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优势。 方法 回顾分析2015 年 11 月-2020 年 8 月,我院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28 例,缺损面积5.0 cm×12.0 cm~15.0 cm×23.0 cm。其中男17例,女11例。根据手术时间、出血量、成活率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27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第2天因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血管危象未缓解,改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5个月。成活皮瓣外形良好,色泽与周围皮肤软组织相近,质地柔软,弹性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皮瓣供区无痛感,无疤痕增生。结论 游离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中成活率良好,在皮瓣的选择上灵活性更大,对患肢血运影响更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游离皮瓣;创面修复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37-01
各种外伤导致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质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需要皮瓣修复,皮瓣修复手术方法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对缺损的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功能良好又要外形美观。游离皮瓣因为供区的灵活性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5 年 11 月 -2020 年12 月,我院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男17例,女11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 39.5岁。伤因:机器挤压伤9例,重物压砸伤7例,电锯割伤6例,车祸碾压伤6例。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伤情: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各创面均伴有部分骨质和肌腱外露。皮瓣类型:股前外侧皮瓣11例,旋髂浅动脉皮瓣6例,腓动脉穿支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3例,跗外侧动脉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5.0 cm×12.0 cm~15.0 cm×23.0 cm。所有创面均合并部分骨质及肌腱外露,经急诊清创、VSD治疗4~9天后,II期行游离皮瓣修复。
1.2手术方法
创面的处理:首先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清剪坏死失活组织及污染物,对有骨折及关节脱位者,行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如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I期行吻合修复石膏托外固定。[1]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行油纱覆盖或VSD治疗4~9天后再次彻底清创,止血。在创面近端解剖分离出健康的待吻合供血的动静脉血管,创面临时包扎。
皮瓣设计切取与移植:根据创面缺损形态大小剪取布样,按照术前Doppler超声在皮瓣供区探测的穿支点设计皮瓣,皮瓣边缘比创面宽1cm。[2]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按设计皮瓣依次切取移植于受区。对合皮瓣与创面皮缘,4-0线缝合。皮瓣供区彻底止血后直接缝合或取中厚皮片植皮。
吻合方法:显微镜下将创面附近解剖分离出动静脉分别与游离皮瓣内动脉及双侧伴行静脉进行吻合,皮瓣内神经与创面内神经吻合。
术后处理:皮瓣下放置引流条,术后24~48h视渗出情况拔除。术后卧床7d,患肢适当抬高,皮瓣修复区烤灯持续照射保温。给予预防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观察皮瓣血运,术后皮瓣成活,2周拆线,去除石膏托在医师指导下行适当功能锻炼。
2结果
27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第2天因动脉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血管危象未缓解,改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术耗时3.5~6h,平均4.75h。出血量200~500ml,平均350ml。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5个月。其中两例外形稍臃肿,需二期整形修薄,余皮瓣外形良好,色泽与周围皮肤软组织相近,质地柔软,弹性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皮瓣供区无痛感,无疤痕增生。
3讨论
四肢皮膚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质外露常需行游离皮瓣修复,既要考虑外观、功能、感觉等情况,又要考虑患肢及皮瓣的血运情况。以往的带蒂皮瓣或局部转移皮瓣存在适应症小、需二次断蒂手术、外形臃肿感觉差、需二次手术修薄等并发症。制约了手术方式,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游离皮瓣适应症较广泛,外形及感觉良好,不需要二次手术断蒂及修薄,捡起来患者负担。但是游离皮瓣对术者要求较高,存在血管危象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需注意预防,这些都是影响皮瓣成活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游离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的选择上灵活性更大,成活良好,外形及感觉良好,有比较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2-78.
[2]侯春林.皮瓣外科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2-78.
[3]顾玉东.手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111.
山西省吕梁市正元创伤外科医院骨创伤显微外科 山西吕梁 033000
关键词:游离皮瓣;创面修复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5-037-01
各种外伤导致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质外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需要皮瓣修复,皮瓣修复手术方法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对缺损的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功能良好又要外形美观。游离皮瓣因为供区的灵活性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15 年 11 月 -2020 年12 月,我院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男17例,女11例。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 39.5岁。伤因:机器挤压伤9例,重物压砸伤7例,电锯割伤6例,车祸碾压伤6例。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伤情: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足底皮肤软组织缺损5例。各创面均伴有部分骨质和肌腱外露。皮瓣类型:股前外侧皮瓣11例,旋髂浅动脉皮瓣6例,腓动脉穿支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3例,跗外侧动脉皮瓣3例。皮瓣切取面积:5.0 cm×12.0 cm~15.0 cm×23.0 cm。所有创面均合并部分骨质及肌腱外露,经急诊清创、VSD治疗4~9天后,II期行游离皮瓣修复。
1.2手术方法
创面的处理:首先对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清剪坏死失活组织及污染物,对有骨折及关节脱位者,行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如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I期行吻合修复石膏托外固定。[1]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行油纱覆盖或VSD治疗4~9天后再次彻底清创,止血。在创面近端解剖分离出健康的待吻合供血的动静脉血管,创面临时包扎。
皮瓣设计切取与移植:根据创面缺损形态大小剪取布样,按照术前Doppler超声在皮瓣供区探测的穿支点设计皮瓣,皮瓣边缘比创面宽1cm。[2]患者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按设计皮瓣依次切取移植于受区。对合皮瓣与创面皮缘,4-0线缝合。皮瓣供区彻底止血后直接缝合或取中厚皮片植皮。
吻合方法:显微镜下将创面附近解剖分离出动静脉分别与游离皮瓣内动脉及双侧伴行静脉进行吻合,皮瓣内神经与创面内神经吻合。
术后处理:皮瓣下放置引流条,术后24~48h视渗出情况拔除。术后卧床7d,患肢适当抬高,皮瓣修复区烤灯持续照射保温。给予预防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观察皮瓣血运,术后皮瓣成活,2周拆线,去除石膏托在医师指导下行适当功能锻炼。
2结果
27例皮瓣成活,1例术后第2天因动脉血管危象行手术探查,血管危象未缓解,改行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术耗时3.5~6h,平均4.75h。出血量200~500ml,平均350ml。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5个月。其中两例外形稍臃肿,需二期整形修薄,余皮瓣外形良好,色泽与周围皮肤软组织相近,质地柔软,弹性好,具有保护性感觉和排汗功能。皮瓣供区无痛感,无疤痕增生。
3讨论
四肢皮膚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骨质外露常需行游离皮瓣修复,既要考虑外观、功能、感觉等情况,又要考虑患肢及皮瓣的血运情况。以往的带蒂皮瓣或局部转移皮瓣存在适应症小、需二次断蒂手术、外形臃肿感觉差、需二次手术修薄等并发症。制约了手术方式,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游离皮瓣适应症较广泛,外形及感觉良好,不需要二次手术断蒂及修薄,捡起来患者负担。但是游离皮瓣对术者要求较高,存在血管危象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需注意预防,这些都是影响皮瓣成活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游离皮瓣在四肢创面修复的选择上灵活性更大,成活良好,外形及感觉良好,有比较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2-78.
[2]侯春林.皮瓣外科学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72-78.
[3]顾玉东.手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111.
山西省吕梁市正元创伤外科医院骨创伤显微外科 山西吕梁 0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