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超越预算的绩效考核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固定的年度预算不仅劳神费时,而且无法让管理者灵活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并且传统的预算所关注的固定目标和绩效激励通常会导致经营紊乱,超越预算并非只是一种反向的、要求摒弃当前预算模式的理念,它是一种正向的理念,它通过摒弃当前预算编制为契机,从而达到改善整个管理控制流程的目的。
  关键词 超越预算 绩效考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代预算制度发源于美国,首先应用于政府机构,后来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中,20世纪初,预算管理作为协调、控制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的管理方法受到人们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其间,预算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功,逐步发展成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控制系统。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本稳定、可预测的经营环境变得不稳定了,市场在变化,顾客需求在变化,经营的不确定明显加大。整个经济社会开始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变,传统预算费时耗力、呆板、缺乏适应性,组织架构不合理,预算执行考核不严等诸多缺陷日益显现出来,窒息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超越预算模式的发展和改进后的竞争绩效在欧美地区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比如法国的卡诺德金属公司,瑞典商业银行等等,对超越预算模式的发展影响巨大。超越预算模式涵盖了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奖励、持续性的计划、充满活力的合作,以及一系列多层次的控制等方面,它是为了满足位于管理一线的经理人对决策权的需求而设置的一套替代性和适应性管理模式。
  二、超越预算
  1998年1月,跨国型高新科技制造业联合会在欧洲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论坛”(BBRT),BBRT 认为,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寻求新的替代预算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必要的,该组织依据目标制定、战略、成长与改善、资源管理、调整、成本管理、预测、计量与控制、奖励、责任、权限与委托这样十个项目管理提出了“超越预算”这一概念。并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超越预算理论的发展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相关的事后业绩契约的业绩评价体系来取代现有的以刻板的年度预算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方法,其中涉及到标杆法、平衡计分卡、流程优化以及战略理念的应用等若干内容。第二阶段,在组织管理方面,提倡企业组织的彻底分权化,使生产经营的第一线成为权力的基础。
  三、建立新的适应性管理模式
  传统的年度预算模式耗时费力,却不能带来多少价值,无法适应当今的竞争环境。企业需要的是一套全新的管理流程,一种新型的领导模式。
  超越预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连贯性的管理模式,它以组织的分权为基础。
  (一)目标与奖励。
  超越预算提倡以面向持续价值创造为目标,而不是以年度协商的内部目标,并且希望确定目标的过程很快。奖励要以一系列的目标为基础,正确处理好目标与奖励之间的关系,以以团队而不是个体的绩效为基础,应用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作用基础管理等工具多方面对基于相对业绩的成果进行考核,目的是创造企业的长期价值。
  (二)行动计划。
  鼓励企业一线团队对战略作出评价,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和股东们创造价值,建立一个持续不断的评价过程,类似滚动式预算、平衡计分卡以及作业会计计算这样的工具也支持绩效方面的考核,行动计划就由此而来,把战略变成一个公开、持续以及适应的过程,可以让一线的团队关注价值的创造,对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回应,目的是理顺目标、奖励、行为和措施与战略的关系,管理行为与战略目标更多的保持一致。
  (三)管理资源。
  超越建立快速审批和简便的程序,使一线团队在有需求时能够得到并且使用这些运营资源。增强组织的回应性,增强经理们对于资源决策的责任感,减少浪费。
  (四)绩效合同。
  超越预算提倡绩效管理的过程以“相对改善合同”为基础,而不是固定绩效合同。
  固定绩效合同以实现目标的奖励为利润提成,行动计划附属于此合同;根据约定的计划或者上级的命令,必须同其他的预算持有者进行协调作业;每个月都要对绩效进行监控。任何变化都必须经过审核,而且只有执行官才是有权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相对改善合同以最大化地发挥盈利潜能,以实现相对于确定的KPI的标杆的持续改进,并且保持同行业的领先地位为目标。考核以绩效为基础,提倡团队之间足够信任来管理各自事物,在约定的监管原则和和战略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手段,提供相关的资源,实现中期目标。
  相对改善合同重点已经从由上至下进行控制的短期固定合同,转移到了进行多层控制的中期相对合同,这表明绩效责任已经逐步从组织中心转移到了更低的管理层面。
  (五)分权化。
  超越预算管理模式认为一个组织凝聚在一起的不是某个计划,而是对一个明确的目的、一套清楚的原则和价值观的承诺。将权利从中央转交到运营经理及其团队手上,利用他们的判断力和主动性来达到目标,因为雇员们在能够参与决策时,对企业的满意度是最高的。
  超越预算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连贯性的管理模式。它的前提是一线的经理可以约束自己的表现,高级管理人员提供支持,但是决定由一线人员做出,处于一套以原则、价值和界限为基础的清晰的监管体系之下。有了这种新的连贯性,相对改善合同、战略模式、滚动式预算和服务级别协议才有了意义。
  四、面向超越预算的绩效考核
  超越预算关注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激励组织成员,鼓励部门间的知识共享,提倡计划制定与业绩评价分开实行,预算专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而业绩评价采用其他标准不与预算执行结果挂钩,鼓励部门间知识共享,实现组织整体的长远发展。
  面向超越预算的对绩效评估着眼于以下5个原则:
  (一)考核原则必须以持续创造价值为基础。
  超越预算以发挥企业短期和长期的绩效潜能为基础来设定目标,但是倡绩效考核和奖励分离的理念,而是参照一系列指标进行考核和奖励,这些指标可以是相对于外部基准的指标,也可以是相对于内部同行的指标。
  (二)战略分析必须着眼于市场和竞争者。
  市场在变化,竞争者采取的策略也随时在变化,所以绩效考核也应该及时根據市场和竞争者的便会及时作出调整。
  (三)考核与奖励以相对改善合同为基础。
  原则就是不要把奖励和事先约定的固定目标联系在一起,一种方式是关注一系列KPI指标为基础的团队的相对成功;另一种方法则是以个人获得奖励为基础,还要考虑不同单位的绩效相关的因素,还有一种是在不理会所有底层面的奖励体系的方式情况下,选择在集团层面的利润分享体系。
  (四)绩效分析着眼于过去和现在的趋势。
  绩效分析不仅要看企业过去的表现,更应该与企业的发展趋势相联系,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
  (五)绩效控制以有效的监管和一系列相关绩效指标为基础。
  控制的重点从中央控制转移到多层面的控制,这意味者提供一个多方位的控制体系,在了解事态发展的情况下,只在完全必要时进行干涉,不仅有来自中央的有效监管,还有当地的决策,提供的信息通常包括很多关键指标和预测。
  (作者:李红生,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王一宁,山东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
  
  参考文献:
  [1]刘子敬.“超越预算”管理理念及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良.工商管理,2009(5).
  [2]卞宁.超越预算对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启示.经营管理,2009(7).
  [3]郑瞳.超越预算理论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09(19).
  [4]王放.超越预算若干问题思考.厦门大学,2008(7).
  [5]霍普,费雷泽.超越预算.中信出版社,(2005).
  [6]吴秀珍.论超越预算模式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经济师,2008(2).
  [7]张赛花.现代预算管理系统设计.西部探矿工程,2009.
  [8]张多蕾.组织视角下的传统预算、改良预算与超越预算.财会通信,2008(3).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McCurdy和Cleary在1984年发展的论文评价框架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在2002年到2006年间产生的132篇行政管理博士论文的质量进行了评估.总体看,在研究问题、合
本文首先对于新媒体和医院文化建设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将新媒体应用于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并对具体应用展开了分析,旨在强调医院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
期刊
自首制度对于鼓励犯罪人悔过自新和减少司法运作成本意义重大,并有助于实现刑罚目的,因而其重要性为各国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理论所认同.自首制度在中国的立法设置和司法
摘 要 当前,村级债务问题在各地反映非常强烈。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债务已取代农民负担成为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沉重的村级债务,给农村经济发展、干群关系改善、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损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若不及时解决好农村债务问题,农村的一系列矛盾就很难化解。那么,村级债务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该如何化解这方面的问题?本文以牌楼镇为例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 村级债务 化解 对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堰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5月24日,十堰市政法系统全面启动“户户走、家家访、人人评”活动.十堰
期刊
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是当前反对“四风”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有些人总觉得解决这一问题似乎与自己无关,显然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某些领导机关,喜欢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小妹刚毕业开始工作,每天回到家都喊着,工作好累啊,啥也没干坐一天感觉都要散架了。我也有类似感受,每天工作内容其实并不算多,也没有繁重的体力活儿要做,可是一天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堪,回到家连说话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是现在的职场人太脆弱,还是有什么“隐形杀手”在蚕食我们的工作热情啊? 威仔  奕星 心理咨询师:  威仔,你问出了职场人的普遍困惑:每天只是坐着上班,为什么常常比干了一天体力活儿还要苦、还要累
期刊
高校后勤管理是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而有序进行的前提.然而,高校后勤员工的现状往往制约着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后勤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如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