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普遍展开,创新教育也被大力的提倡起来,因而研究性学习就成了研究较为广泛的问题.这些对高中数学教学都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高中数学教现状来看,课改可展现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与学二者良好的结合起来,真正的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新课标》直击了我国数学在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个标准。本文旨在笔者通过对高中数学的教学,以期待更好的发挥数学这门古老又崭新的学科在新的形势下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是教育教学更好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 数学 课程改革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49-01
《新课标》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我国的素质化教育而编写的。学校教育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中心。首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人对学习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更别谈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其培养兴趣,才能对以后的教学铺平道路。其次才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又包括几何直观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概括、逻辑归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目的就是要学生形成学会主动学习,并能用自己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才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1 数学史教学现状
1.1 高中数学教材史
曾经我们用过的这套教材对数学史知识的涉及较少,技术统计显示:对于数学史的发展仅有两处。其实在中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例如,华罗庚,陈景润,王元。这些人都应该编入到我们的高中课本中,一则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也是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由于现在学生的入学年龄普遍的偏低,增加数学史的讲解,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转变师生的数学史观念
目前来看,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家长。都认为分数是证明一切的标准,对能力的培养都不在乎,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成了做题机器。没有变通,整天就是等着老师讲那些不会的题目。大搞题海战术。这样的人即使进了大学,等毕业后,能真的适应这个社会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数学新课改的影响
2.1 数学新课改对老师提出更高的挑战
很久以来,高中数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没有改变。有的老师可能教了一辈子学,所接触的内容不用看课本就能背下来。事实上,这种情况有利端也有弊端,有利的方面就是他对所掌握的内容非常的熟悉,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出发来讲述,弊端就是对新增加的内容一窍不通,导致讲课的时候较为困难。而此次课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是数学与现实结合,用更好的方法去教授内容,才能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2 加强对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教学活动的实施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但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活动还必须有一个教育管理者进行维持。高考的指挥棒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以本人所见,只要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教育。社会需要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对别人有意义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培养人:培养自食其力,自我实现的人。
因此,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的认识也会对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左右,新课程标准看似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其实也是隐含着对教育这个系统提出的要求。对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2.3 加强了对学生的培养
新课标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三部分共同的努力。来共同培养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成成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上巧妙创设情景。数学课题的引入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大多数都有其实际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实际出发,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这种动力,教师便能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语: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在教学目的上,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因素,一切教学内容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体验去获取.让学生充分参与,这样既有利于领会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在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的今天,广大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实践将是影响数学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实践,才能开创我国数学教育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王社菊.出处:《教育家》,2004年1期.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培训感悟》,孟召荣.出处:《素质教育论坛》,2009年17期.
[3] 《反思传统认识“三维”》,程郑.出处:《四川教育》,2004年2期.
[4]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李金霞.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4期.
[5]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李金霞.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4期.
【关键词】 数学 课程改革 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49-01
《新课标》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我国的素质化教育而编写的。学校教育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整个教学的中心。首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多数人对学习都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了,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更别谈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其培养兴趣,才能对以后的教学铺平道路。其次才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又包括几何直观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概括、逻辑归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目的就是要学生形成学会主动学习,并能用自己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最后才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1 数学史教学现状
1.1 高中数学教材史
曾经我们用过的这套教材对数学史知识的涉及较少,技术统计显示:对于数学史的发展仅有两处。其实在中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数学家,例如,华罗庚,陈景润,王元。这些人都应该编入到我们的高中课本中,一则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也是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就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由于现在学生的入学年龄普遍的偏低,增加数学史的讲解,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1.2 转变师生的数学史观念
目前来看,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家长。都认为分数是证明一切的标准,对能力的培养都不在乎,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成了做题机器。没有变通,整天就是等着老师讲那些不会的题目。大搞题海战术。这样的人即使进了大学,等毕业后,能真的适应这个社会吗。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数学新课改的影响
2.1 数学新课改对老师提出更高的挑战
很久以来,高中数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没有改变。有的老师可能教了一辈子学,所接触的内容不用看课本就能背下来。事实上,这种情况有利端也有弊端,有利的方面就是他对所掌握的内容非常的熟悉,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出发来讲述,弊端就是对新增加的内容一窍不通,导致讲课的时候较为困难。而此次课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是数学与现实结合,用更好的方法去教授内容,才能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2 加强对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
教学活动的实施本身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但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活动还必须有一个教育管理者进行维持。高考的指挥棒要求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以本人所见,只要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教育。社会需要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对别人有意义的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培养人:培养自食其力,自我实现的人。
因此,我认为,教育管理者对教育的认识也会对新课标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左右,新课程标准看似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其实也是隐含着对教育这个系统提出的要求。对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2.3 加强了对学生的培养
新课标的顺利实施,需要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三部分共同的努力。来共同培养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成成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备课上巧妙创设情景。数学课题的引入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而来,大多数都有其实际背景,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从实际出发,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这种动力,教师便能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语: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在教学目的上,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因素,一切教学内容要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体验去获取.让学生充分参与,这样既有利于领会基础知识,又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所以,在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的今天,广大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实践将是影响数学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的数学教学只有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勇于创新,积极实践,才能开创我国数学教育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学》,王社菊.出处:《教育家》,2004年1期.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培训感悟》,孟召荣.出处:《素质教育论坛》,2009年17期.
[3] 《反思传统认识“三维”》,程郑.出处:《四川教育》,2004年2期.
[4]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李金霞.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4期.
[5]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李金霞.出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