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依靠先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广阔的疆域,建立了封贡体系,在东亚保持了鹤立鸡群的地位。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中国在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再不复汉唐荣光,从东亚文明的轴心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由此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狼子野心初露端倪。美国借口担心侨民安危,实则担心美国在华利益,派加尼率舰队来到中国沿海地区。加尼得知英国攫取的利益之后,向两广总督祁贡要求美国也要享受最惠国待遇,祁贡不理。消息传回美国之后,1843年,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6月,顾盛与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会谈。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用尽手段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不得不接受了美方拟定的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与《海关税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望厦条约》。
另一方面,经过了十几年在中国的发展,英国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意图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此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法国和美国紧随其后,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廷拒绝,双方交涉未有结果。而后三国不死心,英国和法国又支持美国提出修约要求,仍被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发动一场新的侵华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此期间,俄国趁火打劫,以调停自居,逼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更加深入。
1894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中国请兵为契机,日本派大军进入朝鲜,并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经此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清廷无心恋战,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还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为瓜分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用尽手段来拖垮中国:
首先是大举借给中国外债。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三国干涉还辽,中国不得不向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和“赎辽费”。因此,英、俄、德、法四国强迫清政府向其借款,清政府不敢得罪任何一方,不得不大借外债。条约的签订使本就入不敷出的清政府背负了高达2.3亿两白银的巨额债务,因此不得不以关税、厘金、盐课等作为抵押,列强因此得以把持中国财政,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进而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影响。而清政府对内增加大量苛捐杂税、发行债券,把债务转嫁给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使中国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其次是抢夺路矿权。除了向中国出借巨款之外,帝國主义列强还以其他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即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法国和俄国在这方面是先锋,先是法国于1896年取得修筑由越南境内至广西的铁路权利。同年,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章程,规定俄国可以在东三省境内修筑东清铁路。通过修铁路,列强在中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铁路借款为过剩的资本取得高额利润创造了机会,兴建铁路为基建材料提供倾销场所,当铁路建成之后,会极大地便利帝国主义在中国开拓商品市场、掠夺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路权的斗争更为激烈,甚至撕破了文明的外衣,以坚船利炮相威胁,清政府毫无招架之力,将修筑铁路的权利拱手让人。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战略意义,控制铁路就等同于控制住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铁路运输武装力量和矿产。最先取得开矿优先权的是法国,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等地区。英、德、俄三国紧随其后,相继在铁路、运河覆盖地区取得采矿权。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也难以为继。
再次是列强争相开厂。帝国主义列强利用《马关条约》里关于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的规定,又开始在铁路及河流沿线大规模投资建厂,利用便利的交通将货物输送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外国工厂生产的货物质优价廉,自然排挤掉中国本土轻工业产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避免受到抑制,民族工商业受到压抑和摧残,广大农民、中小商人、运输业和手工业工人大批破产和失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展投资的同时,又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其中以德国为最先。甲午战后,德国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于1897年派舰队强占胶州湾。继德国之后,19世纪末,俄、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其对中国的危害影响要比商品输出大得多。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是分割中国的一种形式,使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面对这样一种混乱濒临崩溃边缘的局面,一幅警醒世人的《时局图》横空出世。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
图中遍布疮痍的中国大地上,有几只动物分别盘踞在中国大地的几方:最北面是一头熊,头上是沙俄的国旗标志,横行长城以北和新疆,暗指俄国;一只虎(一说犬)霸占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头上画着英国国旗,暗指英国对该地区的经营;在山东半岛,一条蛇(一说肠)环绕着半岛,旁边是德国国旗,代表德国对该地区的占领;一只青蛙占据了云南、广西、广东地区,青蛙头上画着法国国旗,是法国的代表;太阳代表日本,太阳的光线照耀到福建地区,表明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而在海面的上空盘旋着一只鹰,想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分得一杯羹,代表美国。这幅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现实。
《时局图》除了讽刺帝国主义列强外,还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清政府的腐败和不作为:图上有代表清政府的几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暗喻其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一个举酒欲饮,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用文字狱、八股文等手段压迫思想自由,愚弄、奴化人民。《时局图》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欧洲列强及日本在中国抢占港口、争夺势力范围等掠夺活动,对美国的在华利益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对于占领中国具体地区,美国有其详细的规划,但1898年美西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分身乏术,未能参与在华争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活动。等到美西战争结束,美国已经难以插足了。
当时美国国内反战运动蓬勃兴起,美国人民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国内和议会也强烈反对美国占有菲律宾的和约,参议院迟迟不予批准。与此同时,波士顿成立了第一个反帝国主义同盟,紧接着,在纽约、费城、芝加哥、洛杉矶和其他城市迅速涌现,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机构。1899年10月,同盟在芝加哥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国主义大会。借由反帝同盟的造势,民主党严厉指责共和党政府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以便能在下一届总统竞选中赢得民心。共和党政府既要积极保护美国在华的利益,采取果断的步骤争夺在中国和亚洲的霸权;又要谨慎从事,掩饰侵略面目,保全自己的名声,避免反帝国主义运动的攻击,谋求连任总统。门户开放政策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1899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训令驻英、俄、德、法、意、日六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递交一项照会,即门户开放政策。其基本内容要求六国政府承认以下三项原则:第一,各国在中国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之通商口岸或投资事业,别国不得加以干涉;第二,中国现行之关税率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何属国均为适用,其税率应由中国政府征收;第三,势力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别国船舶不得课以较对本国船舶为高的码头税,势力范围内所敷设、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在运输别国货物时,收费不得较运本国同样的货物为高。
简而言之,在整个中国,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使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一致,避免了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美国担心各国乘机把势力范围变为各自的殖民地,使门户开放政策化为泡影,便于这年7月3日向各国发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声称美国政府致力于寻求这样一种解决办法,以“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美国这项照会并不要求各国答复。第二次门户開放照会增加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所谓“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则”,这同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仅仅要求贸易机会均等是不同的。但美国并没有恪守自己提出的“原则”,就在发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那一年,它为取得福建三沙湾作为“煤站”而积极活动。由于福建已被日本划作势力范围,因此日本强烈反对在福建出现美国海军基地,美国的企图没有实现。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没有影响到列强的利益,因此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美国也开始更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而面对这些,腐朽软弱的清政府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主权,只得采取“一体均沾”和“以夷制夷”的策略。
总之,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考虑到自身经济实力强大但军事力量不济的情况下,为了能和其他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使参与侵华的列强在“保全”中国这一点上协调了立场,它本质上是一项帝国主义列强共管中国的“契约”,对美国而言则是服务于其殖民利益的一项对华政策。它自提出以来就没有具体的准则,也未曾达成过共识,其具体内容也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后来的历次中国危机中,美国反复提及门户开放政策,屡次要求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其本意是维护美国利益,如果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拯救了中国,则是明显的本末倒置了。
初露端倪
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由此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狼子野心初露端倪。美国借口担心侨民安危,实则担心美国在华利益,派加尼率舰队来到中国沿海地区。加尼得知英国攫取的利益之后,向两广总督祁贡要求美国也要享受最惠国待遇,祁贡不理。消息传回美国之后,1843年,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6月,顾盛与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会谈。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用尽手段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不得不接受了美方拟定的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与《海关税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望厦条约》。
另一方面,经过了十几年在中国的发展,英国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意图加深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因此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法国和美国紧随其后,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廷拒绝,双方交涉未有结果。而后三国不死心,英国和法国又支持美国提出修约要求,仍被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发动一场新的侵华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在此期间,俄国趁火打劫,以调停自居,逼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更加深入。
1894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向中国请兵为契机,日本派大军进入朝鲜,并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经此一役,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清廷无心恋战,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割地赔款外,还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伺机而动
为瓜分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用尽手段来拖垮中国:
首先是大举借给中国外债。由于《马关条约》的签订,三国干涉还辽,中国不得不向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和“赎辽费”。因此,英、俄、德、法四国强迫清政府向其借款,清政府不敢得罪任何一方,不得不大借外债。条约的签订使本就入不敷出的清政府背负了高达2.3亿两白银的巨额债务,因此不得不以关税、厘金、盐课等作为抵押,列强因此得以把持中国财政,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进而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影响。而清政府对内增加大量苛捐杂税、发行债券,把债务转嫁给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使中国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其次是抢夺路矿权。除了向中国出借巨款之外,帝國主义列强还以其他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即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法国和俄国在这方面是先锋,先是法国于1896年取得修筑由越南境内至广西的铁路权利。同年,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章程,规定俄国可以在东三省境内修筑东清铁路。通过修铁路,列强在中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铁路借款为过剩的资本取得高额利润创造了机会,兴建铁路为基建材料提供倾销场所,当铁路建成之后,会极大地便利帝国主义在中国开拓商品市场、掠夺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到19世纪末,列强争夺路权的斗争更为激烈,甚至撕破了文明的外衣,以坚船利炮相威胁,清政府毫无招架之力,将修筑铁路的权利拱手让人。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战略意义,控制铁路就等同于控制住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铁路运输武装力量和矿产。最先取得开矿优先权的是法国,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等地区。英、德、俄三国紧随其后,相继在铁路、运河覆盖地区取得采矿权。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也难以为继。
再次是列强争相开厂。帝国主义列强利用《马关条约》里关于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的规定,又开始在铁路及河流沿线大规模投资建厂,利用便利的交通将货物输送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外国工厂生产的货物质优价廉,自然排挤掉中国本土轻工业产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避免受到抑制,民族工商业受到压抑和摧残,广大农民、中小商人、运输业和手工业工人大批破产和失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划分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展投资的同时,又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其中以德国为最先。甲午战后,德国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于1897年派舰队强占胶州湾。继德国之后,19世纪末,俄、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此时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其对中国的危害影响要比商品输出大得多。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是分割中国的一种形式,使中国面临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面对这样一种混乱濒临崩溃边缘的局面,一幅警醒世人的《时局图》横空出世。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
图中遍布疮痍的中国大地上,有几只动物分别盘踞在中国大地的几方:最北面是一头熊,头上是沙俄的国旗标志,横行长城以北和新疆,暗指俄国;一只虎(一说犬)霸占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头上画着英国国旗,暗指英国对该地区的经营;在山东半岛,一条蛇(一说肠)环绕着半岛,旁边是德国国旗,代表德国对该地区的占领;一只青蛙占据了云南、广西、广东地区,青蛙头上画着法国国旗,是法国的代表;太阳代表日本,太阳的光线照耀到福建地区,表明福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而在海面的上空盘旋着一只鹰,想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分得一杯羹,代表美国。这幅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历史现实。
《时局图》除了讽刺帝国主义列强外,还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清政府的腐败和不作为:图上有代表清政府的几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暗喻其为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一个举酒欲饮,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用文字狱、八股文等手段压迫思想自由,愚弄、奴化人民。《时局图》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及时、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后来居上
欧洲列强及日本在中国抢占港口、争夺势力范围等掠夺活动,对美国的在华利益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对于占领中国具体地区,美国有其详细的规划,但1898年美西战争的爆发,使美国分身乏术,未能参与在华争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活动。等到美西战争结束,美国已经难以插足了。
当时美国国内反战运动蓬勃兴起,美国人民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国内和议会也强烈反对美国占有菲律宾的和约,参议院迟迟不予批准。与此同时,波士顿成立了第一个反帝国主义同盟,紧接着,在纽约、费城、芝加哥、洛杉矶和其他城市迅速涌现,并成立了全国性的机构。1899年10月,同盟在芝加哥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国主义大会。借由反帝同盟的造势,民主党严厉指责共和党政府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以便能在下一届总统竞选中赢得民心。共和党政府既要积极保护美国在华的利益,采取果断的步骤争夺在中国和亚洲的霸权;又要谨慎从事,掩饰侵略面目,保全自己的名声,避免反帝国主义运动的攻击,谋求连任总统。门户开放政策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1899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训令驻英、俄、德、法、意、日六国大使,向各驻在国政府递交一项照会,即门户开放政策。其基本内容要求六国政府承认以下三项原则:第一,各国在中国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内之通商口岸或投资事业,别国不得加以干涉;第二,中国现行之关税率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何属国均为适用,其税率应由中国政府征收;第三,势力范围内之任何口岸,对别国船舶不得课以较对本国船舶为高的码头税,势力范围内所敷设、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在运输别国货物时,收费不得较运本国同样的货物为高。
简而言之,在整个中国,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使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一致,避免了列强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美国担心各国乘机把势力范围变为各自的殖民地,使门户开放政策化为泡影,便于这年7月3日向各国发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声称美国政府致力于寻求这样一种解决办法,以“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美国这项照会并不要求各国答复。第二次门户開放照会增加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所谓“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则”,这同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仅仅要求贸易机会均等是不同的。但美国并没有恪守自己提出的“原则”,就在发出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那一年,它为取得福建三沙湾作为“煤站”而积极活动。由于福建已被日本划作势力范围,因此日本强烈反对在福建出现美国海军基地,美国的企图没有实现。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的步骤。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没有影响到列强的利益,因此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美国也开始更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而面对这些,腐朽软弱的清政府无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主权,只得采取“一体均沾”和“以夷制夷”的策略。
总之,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在考虑到自身经济实力强大但军事力量不济的情况下,为了能和其他列强共同瓜分中国,使参与侵华的列强在“保全”中国这一点上协调了立场,它本质上是一项帝国主义列强共管中国的“契约”,对美国而言则是服务于其殖民利益的一项对华政策。它自提出以来就没有具体的准则,也未曾达成过共识,其具体内容也随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后来的历次中国危机中,美国反复提及门户开放政策,屡次要求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其本意是维护美国利益,如果认为门户开放政策拯救了中国,则是明显的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