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在作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的特点,提出从播下爱的种子,为孩子创造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别把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归因于单亲家庭;忘掉过去,更不要把以往的恩怨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等四种途径培养单亲家庭中小学生的家庭归属感。
【关键词】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是指个体认同自身属于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认同、有价值感并与群体成为整体的一种感受。家庭归属感是指个体对家庭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龚高昌的研究发现,家庭归属感包括生活依托,安全温暖,感激自豪,责任承诺四个维度。单亲家庭是指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由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有离婚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和分居式单亲家庭之分。龚高昌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具有如下特点:①单亲家庭年限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以3年为间隔,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归属感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U”特点。单亲家庭原因类型存在显著的主效应,离异式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最低,丧偶式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最高,其次是未婚式,离异式最低;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存在显著的单亲家庭结构类型差异,单亲母亲家庭中小学生的家庭归属感显著高于单亲父亲家庭。②单亲家庭中小学生的家庭归属感高分端和低分端人数分布最多,都显著多余双亲家庭。家庭归属感低的中小学生,也是那些逆反心理强,学习习惯差,纪律观念弱的学生,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归属感,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正常家庭教育子女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小孩既需要母亲的呵护,也少不了父亲的关爱,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可现实情况是单亲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又如何提高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呢?
一、播下爱的种子,为孩子创造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乏的是爱的安全感,怕爸爸(妈妈)都不要他(她),怕被人欺负而没人为他(她)撑腰。“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时刻担心母爱(父爱)随他(她)而去。因此,单亲的父母更需要呵护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灵,多关心孩子,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他(她)们时时刻刻体验爸(妈)的爱。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另一方,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她)永远是爸(妈)的孩子,爸(妈)永远会爱着他(她)。
而对于许多单亲家庭来说,家庭气氛的营造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单亲父亲(母亲)要么因为工作、生意、人际交往等原因,无暇照顾、关心、教育孩子,造成父子(母子)之间交流少,家庭气氛淡漠;要么父亲(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唯恐对孩子关心不够,过于疼爱孩子,竭其所能对孩子施加影响。可这种过于饱和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一定是正能量,可能造成孩子精神负担过重,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逆反。
因此,单亲爸爸妈妈们,不能把孩子当成累赘,也不要把孩子看做唯一的希望。多沟通、多交流、多一起做喜欢的事情,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播下爱的种子,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家庭气氛。
二、别把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归因于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的出现,固然是不幸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单亲家庭负面的一面,看不到正面的一面。家庭是给孩子遮风挡雨的港湾,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单亲家庭却成为了他们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原因。许多单亲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经常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确的思想。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要是有他爸(妈)在多好”“他爸(妈)怎么狠心丢下他呢”“要是他爸(妈)在,怎么会成这样呢”“孩子现在的这样子,都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原因”一类的话,给孩子的心灵蒙上消极的阴影。殊不知,对于许多离婚家庭来说,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许会更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一定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也一样的温馨安全。其实,就像许多正常家庭,爸爸或妈妈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也是非常少,单亲家庭其实也只是心灵上的不同。
三、忘掉过去,更不要把以往的恩怨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
这一点是特别针对于离婚单亲家庭来说的。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希望孩子与另一方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躲避对方。有的有意识地贬得对方,说对方的坏话,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责任心,不要你和妈妈”“你千万不要学你爸(妈)的样”之类的话。殊不知,尽管孩子是由你抚养,但他(她)不属于你一个人,他(她)需要的父亲和母亲,他(她)希望自己并不比其他(她)孩子少什么。
失去安全感是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的最大打击。因此,离婚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她)永远不会失去父爱或母爱。只有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家庭归属感。让他(她)感受到虽然他(她)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她)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她)不必担心什么。但现实是,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因为这需要和一个曾经带给过你创伤的一个人的合作、协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小孩最大的财富,单亲家庭要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不仅仅是大人的事,也是孩子的事情。因此,离婚不仅是父母的决定,也要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告诉他(她)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四、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是培养单亲家庭孩子家庭归属感的最佳途径。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共同支撑破碎的家庭。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固然可惜,但不能因此就格外地娇惯他(她),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面对家庭的各种困难。困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是孩子难得的一份经历,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家庭负有重要的责任,使他(她)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2
[2]Gaochang Gong.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4,8:449-454
[3]Schlesinger, B.One-Parent Families: Knows and unknowns.Social Science,1980,55(1):25-28
[4]龚高昌.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调查,学周刊,2015,1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XJK013CXL002
【关键词】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是指个体认同自身属于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被他人接受、认同、有价值感并与群体成为整体的一种感受。家庭归属感是指个体对家庭这一组织的认同和关联程度。龚高昌的研究发现,家庭归属感包括生活依托,安全温暖,感激自豪,责任承诺四个维度。单亲家庭是指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由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有离婚式单亲家庭、丧偶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和分居式单亲家庭之分。龚高昌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具有如下特点:①单亲家庭年限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以3年为间隔,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归属感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U”特点。单亲家庭原因类型存在显著的主效应,离异式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最低,丧偶式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最高,其次是未婚式,离异式最低;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存在显著的单亲家庭结构类型差异,单亲母亲家庭中小学生的家庭归属感显著高于单亲父亲家庭。②单亲家庭中小学生的家庭归属感高分端和低分端人数分布最多,都显著多余双亲家庭。家庭归属感低的中小学生,也是那些逆反心理强,学习习惯差,纪律观念弱的学生,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归属感,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正常家庭教育子女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小孩既需要母亲的呵护,也少不了父亲的关爱,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可现实情况是单亲家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那又如何提高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呢?
一、播下爱的种子,为孩子创造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最缺乏的是爱的安全感,怕爸爸(妈妈)都不要他(她),怕被人欺负而没人为他(她)撑腰。“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时刻担心母爱(父爱)随他(她)而去。因此,单亲的父母更需要呵护孩子敏感脆弱的心灵,多关心孩子,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让他(她)们时时刻刻体验爸(妈)的爱。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另一方,也要让孩子感受到,他(她)永远是爸(妈)的孩子,爸(妈)永远会爱着他(她)。
而对于许多单亲家庭来说,家庭气氛的营造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单亲父亲(母亲)要么因为工作、生意、人际交往等原因,无暇照顾、关心、教育孩子,造成父子(母子)之间交流少,家庭气氛淡漠;要么父亲(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到孩子身上,唯恐对孩子关心不够,过于疼爱孩子,竭其所能对孩子施加影响。可这种过于饱和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一定是正能量,可能造成孩子精神负担过重,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逆反。
因此,单亲爸爸妈妈们,不能把孩子当成累赘,也不要把孩子看做唯一的希望。多沟通、多交流、多一起做喜欢的事情,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相互理解,播下爱的种子,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家庭气氛。
二、别把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归因于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的出现,固然是不幸的。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单亲家庭负面的一面,看不到正面的一面。家庭是给孩子遮风挡雨的港湾,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单亲家庭却成为了他们的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原因。许多单亲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经常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确的思想。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要是有他爸(妈)在多好”“他爸(妈)怎么狠心丢下他呢”“要是他爸(妈)在,怎么会成这样呢”“孩子现在的这样子,都是没有爸爸(妈妈)的原因”一类的话,给孩子的心灵蒙上消极的阴影。殊不知,对于许多离婚家庭来说,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许会更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一定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也一样的温馨安全。其实,就像许多正常家庭,爸爸或妈妈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也是非常少,单亲家庭其实也只是心灵上的不同。
三、忘掉过去,更不要把以往的恩怨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
这一点是特别针对于离婚单亲家庭来说的。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希望孩子与另一方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躲避对方。有的有意识地贬得对方,说对方的坏话,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责任心,不要你和妈妈”“你千万不要学你爸(妈)的样”之类的话。殊不知,尽管孩子是由你抚养,但他(她)不属于你一个人,他(她)需要的父亲和母亲,他(她)希望自己并不比其他(她)孩子少什么。
失去安全感是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的最大打击。因此,离婚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虽然父母离婚了,但他(她)永远不会失去父爱或母爱。只有有了安全感,才会有家庭归属感。让他(她)感受到虽然他(她)只和父亲或母亲生活在一起,但他(她)的生活和以前一样安全、稳定,他(她)不必担心什么。但现实是,对大多数离异的夫妻来说很难。因为这需要和一个曾经带给过你创伤的一个人的合作、协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小孩最大的财富,单亲家庭要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婚不仅仅是大人的事,也是孩子的事情。因此,离婚不仅是父母的决定,也要平静地告诉孩子关于父母离异的事实,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现实,告诉他(她)你们将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四、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
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是培养单亲家庭孩子家庭归属感的最佳途径。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共同支撑破碎的家庭。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固然可惜,但不能因此就格外地娇惯他(她),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面对家庭的各种困难。困境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是孩子难得的一份经历,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对家庭负有重要的责任,使他(她)们长大成人后能自觉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2
[2]Gaochang Gong.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2014,8:449-454
[3]Schlesinger, B.One-Parent Families: Knows and unknowns.Social Science,1980,55(1):25-28
[4]龚高昌.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调查,学周刊,2015,1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XJK013CXL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