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历史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bitian_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化历史教学也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学的起因情感教学的政策基础 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 情感教学的功能 情感教学的途径 情感教学的原则 情感教学的实施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霍尔曼在《情感智商》一书中指出,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占20%,而情商则占80%,在人的创造活动中,这些情感因素能起到启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补充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一位教育工作者也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由此可见,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它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并对认知过程产生重大影响。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一般来说,特定的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相应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喜悦、快乐、热爱等;特定的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相应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悲伤、憎恨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能驱使人去积极地行动,相反,否定的情感体验会降低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这两种性质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情感化历史教学也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设法为学生创造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或利用两种对立情感的可转换性,努力变否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为肯定性质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一、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起因
  从传统的历史教学来看,人们更多地重视了教学的认知领域,而关乎学生思想品德、人生观形成的情感领域常被忽视,从而使历史这门情感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知识性的达标课程,其结果是历史教学的多种社会功能被阉割了。
  1966年,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首创的“暗示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试验,获得了优于常规教学的教学效果。它是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来调动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促进自我和谐发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发挥情感教学的功能。
  根据这一启示,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同样可以表现为情感教学,即教师可以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自己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事件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及与之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对史实的认知,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政策基础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主要突出以下方面:(一)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二)培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即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三)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相结合起来,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如何把新课改和情感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也就成了高中历史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
  三、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
  (1)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统一。”它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把认知和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学。一般而言,高中生的认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上升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其情感发展渐趋深厚稳定,具有闭锁性。历史学科进行情感教学时,一方面,通过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大脑右半球兴奋,产生一定的形象思维;另一方面,通过感知基本史实,形成一定的历史时空观,使大脑左半球兴奋,产生一定的抽象思维。当大脑左右半球交替兴奋与抑制、互相平衡作用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认知与情感活动高度统一。
  (2)从情感特点看,学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地分析,而且一旦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去尊重教师时,才能听从老师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也曾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与学生的情感协调,自觉与不自觉地流露出凭直觉和印象去教学。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的情感就会处于饥饿状态。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学生的情感又影响学习。由此看来,如果教师能充分重视师生间的情感协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那么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振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每个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雅斯贝尔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生的心灵是稚嫩的,一个成功的教师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学手段的高明,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呵护心灵,用期待的心情与学生交流。情感教学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智能的强化功能。
  传授基本知识开发智能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但要落实并非易事。比如,要掌握过去的基本史实,必须加强感知和记忆;要形成历史表象,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探讨历史发展规律、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就必须展开积极的思维。学生参与认知的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及其智能的培养,无不受到情感的制约。教师运用情感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愉悦的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会促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象丰富、理解深刻、思维活跃。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就曾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二)思想教育的催化功能。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功能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从历史学科情感教学所揭示的整体教学目标来看,有关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伦理道德等思想教育的因素,都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认知、体验的情感目标上。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从情感入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比如,揭示历史进程的规律时,只有饱含丰富的历史情感,“寓理于情”,与历史同悲欢、共进程,才能激发学生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因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历史的教育艺术奥秘就在于要赋予正在掌握知识的人一颗战士的灵魂。” “在青少年的理智和心灵面前,揭示历史过程,应当不只是把它当作客观规律,而且也当作善与恶的斗争,当作人们在其中充满爱憎喜悦的斗争阐发。我们竭力使历史过程作为鲜明的、充满人的激情、思想、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们冲突揭示在学生的意识面前。”
  (三)个性发展的导向功能。
  培养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应是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目标。个性通常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整合体,如情感、意志、性格、气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情感是个性培养的核心。情感教学意在协调并激发人的多种心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其目的在于寻求个性的优化。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历史情感教学可以以人物为中心,从情感深处揭示各类人物的个性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坚毅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如,笔者向学生全面展现了拿破仑传奇的一生后,要求学生从历史人物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指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其事业走向了成功;而骄傲自满、迷信武力最终又导致其事业的失败。”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而且也培养了良好的个性思想品质。
  五、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途径
  (一)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鉴于历史课时少,珍惜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交流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和关心学生。情感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外表,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找到情感产生的支点,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其次,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无论在什么场合,学生都希望老师能注意到自己,哪怕是瞬间的注视,学生都会感到幸福。如果教师有不尊重甚至歧视、挖苦学生的言行,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历史学科有其特有的特点:过去性、简约性、综合性。过去的一切,不可能重演,后人也无法亲自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很多曾经感动过一代人的英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也变得遥远而陌生。要使他们真正理解、接受、领悟古人的情感和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创设历史情境的办法很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像视频等方式真实再现历史事件和当时的社会情景,在直观、感性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震撼和精神的升华。如讲《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冲突、流血、死亡、仇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以次加深学生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性的认识。
  (三)设计情趣结合的巩固练习。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知发展,关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而对情感培养,不仅要依靠课堂教学,还需要在学习、接受、认识的基础之上加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探索和命制基于情感主题的试题,也是探讨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渠道。这些练习不仅应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应具有情感性。做做这些情趣结合的练习,不仅能进一步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有机融合,而且其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升华学生美好情感的目的也能落到实处。
  六、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
  以往的师生关系,好象总是教师高高在上,可以任意地对学生发威发命令,学生几乎没有发言权,这样的师生关系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有言也不敢发。情感化历史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跟学生站在同一线上,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愁学生之所愁,走近学生,你才会更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了解影响他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主体性原则。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优等生,而成绩差的、不听话的学生就是差生 , 这种学生观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情感教学的学生观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当前的学习条件”。 这一观点表明: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organizer)、参与者(participant)与促进者(promoter),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同样要求遵循以人的发展为本,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情感体验的主体者应该是学生,情感交流活动过程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三)欣赏性原则。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如成就感、自信心等。而唤起学生积极情感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欣赏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学生,不管他的成绩是好是坏,做教师的应该努力去挖掘连学生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闪光点,加强他的自信心,促发他的成就感。在教师欣赏的目光中,学生才会成长得更加积极、健康。
  七、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实施效果
  1、情感教学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一个“情”字。在实施情感教学法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思维也在交流碰撞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痴如醉的情景,令学生兴趣盎然,百学不厌,把平凡的课堂升华成陶冶情操的精神殿堂,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既获得知识和能力,又陶冶了性情。
  2、在实施情感教学法后,教师们逐渐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能与学生自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受到情,“情动”而“辞发”,情知同步发展,同时,教师还能根据学生求新、求奇、求趣、求美的心理特点,恰当灵活地处理教材和选择教法,使课堂教学真正地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2第1版
  [2]瓦•沙•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怎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浅谈我在如何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是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
期刊
摘 要:句型教学时很枯燥乏味的,但是有时无法回避的。英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把句型教学融入到生活中,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英语句型 教学情境    《九年义务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受到新标准和学生的挑战。本人认为,教师的角色应从
期刊
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字词:盖、立柱、砌墙、安窗。  2、提高幼儿的朗诵水平和准确的发音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上课前带幼儿观察盖房的现场,上课时观察教室的结构,然后看图教学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学习生动而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有团结互助意识,乐意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集体交流。  1、教师提问:小朋友喜欢新房子吗?盖新房需要哪
期刊
【摘 要】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聋生由于听力障碍的存在,体验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实际应用等体验性活动,培养聋生的探索意识、研究意识,使聋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以科学的精神积极探究,从而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聋生 数学 体验式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但这也仅仅是学习数学的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是“双基”教学的
期刊
摘 要:文章从被动学习、学不得法、不重视基础等几个方面对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进行阐述,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考试成绩;学习方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
期刊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继续和深入,是新课改的方向和目标。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在有效教学中,学生也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正确适宜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做大的收获,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成绩提高了,并且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生得以成长,素质得以发展。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是我们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期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
期刊
摘 要:美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一部美术作品,包含了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严谨的美术理论知识。本文着重强调美术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理论 美术教育 重要性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端,经过了渐兴、停止、恢复、发展等阶段的近百年的发展,今天已呈勃勃兴盛之势。但在这兴盛之中,却也呈现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着美术院校的发展和完善,又对一些美术从业者和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利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从教学的几个环节,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想法,提出建议,以促进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物理;现状分析;教学改革     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