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上的趣味心理学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28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榜样
  在某个班级中,一个小组的练习总是很到位,不仅作品表现力强,知识与技能还掌握得非常好。于是,我对这个组的每个学生测试,发现每个学生都一样,难道这个小组的学生全是尖子生?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这个小组的7个学生每次都能顺利地完成作品,并且知识技能掌握得这么好呢?原因很简单,这个小组中有两个很会学习的学生,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卫生委员。她们非常善于梳理,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在班级中有相当高的威信。在信息技术课上,她俩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了小组的其他5个成员,她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也直接影响到其他成员。她们的作品优点和长处会无条件地被其他几个成员吸收。因此,榜样带动了全体,大家都表现得很出色。
  离讲台远的学生更需要被重视
  一次在给六年级上课时,后面有个男生似乎很消极。我感觉这孩子好像有点问题,就问他:“你怎么不做作品啊?”学生站起来,小声说:“我做了你也不看,我不做你也不知道。”
  我顿时明白学生消极情绪的来源。这个学生坐在后排,由于机房的机器排得很密,很多时候我照顾不到后排的学生。他们的作品情况,我只能远远地看过去,不能详细了解。学生对我从不看他的作品产生了积怨,认为我对他不重视,特别是当他的作品很出色却没得到我的赞赏时。后来,我每堂课无论如何都要将每个学生的作品情况巡视一遍,哪怕在学生身后站一小会儿,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励。
  法不责众
  课堂上,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周围一小片的学生会跟着玩游戏。
  学生的心理是,即使玩游戏被教师批评,也是带头的学生被罚,其他人不会受波及。学生看透了教师法不责众的“套路”,就会无所顾忌。教师在上课时千万不能处于让学生看透了的境地。出其不意,让学生摸不清教师的“套路”,才能让学生佩服。
  听没听懂
  教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下面却只有寥寥数名学生小声回答:“听懂了。”教师这时没必要再问第二遍了,赶紧再讲一遍吧!
  这明摆着学生根本没听懂。那几个说“听懂了”的学生也是底气不足。教师这时候千万不要以为是学生们没听清楚自己的话。如果你再问一遍,学生们会很“通情达理”地回答:“听懂了。”这样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正确判断。
  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师往往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事,课堂纪律不归信息技术教师管。如果真是这样,课堂会越来越乱,最后,教师会失去操控课堂的能力。
  教学管理要到位,课堂无小事,发现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及时批评指正。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全班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必要的。
  我们要认真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机房内有良好的習惯。
  取长补短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上课时语气平淡,缺乏朝气,课堂氛围也上不来,这跟信息技术教师平时不注重这方面的修养有关系。
  做一个有激情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向语文教师看齐。
  我们应该像语文教师那样,让课堂充满感召力,让学生的心始终在教师的把握中。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开发区杏林小学)
其他文献
下面是笔者曾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看到的一幕:  教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一共描写了哪几种花?  学生1:牵牛花。(教师出示牵牛花图片)  学生2:蔷薇。(教师出示蔷薇图片)  学生3:睡莲。(教师出示睡莲图片)  学生9:昙花。(教师出示昙花图片)  学生观看每一幅图片时都会发出惊叹声,教师十分满意。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再读一遍第一自然段,找出这些花都在什么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当前基础教育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深入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渗透,越来越需要优质的数字化资源支持学科教学。电子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材形式,因其多媒体化、教学形式多样化、环保节能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一些基础教育学校尝试推行电子教材教学,美国、英国、韩国等国都一直致力于推广使用电子教材。从国内看,一般省份教材出版每年都在10 亿元左右,推广电子教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许多地方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评选优质课的必备条件,这无形中提高了教师们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但信息技术究竟如何与学科整合,不少教师却不明就里。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须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学现代化不但包括教学手段现代化,还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
为了凝练教材精品,文章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在认识大教材观的基础上,探讨了教材精品的内涵,剖析了其内在要素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大教材观的开放特征和教材精品的创新思想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