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从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出发,简要阐述了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并从公路建设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成本控制体系及融资渠道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关于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建设 成本控制 施工
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仍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公路建设资金供给与管理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正是制约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实质就是投资成本在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因此,如何高效、合理地使用管理建设资金,完善成本控制机制,是目前公路基本建设应考虑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技术及劳动力投入的密集性均要求建立更符合当前实际的公路造价管理机制,以有效发挥行使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实现风险规避。具体而言,现阶段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以下两点: 1.工程设计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项目建设前期,部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能精确地依据《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进行投资估算,工程状况对比由于调查深度及资料收集的肤浅,难以保障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致使控制概算和预算的目的落空。其次,勘察设计对确定公路建设投资额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现阶段的工程勘察设计仍存在较多漏洞。
2.公路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工程工期对建设成本控制的影响尤其明显。工期长短的控制对工程质量及工艺搭接都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过长会增加建设成本,过短则可能使项目施工遭遇季节性影响或产生质量隐患,增加造价费用。其次,施工成本缺乏动态管理。受公路建设周期内人工、建材价格波动的影响,统一限额定量的概预算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公路工程的发展现状,预算定额不能适时反映商品市场价格,削弱了造价控制的精确度。
3.融资形式单一、结构固化,缺乏变通。
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主要源自中央和地方的项目资本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及国内贷款。由于政府资本金到位不足现象频繁,银行贷款融资成为主要建设投资来源。由此造成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期限与项目投资回报期存在较大空档,且融资方式单一易出现建设、运行风险,贷款本息的积累增长对此后的运行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益。
二、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综合以上关于公路建设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以为,在实务工作中,主管部门应结合具体实际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建设成本控制机制。具体来说,应围绕以下几点原则进行展开。
1.重点把握设计阶段的原则
在建设成本控制上,应着力于公路建设前期工作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工程设计这一关键阶段更应严格把关,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转换思维,主动创新控制原则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及工程总成本三方面,成本控制方案应结合项目管理要求,主动适应各项目衡量准则,以达到预期目标。
3.组织、技术及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主要指从组织、技术、经济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成本控制合力以更有效地管控工程建设成本。组织上明晰项目组织结构与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重视设计多方案的选择与施工设计监督,主持研发探讨节约投资的可行性;经济上优化投资结构,动态地控制比较建设成本预算额与实际值,对各项费用支出严格审核以实现节流预期。
三、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1.理顺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健全相应配套政策
公共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首要问题在于理顺建设管理体制,公路建设也是如此。政府应着力于相应政策的完善健全,力求实现建设主管部门在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上实现分离。一是简化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在改革科学化、合理化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健全完善建设部门行为监督体系,从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审计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力求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落实到位;三是规范公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招投标及监理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隐患。
2.立足项目特性,丰富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这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应根据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公路的差别,合理采用管理模式以便于工程成本控制。其中,经营性公路是指企业资本化运营、经营权有偿转让或实施B0T项目建设的公路,针对此类盈利性特征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考虑采取盈利性公司为主导;而非经营性公路如具备基础特性并适当收取费用的高等级公路、社会公益性的普通公路,则适宜推行代建制。
3.从组织、技术上全面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设置成本控制组织机构,并对建设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成本控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健全现有成本管理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构建成本控制体系并立足于此进行科学的成本预算、决策;二是搭建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高效地处理反馈信息,对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应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处理与建议、及时纠正改进,对建设投资实施动态管理;三是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规章制度,对业务流程与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明晰岗位权责,分级授权、管理,以有效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4.拓宽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渠道,优化筹资、投资结构
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应重视资金时间价值的有效利用,避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继续拓宽筹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在中央、地区财政许可的情况下继续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外,建设单位应尽量争取获得低息、贴息贷款;探索多元化融资手段的利用,如资产重组、股权融资及资产捆绑上市等;依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建设单位可考虑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或结合项目投资回报情况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合理配置、组合融资品种,以降低投资成本与筹资风险。
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建设单位的内部制度建设难以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建设单位应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方针,依托并凝聚全社会的资源与力量才能真正地推进与完善此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杨贵祯,钟培斌.浅议县乡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J].交通财会,2007,(8).
[2]邹芳岭,姚钢.农村公路建设中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3).
[3]陆宁,王森浩,毛斌双.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投资效益研究[J].交通财会,2009,(1).
关键词 公路工程 建设 成本控制 施工
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与速度仍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公路建设资金供给与管理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正是制约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实质就是投资成本在公路建设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因此,如何高效、合理地使用管理建设资金,完善成本控制机制,是目前公路基本建设应考虑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资金、技术及劳动力投入的密集性均要求建立更符合当前实际的公路造价管理机制,以有效发挥行使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实现风险规避。具体而言,现阶段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以下两点: 1.工程设计是建设成本控制的关键性因素。
首先,项目建设前期,部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未能精确地依据《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进行投资估算,工程状况对比由于调查深度及资料收集的肤浅,难以保障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致使控制概算和预算的目的落空。其次,勘察设计对确定公路建设投资额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而现阶段的工程勘察设计仍存在较多漏洞。
2.公路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阶段。
尤其是工程工期对建设成本控制的影响尤其明显。工期长短的控制对工程质量及工艺搭接都会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过长会增加建设成本,过短则可能使项目施工遭遇季节性影响或产生质量隐患,增加造价费用。其次,施工成本缺乏动态管理。受公路建设周期内人工、建材价格波动的影响,统一限额定量的概预算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公路工程的发展现状,预算定额不能适时反映商品市场价格,削弱了造价控制的精确度。
3.融资形式单一、结构固化,缺乏变通。
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投资主要源自中央和地方的项目资本金、建设单位自筹资金及国内贷款。由于政府资本金到位不足现象频繁,银行贷款融资成为主要建设投资来源。由此造成的问题是,银行贷款期限与项目投资回报期存在较大空档,且融资方式单一易出现建设、运行风险,贷款本息的积累增长对此后的运行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益。
二、公路建设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综合以上关于公路建设工程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笔者以为,在实务工作中,主管部门应结合具体实际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公路建设成本控制机制。具体来说,应围绕以下几点原则进行展开。
1.重点把握设计阶段的原则
在建设成本控制上,应着力于公路建设前期工作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工程设计这一关键阶段更应严格把关,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转换思维,主动创新控制原则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主要包括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及工程总成本三方面,成本控制方案应结合项目管理要求,主动适应各项目衡量准则,以达到预期目标。
3.组织、技术及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主要指从组织、技术、经济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成本控制合力以更有效地管控工程建设成本。组织上明晰项目组织结构与管理职能分工;技术上重视设计多方案的选择与施工设计监督,主持研发探讨节约投资的可行性;经济上优化投资结构,动态地控制比较建设成本预算额与实际值,对各项费用支出严格审核以实现节流预期。
三、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1.理顺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健全相应配套政策
公共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首要问题在于理顺建设管理体制,公路建设也是如此。政府应着力于相应政策的完善健全,力求实现建设主管部门在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上实现分离。一是简化现行基本建设程序,在改革科学化、合理化的前提下,继续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健全完善建设部门行为监督体系,从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审计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力求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落实到位;三是规范公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招投标及监理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隐患。
2.立足项目特性,丰富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这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应根据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公路的差别,合理采用管理模式以便于工程成本控制。其中,经营性公路是指企业资本化运营、经营权有偿转让或实施B0T项目建设的公路,针对此类盈利性特征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考虑采取盈利性公司为主导;而非经营性公路如具备基础特性并适当收取费用的高等级公路、社会公益性的普通公路,则适宜推行代建制。
3.从组织、技术上全面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设置成本控制组织机构,并对建设全过程实施全方位成本控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完善健全现有成本管理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构建成本控制体系并立足于此进行科学的成本预算、决策;二是搭建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及时高效地处理反馈信息,对建设过程中的偏差应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处理与建议、及时纠正改进,对建设投资实施动态管理;三是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应规章制度,对业务流程与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明晰岗位权责,分级授权、管理,以有效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4.拓宽公路建设项目融资渠道,优化筹资、投资结构
公路建设主管部门应重视资金时间价值的有效利用,避免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继续拓宽筹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在中央、地区财政许可的情况下继续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外,建设单位应尽量争取获得低息、贴息贷款;探索多元化融资手段的利用,如资产重组、股权融资及资产捆绑上市等;依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建设单位可考虑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或结合项目投资回报情况发行中长期建设债券,合理配置、组合融资品种,以降低投资成本与筹资风险。
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建设单位的内部制度建设难以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建设单位应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方针,依托并凝聚全社会的资源与力量才能真正地推进与完善此项任务。
参考文献:
[1]杨贵祯,钟培斌.浅议县乡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J].交通财会,2007,(8).
[2]邹芳岭,姚钢.农村公路建设中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3).
[3]陆宁,王森浩,毛斌双.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投资效益研究[J].交通财会,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