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初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je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稳定性。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使用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工作策略,有效保证后浇带施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为后续类似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优化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整个工程施工内容相对较多,因此对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体整体性和稳定性,通常需要在建筑体的主楼和群楼沉降位置设置后浇带,防止后续建筑体结构产生安全隐患,传统形式下的后浇带施工属于一种封闭式的施工方式,整个施工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时会消耗掉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后续的施工中也会产生各种问题,对此需要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存在的弊端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应的优化处理工作策略来加以控制。
  1、后浇带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预留后浇带受底板钢筋影响造成混凝土断裂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严格遵循标准化的施工技术流程。由于混凝土防护层施工厚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实际施工当中后浇带施工仅使用隔断钢丝网,对后浇带混凝土材料部分进行切断处理,在此工作條件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振捣问题的影响,造成一部分的混凝土砂浆出现流失,并且底部位置经常会聚集过多的粗骨料,在后续的混凝土拆模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蜂窝麻面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体的美观性效果,也会在后浇带施工区域出现比较严重的渗漏情况,整个建筑体的受力不均匀会出现建筑结构的破坏和不稳定性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大量钢筋材料在长时间的渗透影响环境下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锈蚀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同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在后浇带封闭工作之前必须要有效做好相关控制工作,对其中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施工位置进行有效调整,控制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1]。
  1.2止水钢板的上下混凝土出现断裂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后浇带的底部和顶部的钢筋铺设完成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止水钢板铺设施工。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电焊焊接处理工作方法,将上下部分的钢筋材料直接进行焊接,在进行止水钢板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上下直接连接的方式,采用钢丝网对其进行隔断处理,这种施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施工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产生阻碍。与此同时,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对项目工程施工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无法保证项目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止水钢板焊接施工在受力钢筋材料上很容易造成钢筋力学性能的变化,当超过极限受力状态下会出现钢筋材料的破坏问题,无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性[2]。
  2、后浇带施工工艺优化策略分析
  2.1后浇带平面布置工作分析
  为了有效保证后浇带整体施工质量和稳定性,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要有效做好平面布置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出后浇带的作用和优势,遵循以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有效保证后浇带的平面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建筑体内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地下室需要根据标准的设计工作要求,有效做好交接位置的衔接和布置工作,对于一些长度相较大的楼面后浇带浇筑施工,需要对施工距离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需要降低温度差和收缩应力所产生的干扰。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标准进尺大小范围需要控制在30~40m之间。后浇带的宽度控制工作非常关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考虑到项目工程施工的便捷程度,同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结构构造要求,将后浇带的施工宽度范围控制在700~1000mm之间。
  2.2后浇带支撑体系优化处理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模板材料和支撑材料,有效保证后浇带整体结构质量,避免产生一般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有效结合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做好前期的计算和分析工作,在保证后浇带支撑体系完整的条件下,尽可能控制经济成本的投入量,需要有效做好前期的科学规划工作,通过独立设置后浇带支撑结构满足后浇带的施工标准。通过后浇带支撑体系的设置,可以实现上下结构的可调节性保证支撑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在后续的建筑主体施工过程中,出现梁板结构上部裂缝、顶板下沉等各种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当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加以控制:第一,后浇带的两侧区域负荷量大小需要符合支撑受力要求,同时通过断开形成旋臂结构,同时对后续的支撑体进行拆除。第二,需要在后浇带的水平支撑方向上设置拉结,保证平面安装尺寸更加精确,保证轴线的定位位置准确性[3]。
  2.3后浇带钢筋优化处理
  在后浇带位置钢筋优化处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要保证科学施工提高后浇带的结构安全性,钢筋材料处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效果,同时也对后续建筑体的使用质量产生直接性影响。因此,要想全面提高后浇带钢筋施工作,效果,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加以控制:第一,后浇带两板位置存在大量的受力钢筋材料,因此这部分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断开处理,基础位置的滑板受力需要保证稳定,同时和受力钢筋材料之间形成贯通,以此提高整个主要的受力钢筋材料部分的稳定性;第二,主要的受力钢筋材料部分需要和焊接主体结构之间直接进行连接,并且后续的加筋总量不能超过初始配筋总量的30%,第三,钢筋的绑扎工作需要充分稳定,以此可以有效控制钢筋网片的实际高度,提高钢筋网防护工作强度。第四,在钢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流程和施工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后,浇带的两侧区域钢筋绑扎施工需要保证同步性,以此来有效提高后浇带钢筋结构的整体性效果[4]。   2.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整个后浇带施工流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必须要对整个浇筑工作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全面提高后浇带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留置混凝土强度块以及抗渗透强度试块,通过实验和分析之后得到相关的参考部的依据,必须要保证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抗渗透等级符合施工要求和标准。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需要满足预先设定的标准要求,有效控制后续混凝土成型之后所产生的收缩量,同时满足混凝土材料膨胀率的控制工作要求。第二,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需要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表面的清洁程度,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表面的垃圾和杂物进行彻底清除,并且需要对施工基础面存在的砂石浮漿等材料来进行清理。通过使用清水来进行冲洗保证基础层面的干净整洁程度。第三,底板和墙体的位置必须要进行合理处置,混凝土振捣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分层处理各个层面施工,厚度不能超过400mm,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之后达到两个月时间需要对沉降量大小进行观测,避免出现沉降量过大影响到整个建筑体结构的稳定性。
  2.5止水钢板上下混凝土断开问题优化处理
  在底板位置的钢筋材料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对钢筋材料上部位置进行有效处置,由于止水钢板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事先预留出充足的施工高度,有效做好混凝土支座混凝土材料的标号需要保持相同,有效保证结合面的施工强度。下端位置的混凝土垫块需要和上端的混凝土垫块之间保持对应,同时预埋钢筋材料长度需要进行合理控制,有效做好固定止水钢板的焊接工作,支座的安防工作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有效保证止水钢板的固定效果,防止出现上下混凝土产生断裂情况。
  结语:
  综上,随着建筑体的各项功能不断提高,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构成方面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对于传统的建筑结构构成形式而言,所存在的弊端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想充分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要求,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于理想.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66-267.
  [2]杨海磊,闫之操.BIM技术在智能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9):60-62.
  [3]张华甫,罗富贵,张睿鹏.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39-40.
  [4]刘明喜,王君,吴才有.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4):114-115.
  作者简介:
  郭荣军(1972.10-),男,汉族,湖南永兴,本科,初级,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其他文献
近年来,旅游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也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通往旅游景区的通景公路存在着道路等级不清晰、交通设施不完善、景点连通度低、拥堵问题突出等现象,有必要分析景区旅游客流对通景公路交通量的影响,为缓解通景公路交通拥堵问题,合理引导旅游交通量,科学规划通景公路线路等提供帮助。因此,本文在针对通景公路的概念及内涵、旅游出行选择行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OD及出行方式辨别等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综合意向调查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开展旅游客流的出行行
【摘要】现阶段下,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建筑项目数量持续增多,但同时,却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与质量问题,为保障我国各类建筑物的修建质量,就必须要有效运用各类建筑技术。其中,桩基础技术对于各项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对于提升建筑物的修建质量,保障建筑物修建过程中人员的安全,保障施工进程的顺利推进均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桩基础技术于施工中的重要性,本文则对此展开相应探究,以期更多的施工人员
期刊
保证列车走行部的运行安全是实现列车运输安全的必要条件。当前对于列车走行部的检测主要是以人工巡检的方式为主,尚未实现智能化检测。然而,在巡检过程中往往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且监测效率低。基于三维激光测量技术搭建的列车走行部表面附着异物检测系统,通过对列车走行部表面实时监测,满足走行部表面不受异物损伤、破坏的需求。同时利用实验室环境下采集到的三维数据进行验证,证明该系统可以达到检测定位的目的。
  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研究内容:
  (1)搭建三维激光检测系统,介绍系统组成部分、工作
【摘要】伴随着我国各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建筑领域也逐渐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及结构形式,装配形式的建筑,属于现代建筑一种典型的结构形式,具备着高施工效率、高品质、便捷化等各项优势,被广泛运用至住宅高层建筑当中。本文围绕着住宅高层建筑装配式的建筑技术具体运用开展深入研究及探讨,并从整体入手综合研究本课题,以保证本次课题研究的客观性及精准性,望能够为今后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及有效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
期刊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为了缓解城市道路的拥堵现状,提高群众的出行水平,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平台成为了各大城市提高路网运行效率的首选方案。智能交通系统是以采集到的交通信息作为基础建立的,因此对交通信息的质量要求很高,浮动车信息采集技术拥有覆盖面广、实时性高、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交通系统对数据的高要求。
  论文以乌鲁木齐市公交浮动车数据为基础,对拥堵路段进行了判别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运用公交车作为浮动车进行数据
近年来,随着新疆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形成了煤—电—冶、煤—电—化工的产业集群。在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下,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了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以其大运量、高效率、成本合理等优势,成为新疆大宗工业品外运的主要方式,多式联运越来越得到生产企业的青睐,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扶持多式联运发展。
  本论文分析了新疆大宗工业品的代表性产品-电解铝的运输需求,通过掌握其原料物流、产成品物流的流量、流向等运输特点,对其运输需求进行量化分析,掌握电解铝产业大宗运输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基于新疆大宗工业品外
【摘要】目前综合体建筑功能趋向多样化、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超高层建筑需以巨型框架结合钢连廊的建筑结构体系来满足业主的设计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大跨度的钢结构工程安装施工已经不再是不可突破的难题,本文就综合体建筑钢连廊整体提升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综合体钢结构;施工技术;整体提升 【DOI】10.12334/j.issn.1002-8536
期刊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加大,工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相较于其他产业其信息化程度不足,生产效率有待提高。通过与其它产业的比较发现,金融业、制造业、农业等行业凭借高程度的信息化,在加快生产效率与提高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因此,提高信息化程度对改善建筑业的生产效率是必要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便为建筑业的生产效率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对BIM技术与传统进度理论的研究,理清了将BIM技术引入道路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随着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逐渐浮出水面。物流作为每日每夜便利店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其配送路径的优化对企业整体效益最优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连锁便利店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对新疆每日集团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连锁便利店和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物流配送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概念、物流配送的特点和物流配送的运作流程等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概述;然后以新疆每日集团旗下每日每夜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业务现状、物流配送流程进
【摘要】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有利于提升建筑质量,在正式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素质,科学地工程管理体系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指导,这样将大大提升施工质量,从而保障整个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其对管理制度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许多漏洞,对于这些问题不能够及时找到解决措施,将阻碍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当前,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