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在校调皮捣蛋、好与同学吵架的学生,家访时家长很是诧异,说他们的孩子在家乖顺,从不违逆父母的意旨,与亲戚、邻居相处不但融洽,而且也挺有礼貌;可一些成绩较好、在校表现挺不错的学生,我与家长交流时,家长反而向我倾诉一肚子的不满,说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的不懂事,有一次一个家长说得伤心极了,还流着泪求我帮忙管管她的孩子,说孩子最听老师的话。
这可怪了,难道是前面的家长护短,不肯教育自己的孩子,后一位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分,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我问了一些同事,好多老师也有此困惑,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下班回家,总要对着家门口不远的一棵树站一会儿,有时对着树不知在说些什么,有时却像疯子似地摇击树干,发泄一通后,才整理好衣服,面带笑容按响家的门铃。有人奇怪地问他,他说,每个人在工作中总有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我只不过不想把烦恼带进家里,而找小树发泄而已。这故事给成年人的启示是:不要把工作的烦恼带进家,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可它却给我这样的启发: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有压抑在心中的烦恼,只不过不同的人发泄烦恼的对象、方式、方法不同罢了。
我们当老师、当父母的,都已是成年人,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虽不一定对着树发泄,但有的喜欢向外面的朋友、同事倾诉;有的喜欢回到家向爱人倾诉,觉得有人听你说,心里就轻松多了。有的回到家里倾诉,家人一不理解,就发生吵架、闹矛盾的事,不是也常有的吗?
而我们的学生呢?别看他们是孩子,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也够多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了,挨老师批评了,与同学发生小摩擦了,有人说自己闲话等等。这些憋在孩子们心里太难过了,他们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别人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把自己的委屈向父母或老师倾诉,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而前面提到的两种学生,既可以说他们同类,也可以说他们不同类。同类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性格一般都比较内向,好强,要面子,在老师(父母)面前都想表现好,有什么事都喜藏在心里不表露出来;但他们的内心也很矛盾、痛苦,需要别人的理解,只不喜主动向人倾诉,憋在心里很烦恼。一旦父母或同学无意的一句话或行为使得他们不满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前一类学生会冲着自己的父母大吵大闹,后一类学生会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打人。他们选择不同的发泄对象与方式,就是这两种学生的不同点。
前一种类型的学生,家长平常较依从孩子,自己在校表现也不错,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让他们感觉很有面子,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说“宠子不孝”,有了不高兴的事,他们不找父母发泄,找谁去?而老师呢?总以为在校表现好的学生,在家表现一定也不赖。而另外一类学生的家长,平时威性特高,从小到大,孩子都害怕父母,这样的家长一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高或者家长与孩子相处交流很少。平常呢,总是嘱咐孩子成绩要好,不要给我惹事等等,孩子内心想什么,要什么,他们一无所知,也从来不问、不想,并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旦他们在学校、外面闯了祸,换来的不是训斥,就是一顿暴打。
而作为老师,特别是品德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了解有多少呢?许多老师也不分青红皂白,根据自己的印象,对调皮、不听话、闯祸的学生训斥一番。学生慑于老师的威严,表面看是听你的了,保证下次不犯错误,但旧烦恼未去又添新愁,他们怎么忍受得了,于是又重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孩子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父母眼中的逆子。
这样一想,我也觉得这些孩子够可怜、够委屈的。因此,我在平常的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他们聊天沟通,或以找他们帮我做点什么事为由经常把他们单独留下,师生边做事边说笑,看到他们慢慢松弛了绷紧的脸,羞涩地开口了,于是我与他们像朋友似的促膝谈心,谈各自的理想、爱好、家人,也谈自己遇到的烦恼,并告诉他们,大人也常会遇到烦恼。遇到烦恼该怎样做?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老师,是爸爸或妈妈,对学生、孩子最大的期盼和希望是什么?看到学生、孩子犯错时怎么想,怎么做?让他们明白怎样才能让父母更觉得安慰?要是与父母、同学有了摩擦,也要学会体谅对方,应该学会坦然地面对学习的成败,生活中的烦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当遇到烦恼时,有些可以说出来与人分忧,有些虽然不适宜说出来,但却可以通过写日记、听音乐、大哭一场等方式一一化解。
我在与学生交心的同时,还把了解到的学生性格特点、交友方式、学习状态、与人相处的情况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以获得父母的帮助,并把从学生父母处获得的信息又联系到品德教学与学生谈心交流中去,主动为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同学与同学间架起一座座理解的桥梁,打开了学生的心结,让孩子们自由活泼地成长。
这可怪了,难道是前面的家长护短,不肯教育自己的孩子,后一位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分,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我问了一些同事,好多老师也有此困惑,这不禁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下班回家,总要对着家门口不远的一棵树站一会儿,有时对着树不知在说些什么,有时却像疯子似地摇击树干,发泄一通后,才整理好衣服,面带笑容按响家的门铃。有人奇怪地问他,他说,每个人在工作中总有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我只不过不想把烦恼带进家里,而找小树发泄而已。这故事给成年人的启示是:不要把工作的烦恼带进家,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可它却给我这样的启发: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有压抑在心中的烦恼,只不过不同的人发泄烦恼的对象、方式、方法不同罢了。
我们当老师、当父母的,都已是成年人,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虽不一定对着树发泄,但有的喜欢向外面的朋友、同事倾诉;有的喜欢回到家向爱人倾诉,觉得有人听你说,心里就轻松多了。有的回到家里倾诉,家人一不理解,就发生吵架、闹矛盾的事,不是也常有的吗?
而我们的学生呢?别看他们是孩子,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也够多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了,挨老师批评了,与同学发生小摩擦了,有人说自己闲话等等。这些憋在孩子们心里太难过了,他们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别人的理解。大多数学生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把自己的委屈向父母或老师倾诉,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而前面提到的两种学生,既可以说他们同类,也可以说他们不同类。同类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学生,性格一般都比较内向,好强,要面子,在老师(父母)面前都想表现好,有什么事都喜藏在心里不表露出来;但他们的内心也很矛盾、痛苦,需要别人的理解,只不喜主动向人倾诉,憋在心里很烦恼。一旦父母或同学无意的一句话或行为使得他们不满的情绪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前一类学生会冲着自己的父母大吵大闹,后一类学生会与同学吵架,甚至动手打人。他们选择不同的发泄对象与方式,就是这两种学生的不同点。
前一种类型的学生,家长平常较依从孩子,自己在校表现也不错,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让他们感觉很有面子,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说“宠子不孝”,有了不高兴的事,他们不找父母发泄,找谁去?而老师呢?总以为在校表现好的学生,在家表现一定也不赖。而另外一类学生的家长,平时威性特高,从小到大,孩子都害怕父母,这样的家长一般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也高或者家长与孩子相处交流很少。平常呢,总是嘱咐孩子成绩要好,不要给我惹事等等,孩子内心想什么,要什么,他们一无所知,也从来不问、不想,并没有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旦他们在学校、外面闯了祸,换来的不是训斥,就是一顿暴打。
而作为老师,特别是品德老师对学生的心理了解有多少呢?许多老师也不分青红皂白,根据自己的印象,对调皮、不听话、闯祸的学生训斥一番。学生慑于老师的威严,表面看是听你的了,保证下次不犯错误,但旧烦恼未去又添新愁,他们怎么忍受得了,于是又重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孩子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父母眼中的逆子。
这样一想,我也觉得这些孩子够可怜、够委屈的。因此,我在平常的品德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他们聊天沟通,或以找他们帮我做点什么事为由经常把他们单独留下,师生边做事边说笑,看到他们慢慢松弛了绷紧的脸,羞涩地开口了,于是我与他们像朋友似的促膝谈心,谈各自的理想、爱好、家人,也谈自己遇到的烦恼,并告诉他们,大人也常会遇到烦恼。遇到烦恼该怎样做?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老师,是爸爸或妈妈,对学生、孩子最大的期盼和希望是什么?看到学生、孩子犯错时怎么想,怎么做?让他们明白怎样才能让父母更觉得安慰?要是与父母、同学有了摩擦,也要学会体谅对方,应该学会坦然地面对学习的成败,生活中的烦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当遇到烦恼时,有些可以说出来与人分忧,有些虽然不适宜说出来,但却可以通过写日记、听音乐、大哭一场等方式一一化解。
我在与学生交心的同时,还把了解到的学生性格特点、交友方式、学习状态、与人相处的情况与学生父母进行沟通,以获得父母的帮助,并把从学生父母处获得的信息又联系到品德教学与学生谈心交流中去,主动为孩子与父母,学生与老师,同学与同学间架起一座座理解的桥梁,打开了学生的心结,让孩子们自由活泼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