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印刷业曾是一个被互联网“遗忘”的地方,直到阳光印网出现。作为国内最大的印刷和定制品电商平台,它却没有一台自己的印刷设备。
2016年双11,天猫6.57亿件包裹散向大江南北。而其中十分之一的包装材料,6 500万件,出自同一个地方——阳光印网。
时间倒推一个月,阳光印网CEO张红梅指挥团队进入备战模式:供应商机器24小时不停歇运转;用户ERP系统直接接入平台,从下单、生产、质检,到物流、交货、付款,全程可视化;为满足客户多地仓储、物流需求,阳光印网签约供应厂商甚至作为“临时仓库”,帮客户囤货……
作为国内最大印刷和定制品电商平台,阳光印网整合国内近万家印刷厂商,为30万家企业用户,提供超过1 500个品类的采购服务,却没有一台自己的印刷设备。
传统印刷业曾是一个被互联网“遗忘”的地方,虽然市场规模上万亿元,但印刷批量小、定制化需求高;中间环节多、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成本高、利润低。
深谙传统印刷业痛点的张红梅,利用平台集中碎片化需求、打通上下游、整合产业链,激活了整个印刷行业。
十年等风
上世纪90年代末某天,张红梅领导的印刷厂正上演一场激烈的争执。
几个中层领导建议购置一批滚筒印刷机。“只要投老母鸡,一定能下蛋”,“老母鸡”是重资产设备,“蛋”是订单。年销售额4亿元,张红梅的印刷厂已跻身广东印刷业“四小龙”之列,而硬件投入是企业扩张的重要途径。
“不投”,25岁的张红梅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滚筒印刷机投入不菲,折旧更是可怕,十年内赚不到钱,要赚也是十年后的钱。
“十年后,互联网将改变行业。”
张红梅觉得印刷厂“以產定销”的模式很“笨重”。印刷厂印多少卖多少,机器做出来什么就卖什么。嗅觉敏感的张红梅意识到,国内正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将促进厂商与客户间信息透明化,也将加剧厂商间的竞争。
在未来,“以需定产”才会成为主流模式:客户订多少,印刷厂就生产多少;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印刷厂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为此,1998年开始,张红梅做了两年尝试:搭建印刷网上平台。但互联网才在国内起步,硬件、软件、带宽、线上支付技术,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都远未成熟,尝试失败了。
接下来十年,BAT崛起,标志着消费互联网创业进入顶峰时代,张红梅也等来了风口。2011年,她创立阳光印网。
阳光印网要用互联网撬动传统印刷业,就路径而言,有两个选择:做企业的平台;做行业的平台。
前者是国外传统厂商转型的常规路径:搭建智能化工厂,做C2M电商平台,约等于印刷厂的互联网升级版;后者则需要整合印刷业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产业链,改造行业。
张红梅选择后一条路。
做行业的平台,阳光印网却并不是简单的需求与供给对接:让客户在平台上找供应商,找好了,再自己去对接具体订单需求。张红梅希望解决用户与供应商的真正痛点,实现二者间的信息对称和交付透明化。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熟知计价方法、工艺流程,拥有丰富的印刷业底层数据;需要了解工厂和客户各自需求,并梳理这些环节和需求的逻辑关系。
比如,客户要印一本画册,后台系统要把画册换算成需要用多少令纸,再据此换算出纸的价格、印刷费、油墨费用、装订包装等系列费用细节——这还只是最简单的计价模型。
名片这个痛点
明天上海临时有个展会,而整个物料采购团队还在北京,怎么办?
阳光印网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从物料制作、印刷、运输,到展位搭建。第二天,客户就可以直接拎包进驻展间了。
在阳光印网平台上,此类定制业务每天能成交上千单。
5年时间,一直为企业解决各类印刷痛点的阳光印网,已经积累了30万客户。
当然,阳光印网的30万客户也不是一口吃下来的。在第一批客户获取上,2C、2B创业大有不同。2C讲求速战,速度决定成败。2B讲求战术,路径决定生死。
张红梅对客户进行分类。十类客户就像十个山头,虽然目标是把它们都攻下来,但先攻哪个山头,再攻哪个山头,是策略问题,“这么个顺序,可能就赢了,反过来,可能就输了。”
阳光印网成立之初,大家都建议,先拿下央企。一方面,央企是印刷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张红梅20年印刷行业经历,打下了不错的央企客户基础。
“如果我这么打,就死掉了。”才起步的阳光印网,负载不了大量级、品类复杂的央企印务需求。
张红梅锁定的第一个山头是图文店——
图文店与阳光印网业务相近。有时候接不到订单,但一旦接下了大单,却无法完全靠自身消化,仍然要外包给其他图文店。这时,沟通成本,时间、质量监控等痛点就出现了。
正是因为业务相近,图文店不仅能快速适应阳光印网的系统,双方还能降低沟通成本。
以印刷术语为例,要印刷宣传册,企业客户通常会说:“一本书那么大”“三四十页”“光滑的纸”。而印刷厂却是专业化的叙述方式:“正度16开”“两个印张”“157g铜版纸”。
此外,张红梅算过,阳光印网能为图文店们节约25%的成本。
比如,看似简单的名片印刷业务。
一方面,企业印务需求碎片化,名片印刷需求也是一个公司一个样子。纸张不一样,要达到的效果,需要的印刷工艺也不一样。而在印刷厂端,纸品、油墨、辅材,原料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同一产品,不同厂商报价可能相差好几倍。而阳光印网用技术把这些参数标准化了。 另一方面,企业的小需求订单,往往要收更高价格,且需要等更长时间。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以名片为例,一般企业订单多则十几盒,少则几盒,而印刷机器的开机费就高达5 000元。
而在阳光印网上,一盒名片只需几元钱,大大低于市场价,同时阳光印网仍保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2016年阳光印网销售额突破12亿元,是2015年的3倍。
其价格的优势源于,平台资源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
阳光印网能把几十上百个名片订单积攒到一起,需求标准化后再分发给印刷厂,印刷厂接单后可以拼成一个大版同时印刷,从而降低成本。
当然,这种整合能力,依仗的是阳光印网强大的后台系统。
客户们不用再奔波于各种厂商比价。接入阳光印网的每家供应厂商(即印刷厂)都经过严格考核,厂商及其产品信息都被打上标签,储存在后台。不同的需求都可以在平台上一键下单。
印刷业风控术
阳光印网一端是有印刷需求的企业客户,另一端是印刷服务供应商。张红梅要解决企业客户的痛点,也要为供应商做好风险控制。
在印刷业,对供应商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原料价格和账期。
2016年下半年,国内原纸价格涨幅高达50%,国内纸箱价格上涨近40%,导致包括纸箱厂、印刷厂在内的大批下游厂商倒闭。
张红梅分析了原因:一是2016年初,大批中小造纸厂集中关闭,导致很多汇率原纸供应不足;二是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进口废纸价格随之上涨,导致原材料稀缺;三是2010年以来,原纸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行业利润微薄。
这些关于供需预判和风险预警的信息,阳光印网的供应商会定期收到推送。这些信息源于系统对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
阳光印网推出“阳光工业超市”计划,利用平台集中采购优势,向供应商提供低价的纸张、油墨等原辅材料采购服务。
阳光印网同期推出另一项服务:“阳光采买通”,帮供应商解决了另一个头疼问题:账期太长。
“有些大客户跟着跟着就跑了,还有些甚至就倒闭了”。由于行业生态不好,超过200万元的订单,很多印刷厂都不敢接,“账期太长了”。一个中型印刷厂的年利润也就200万元,接个大单,很可能就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拖死了。
而“阳光采买通”正是一款针对供应商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供应商和阳光印网之间形成应收账款后,前者只需付很少的服务费就可以提前收款,以支出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员工工资等。
当然,所谓供应链风控,除了帮供应商规避风险,更要规避供应商可能给客户带来的风险,“这里的犯错成本太高”。为此,张红梅设定了三道防线。
中国仅印刷厂就有10万多家,且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要成为阳光印网供应商,厂商首先要满足其严谨、专业的准入机制。
从供应厂商的销售规模、产品质量、资信度,到团队构成,甚至细化到厂里有多少种生产设备,每种多少台,每台用了多少年,设备保养频率。阳光印网制定了系列条款,而每个条款都尽量细分化、数据化。
除此之外,对于难以量化的柔性标准,如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等,阳光印网还有一支专业的供应商调查团队,进行实地考核。
在进驻平台后,阳光印网会给供应商发一段时间小额订单。通过这样一段“试单期”,系统会就制作周期、物流速度、客户反馈等维度,给供应商进行信用评级。同时,由于信用评级越高,供应商就能获取更多、更优质的订单,供应商们会积极进行自我迭代、升级。
阳光印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惩罚机制。
客户要求用A品牌紙张,而供应商偷偷换成B品牌,价格更低,但行外人难以察觉细微纸质差别。在过去,这是供应商常玩的把戏。但在阳光印网平台上,类似情况一旦被发现,至少会被停掉3~6个月的单,“有些红线不能触碰”。
“老司机”返场
在张红梅看来,阳光印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专注垂直领域印刷。第二个阶段是随着用户端、供应商端快速扩张,从简单的商务印刷,拓展到纸箱包装印刷、礼品、市场营销物品、耗材等7个大类,近1 500个品种。第三个阶段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进军更广阔的企业采购领域。
在完成3.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后,阳光印网加大了两块投入:一是继续优化升级供应链,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比如投入2 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环保纸箱。
2017年初,阳光印网正式推出无封箱胶带、有自锁功能,且可二次利用的创新环保纸箱——“阳光宝盒”。新品在阳光印网天猫旗舰店和天猫企业购上线销售,向淘宝、天猫平台上的亿万商家和企业用户开放购买渠道。
由此,阳光印网成长为国内最大印刷和定制品电商平台。
张红梅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继改变了个人消费者衣食住行习惯之后,开始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模式。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时代。
在张红梅看来,这个新主场里,返场的传统行业“老司机”最有戏。2B领域创业,最大难点是对传统行业产、供、销,整条供应链的了解和把控,“如果没五到十年行业经验,根本没戏。”
2016年双11,天猫6.57亿件包裹散向大江南北。而其中十分之一的包装材料,6 500万件,出自同一个地方——阳光印网。
时间倒推一个月,阳光印网CEO张红梅指挥团队进入备战模式:供应商机器24小时不停歇运转;用户ERP系统直接接入平台,从下单、生产、质检,到物流、交货、付款,全程可视化;为满足客户多地仓储、物流需求,阳光印网签约供应厂商甚至作为“临时仓库”,帮客户囤货……
作为国内最大印刷和定制品电商平台,阳光印网整合国内近万家印刷厂商,为30万家企业用户,提供超过1 500个品类的采购服务,却没有一台自己的印刷设备。
传统印刷业曾是一个被互联网“遗忘”的地方,虽然市场规模上万亿元,但印刷批量小、定制化需求高;中间环节多、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成本高、利润低。
深谙传统印刷业痛点的张红梅,利用平台集中碎片化需求、打通上下游、整合产业链,激活了整个印刷行业。
十年等风
上世纪90年代末某天,张红梅领导的印刷厂正上演一场激烈的争执。
几个中层领导建议购置一批滚筒印刷机。“只要投老母鸡,一定能下蛋”,“老母鸡”是重资产设备,“蛋”是订单。年销售额4亿元,张红梅的印刷厂已跻身广东印刷业“四小龙”之列,而硬件投入是企业扩张的重要途径。
“不投”,25岁的张红梅给大家算了一笔账:滚筒印刷机投入不菲,折旧更是可怕,十年内赚不到钱,要赚也是十年后的钱。
“十年后,互联网将改变行业。”
张红梅觉得印刷厂“以產定销”的模式很“笨重”。印刷厂印多少卖多少,机器做出来什么就卖什么。嗅觉敏感的张红梅意识到,国内正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将促进厂商与客户间信息透明化,也将加剧厂商间的竞争。
在未来,“以需定产”才会成为主流模式:客户订多少,印刷厂就生产多少;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印刷厂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为此,1998年开始,张红梅做了两年尝试:搭建印刷网上平台。但互联网才在国内起步,硬件、软件、带宽、线上支付技术,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都远未成熟,尝试失败了。
接下来十年,BAT崛起,标志着消费互联网创业进入顶峰时代,张红梅也等来了风口。2011年,她创立阳光印网。
阳光印网要用互联网撬动传统印刷业,就路径而言,有两个选择:做企业的平台;做行业的平台。
前者是国外传统厂商转型的常规路径:搭建智能化工厂,做C2M电商平台,约等于印刷厂的互联网升级版;后者则需要整合印刷业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产业链,改造行业。
张红梅选择后一条路。
做行业的平台,阳光印网却并不是简单的需求与供给对接:让客户在平台上找供应商,找好了,再自己去对接具体订单需求。张红梅希望解决用户与供应商的真正痛点,实现二者间的信息对称和交付透明化。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熟知计价方法、工艺流程,拥有丰富的印刷业底层数据;需要了解工厂和客户各自需求,并梳理这些环节和需求的逻辑关系。
比如,客户要印一本画册,后台系统要把画册换算成需要用多少令纸,再据此换算出纸的价格、印刷费、油墨费用、装订包装等系列费用细节——这还只是最简单的计价模型。
名片这个痛点
明天上海临时有个展会,而整个物料采购团队还在北京,怎么办?
阳光印网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从物料制作、印刷、运输,到展位搭建。第二天,客户就可以直接拎包进驻展间了。
在阳光印网平台上,此类定制业务每天能成交上千单。
5年时间,一直为企业解决各类印刷痛点的阳光印网,已经积累了30万客户。
当然,阳光印网的30万客户也不是一口吃下来的。在第一批客户获取上,2C、2B创业大有不同。2C讲求速战,速度决定成败。2B讲求战术,路径决定生死。
张红梅对客户进行分类。十类客户就像十个山头,虽然目标是把它们都攻下来,但先攻哪个山头,再攻哪个山头,是策略问题,“这么个顺序,可能就赢了,反过来,可能就输了。”
阳光印网成立之初,大家都建议,先拿下央企。一方面,央企是印刷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张红梅20年印刷行业经历,打下了不错的央企客户基础。
“如果我这么打,就死掉了。”才起步的阳光印网,负载不了大量级、品类复杂的央企印务需求。
张红梅锁定的第一个山头是图文店——
图文店与阳光印网业务相近。有时候接不到订单,但一旦接下了大单,却无法完全靠自身消化,仍然要外包给其他图文店。这时,沟通成本,时间、质量监控等痛点就出现了。
正是因为业务相近,图文店不仅能快速适应阳光印网的系统,双方还能降低沟通成本。
以印刷术语为例,要印刷宣传册,企业客户通常会说:“一本书那么大”“三四十页”“光滑的纸”。而印刷厂却是专业化的叙述方式:“正度16开”“两个印张”“157g铜版纸”。
此外,张红梅算过,阳光印网能为图文店们节约25%的成本。
比如,看似简单的名片印刷业务。
一方面,企业印务需求碎片化,名片印刷需求也是一个公司一个样子。纸张不一样,要达到的效果,需要的印刷工艺也不一样。而在印刷厂端,纸品、油墨、辅材,原料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同一产品,不同厂商报价可能相差好几倍。而阳光印网用技术把这些参数标准化了。 另一方面,企业的小需求订单,往往要收更高价格,且需要等更长时间。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以名片为例,一般企业订单多则十几盒,少则几盒,而印刷机器的开机费就高达5 000元。
而在阳光印网上,一盒名片只需几元钱,大大低于市场价,同时阳光印网仍保有相当大的利润空间。2016年阳光印网销售额突破12亿元,是2015年的3倍。
其价格的优势源于,平台资源整合带来的规模效应。
阳光印网能把几十上百个名片订单积攒到一起,需求标准化后再分发给印刷厂,印刷厂接单后可以拼成一个大版同时印刷,从而降低成本。
当然,这种整合能力,依仗的是阳光印网强大的后台系统。
客户们不用再奔波于各种厂商比价。接入阳光印网的每家供应厂商(即印刷厂)都经过严格考核,厂商及其产品信息都被打上标签,储存在后台。不同的需求都可以在平台上一键下单。
印刷业风控术
阳光印网一端是有印刷需求的企业客户,另一端是印刷服务供应商。张红梅要解决企业客户的痛点,也要为供应商做好风险控制。
在印刷业,对供应商而言,最大的风险就是原料价格和账期。
2016年下半年,国内原纸价格涨幅高达50%,国内纸箱价格上涨近40%,导致包括纸箱厂、印刷厂在内的大批下游厂商倒闭。
张红梅分析了原因:一是2016年初,大批中小造纸厂集中关闭,导致很多汇率原纸供应不足;二是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进口废纸价格随之上涨,导致原材料稀缺;三是2010年以来,原纸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行业利润微薄。
这些关于供需预判和风险预警的信息,阳光印网的供应商会定期收到推送。这些信息源于系统对供应链的大数据分析。
阳光印网推出“阳光工业超市”计划,利用平台集中采购优势,向供应商提供低价的纸张、油墨等原辅材料采购服务。
阳光印网同期推出另一项服务:“阳光采买通”,帮供应商解决了另一个头疼问题:账期太长。
“有些大客户跟着跟着就跑了,还有些甚至就倒闭了”。由于行业生态不好,超过200万元的订单,很多印刷厂都不敢接,“账期太长了”。一个中型印刷厂的年利润也就200万元,接个大单,很可能就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拖死了。
而“阳光采买通”正是一款针对供应商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在供应商和阳光印网之间形成应收账款后,前者只需付很少的服务费就可以提前收款,以支出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员工工资等。
当然,所谓供应链风控,除了帮供应商规避风险,更要规避供应商可能给客户带来的风险,“这里的犯错成本太高”。为此,张红梅设定了三道防线。
中国仅印刷厂就有10万多家,且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要成为阳光印网供应商,厂商首先要满足其严谨、专业的准入机制。
从供应厂商的销售规模、产品质量、资信度,到团队构成,甚至细化到厂里有多少种生产设备,每种多少台,每台用了多少年,设备保养频率。阳光印网制定了系列条款,而每个条款都尽量细分化、数据化。
除此之外,对于难以量化的柔性标准,如服务意识、企业文化等,阳光印网还有一支专业的供应商调查团队,进行实地考核。
在进驻平台后,阳光印网会给供应商发一段时间小额订单。通过这样一段“试单期”,系统会就制作周期、物流速度、客户反馈等维度,给供应商进行信用评级。同时,由于信用评级越高,供应商就能获取更多、更优质的订单,供应商们会积极进行自我迭代、升级。
阳光印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惩罚机制。
客户要求用A品牌紙张,而供应商偷偷换成B品牌,价格更低,但行外人难以察觉细微纸质差别。在过去,这是供应商常玩的把戏。但在阳光印网平台上,类似情况一旦被发现,至少会被停掉3~6个月的单,“有些红线不能触碰”。
“老司机”返场
在张红梅看来,阳光印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专注垂直领域印刷。第二个阶段是随着用户端、供应商端快速扩张,从简单的商务印刷,拓展到纸箱包装印刷、礼品、市场营销物品、耗材等7个大类,近1 500个品种。第三个阶段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进军更广阔的企业采购领域。
在完成3.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后,阳光印网加大了两块投入:一是继续优化升级供应链,二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比如投入2 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环保纸箱。
2017年初,阳光印网正式推出无封箱胶带、有自锁功能,且可二次利用的创新环保纸箱——“阳光宝盒”。新品在阳光印网天猫旗舰店和天猫企业购上线销售,向淘宝、天猫平台上的亿万商家和企业用户开放购买渠道。
由此,阳光印网成长为国内最大印刷和定制品电商平台。
张红梅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继改变了个人消费者衣食住行习惯之后,开始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服务模式。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时代。
在张红梅看来,这个新主场里,返场的传统行业“老司机”最有戏。2B领域创业,最大难点是对传统行业产、供、销,整条供应链的了解和把控,“如果没五到十年行业经验,根本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