒着阵阵热气,长长的胡须上挂着晶莹的冰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芒。学生们看到了时年已六十开外的老校长任崇高在默默地扫雪,激动与感动之际,也快速地加入到扫雪的行列中。许多年后,一位校友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我们告别母校,向那块深情的土地留下最后一瞥时,每个人的心都在颤抖,那是一种离开抚育自己的乳娘的眷念与深情。”更多的学生饱含深情地说,在淮北中学的生活是自己前进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性的第一步。
三、办学成果
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淮北中学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两千多名干部,对巩固和发展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一批批淮北中学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逐步成为革命和建设的优秀人才,有以夏一超(曾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耘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政委)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有以蒋光化、王友铭为代表的高级政工干部;有以王永宏、周莹为代表的著名艺术家;还有许多像宋心伟、刘善铭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是淮北中学的骄傲。
四、学校精神传承与发展
江苏省淮北中学历经了七十载岁月沧桑,辉煌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在新一代“淮中人”身上传承着,发展着……
今天,作为省四星级高中,学校以“做幸福的淮北中学人”为追求,以“攻坚克难,敢于争胜”的学校精神为永恒的动力,以“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己任,正行进在锐意改革、拼搏进取的教育大道上。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