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包膜脑膜瘤一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_willi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3岁.因右额逐渐膨隆10年,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入院.查体:右额眶部明显隆起,约6 cm×7 cm,质硬.右眼球轻度外凸,视力右侧0.4,左侧1.4,余未见异常.化验检查除血糖偏高外,其他检查皆在正常范围.CT示右额眶部及前颅底骨质明显增生,额骨破坏明显.肿瘤位于前额部,边界较清晰,密度不均,增强效应明显.MRI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较清晰,约6 cm×4 cm,增强信号不均匀,周边硬脑膜呈蔓延性增强效应。

其他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继发性脑损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外周血血小板(PLT)参数会发生变化,这与继发性脑损害存在一定的联系~([1]).近年来,我们研究发现早期高压氧(HBO)治疗能有效恢复PLT参数的变化,减少继发性脑损害的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为了庆祝我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成立50周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将于2010年3月18日-20日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纪念仪式、大会开幕式及学术报告。大会将邀请我国卓有成就的老中青专家学者做专题学术讲座,交流经验,畅叙友情,共同展望神经外科的美好前景。欢迎各位同道积极参会。
期刊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和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联合举办的2010全国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10年9月9日-14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学习班将系统介绍立体定向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癫痫的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以及其他功能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等。包括:各种立体定向仪的使用,定向活检术和定向开颅术,帕金森病的DBS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微创外科治疗,顽固性疼痛、难治性精神病的立
期刊
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因有效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低,已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但术中动脉瘤再破裂是栓塞治疗中最可怕的风险之一.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就栓塞术中动脉瘤再破裂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期刊
患者 男,35岁.1997年11月因"反复神志不清伴肢体抽搐"在外院行左额叶胶质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星形胶质瘤I级.2002年5月因"胶质瘤术后5年,反复头痛伴肢体抽搐3年,加重2 d"入我院。
期刊
目的 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SCH)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SCH的影像表现,其中男3例,女14例,平均47.4岁;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行CT检查,其中3例加做CT增强扫描.结果 17例CSCH的影像表现如下:(1)常见于中年女性,呈"哑铃形"或"葫芦状",边缘清晰,有占位效应,很少出现瘤周水肿、瘤内出血及钙化.(2)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我们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内1/3脑膜瘤12例,效果满意,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期刊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起病隐袭的独立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87例,通过术中、术后良好的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2008年6月至2009年5月对18例患者(20个动脉瘤)应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行血管内治疗.其中2例有2个动脉瘤.男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4岁(36~74岁).12例有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Hunt-Hess分级:Ⅰ级10例,Ⅱ级1例,Ⅳ级1例.1例有动眼神经麻痹,1例有脑干症状,2例头痛,2例偶然发现.动脉瘤的部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2个,颈内动脉眼动
期刊
急性颅脑创伤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居第二位,伤情危重者有较高的死亡率[1-2].我们2002年4月至2008年4月收治急性颅脑创伤2464例,其中手术治疗1628例(66.1%),死亡218例,总死亡率8.8%.死亡218例中20例患者是在诊治过程中因经验不足或某种疏忽所致,其中许多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也确有一些是难以预料发生的,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