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班人、国企管理层激励和中国制造升级,卡住了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命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管理创新上取得了独特的进展,但也留下不少悬而未决的、关系经济全局的管理难题。其中尤为突出的三大经典管理难题:接班人问题、国企管理层激励问题、中国制造升级问题,成为了30年改革中企业的锥心痛!
接班人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浮出水面,进入2000年以后日益危急。直到今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TCL总裁李东生、华为总裁任正非、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唐山曙光集团董事长张春来等一批与改革同行的企业家,依然无法放马南山,仍在驰骋疆场,或者退而不休。
企业内部无法培养,外部缺乏职业经理市场,中国企业接班人问题为何落入如此尴尬的困境?概括起来,原因有几种:
● 体制危机。国有竞争性企业的领导者,如海尔的张瑞敏,带领企业从小到大取得了成功,却因历史原因无法获得与私营企业老板差不多的利益。张瑞敏的个人利益,如果没有通过合法的股权激励获得最大化的合法保障,张瑞敏显然不愿退位。
● 贪权危机。习惯了一呼百应的企业领导者,让其放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任正非被批评为此类别。
● 信任危机。道德缺失、能力评价标准缺失、沟通缺失,导致了领导者对接班人的多重不信任。
● 利益危机。在中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企业是在灰色地带成长起来的,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内外部,建立盘根错节的灰色利益链条。这条链条必须靠其本人亲力掌控,才能运作。
专家视点:
“归己心态”妨碍接班人培养。如果认识不到企业做大之后,是属于社会而非个人,归己心态必然会影响接班人培养。企业可以是家族化股权控制,但家庭成员不一定要进入企业参加管理,如果一定要参加,也需要先到其他企业证明了能力再进入企业。如果是非家族企业,这种心态会导致创业者总不相信别人的能力,老觉得别人不行,总不敢放手,也会阻碍接班人成长。
效仿GE建立导师制,内部长期培养。中国第一代创业者的致命问题是,他们始终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打拼,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接班人问题,没有像美国百年老店那样,从一开始就考虑接班人问题。中国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在企业的不同层面建立导师制,长期内部培养接班人,否则,等到快退休才考虑这个问题,就来不及了。
推动CEO的职业化进程。什么样的人是“职业”的CEO?唐骏给中国CEO上了很好的一课:有能力跨行业流动,并且到每一个企业去,都很好地完成了企业的目标;离开的时候,老板和经理人双方皆大欢喜;离开时不带走一个人,加入时不带进一个人,均能很好地帮助老板建立很好的团队。
国企管理层激励难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今天,如何有效地激励管理层,依然是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的难题。
为了激励管理层全力搞好国有企业,中国一直苦苦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租赁制,到90年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职工持股计划,种种药方试遍,最终还是不灵。到90年代后期,竞争性国有企业民营化被认为是搞活国有企业的良方。然而,这场以国有企业管理层主导的MBO,在很多地方,演变成为了一场“内部人”侵吞国有资产的饕餮大餐。
“郎顾之争”之后,大规模MBO被叫停。此后,一些标志性企业,像海尔、伊利等,均进行了小心翼翼的管理层激励,主要形式是有限度地给予管理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少量的股权激励。
在竞争性国有企业以各种形式出售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一些垄断性国企,特别是央企管理层激励问题。2007年,一些央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金融业高管的年薪浮出水面。这些人多则几千万、少则几百万人民币的年薪收入,引起了社会对垄断国企管理层激励问题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相比,国内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水平还很低,根本不能算高。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金融机构和西方的同类企业之间无论是在资本来源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以及盈利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中国垄断国企的管理层,根本不是市场化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不能总是拿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说事儿。
专家视点:
出售竞争性行业国企是大趋势,出售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这个国企改革的方向没有错。关键在于,出售国有企业,程序要公开透明,信息要公开透明。
垄断企业高官薪酬不应与市场化竞争企业挂钩。垄断国企的资产是由国家投资形成的,利润由垄断独家经营形成,高官多为行政任命,而非市场机制依靠经营能力选拔而来,他们不应参照所谓的市场规则和国家规则。在国外,通常只有公用事业公司才是国营的,它不存在赚钱的问题,所以不存在参照私营企业管理层薪酬体系进行激励的问题。
对国企管理层,可以采取奖励计划或虚拟股权计划,不应搞股权激励。应该制定一个任期内或中长期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如果达成了目标,给予一定奖励;一种是为了避免高官短期行为,可以设立虚拟股权计划,即高管在若干年限内,不实际持有企业股票,但如果企业实现目标,可以拥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分红权,但一旦其离任或过了一定周期,即失去分红权。
中国制造升级生死战
改革开放30年间,始终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赚取低端制造环节的微薄利润,是中国大多数产业都面临的困境。
中国今天的困境,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也曾经面临。稻盛和夫,日本京瓷工业株式会社名誉会长,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略显不足,在质量管理方面还没做得很好。稻盛和夫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中国企业支的招是:
不放弃,投入大力量,从小处每天进步,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稻盛和夫很早就树立了一个信念:必需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他认为“投入很大的力量”搞技术开发,这是日本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即使很难达到高新技术,如果每天都不满足于现状,努力向高新技术不断挑战,这种努力一步一步积累,走过了一年,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技术革新。
坚忍,调动全员应对高成本。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日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不断升值,当时京瓷的订单一下减少了一半,遭遇了毁灭性打击。稻盛和夫说,在那种绝望环境中,忍耐坚持了过来。我们决心和员工一起共渡难关。调动员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出很多改善的建议。
附文:
亲历—我眼中的中国管理变革
缺憾引导回归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30年前我正当少年懵懂无知,现在回顾这段中国企业史,也觉不可思议。中国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的发展史,中国市场已是多生态并存,呈现管理思想大杂烩。
管理学界公认这30年发展有几项缺憾。一是中国企业要补工业文明的课,以前以为可以一夜之间从农耕转向信息化,现在却发现缺乏工业文明的规范化、体系化,基础管理很薄弱,带来短命威胁。二是吸纳西方管理思想不能以放弃东方文明为代价,前些年的崇洋照搬已经教训累累,这两年的国学热成为很好的嫁接渠道。三是过去讲精神不讲物质走到了一个极致,而这30年却有滑向讲物质不讲精神另一个极端的危险。
最近的东航返航事件就推倒了劳资关系矛盾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员工满意度究竟要怎样衡量?职业规范是否需要有条件执行?这要通过更深层的管理体制改革来实现,物质分配以外,还要重新认识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治标必须转向治本管理。那就是拾回我们曾经忽视的传统美德式管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中央已经提出要由重视增长到落实发展,这一种回归的声音,是中国管理否定之否定走向理性、成熟的阶段。管理,过去30年我们只管而不理,现在要从单一到系统、心灵到行为的彻底理顺。
附文:
精益化管理应对高成本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精益化管理是应对高成本的良策,比如,丰田、日产在日元升值期间,做了很多改善工作。工厂里有几千个螺丝钉,有很多是没有用或用处不大的,通过设计改善减少了1000多个,每年减少100多亿日元成本,10年下来利润就是1000多亿日元。这种小的改善也是创新,不能把小的改善与技术创新割裂开来,小的积累能增加很多利润。
日本企业以精细化管理著称,实际上,他们的精细化管理水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高成本危机、出口减少中,一步步魔鬼训练般锻造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管理创新上取得了独特的进展,但也留下不少悬而未决的、关系经济全局的管理难题。其中尤为突出的三大经典管理难题:接班人问题、国企管理层激励问题、中国制造升级问题,成为了30年改革中企业的锥心痛!
接班人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浮出水面,进入2000年以后日益危急。直到今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TCL总裁李东生、华为总裁任正非、万向集团总裁鲁冠球、唐山曙光集团董事长张春来等一批与改革同行的企业家,依然无法放马南山,仍在驰骋疆场,或者退而不休。
企业内部无法培养,外部缺乏职业经理市场,中国企业接班人问题为何落入如此尴尬的困境?概括起来,原因有几种:
● 体制危机。国有竞争性企业的领导者,如海尔的张瑞敏,带领企业从小到大取得了成功,却因历史原因无法获得与私营企业老板差不多的利益。张瑞敏的个人利益,如果没有通过合法的股权激励获得最大化的合法保障,张瑞敏显然不愿退位。
● 贪权危机。习惯了一呼百应的企业领导者,让其放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任正非被批评为此类别。
● 信任危机。道德缺失、能力评价标准缺失、沟通缺失,导致了领导者对接班人的多重不信任。
● 利益危机。在中国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企业是在灰色地带成长起来的,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内外部,建立盘根错节的灰色利益链条。这条链条必须靠其本人亲力掌控,才能运作。
专家视点:
“归己心态”妨碍接班人培养。如果认识不到企业做大之后,是属于社会而非个人,归己心态必然会影响接班人培养。企业可以是家族化股权控制,但家庭成员不一定要进入企业参加管理,如果一定要参加,也需要先到其他企业证明了能力再进入企业。如果是非家族企业,这种心态会导致创业者总不相信别人的能力,老觉得别人不行,总不敢放手,也会阻碍接班人成长。
效仿GE建立导师制,内部长期培养。中国第一代创业者的致命问题是,他们始终在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打拼,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接班人问题,没有像美国百年老店那样,从一开始就考虑接班人问题。中国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在企业的不同层面建立导师制,长期内部培养接班人,否则,等到快退休才考虑这个问题,就来不及了。
推动CEO的职业化进程。什么样的人是“职业”的CEO?唐骏给中国CEO上了很好的一课:有能力跨行业流动,并且到每一个企业去,都很好地完成了企业的目标;离开的时候,老板和经理人双方皆大欢喜;离开时不带走一个人,加入时不带进一个人,均能很好地帮助老板建立很好的团队。
国企管理层激励难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直到今天,如何有效地激励管理层,依然是搞活搞好国有企业的难题。
为了激励管理层全力搞好国有企业,中国一直苦苦探索,从20世纪80年代的承包制、租赁制,到90年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职工持股计划,种种药方试遍,最终还是不灵。到90年代后期,竞争性国有企业民营化被认为是搞活国有企业的良方。然而,这场以国有企业管理层主导的MBO,在很多地方,演变成为了一场“内部人”侵吞国有资产的饕餮大餐。
“郎顾之争”之后,大规模MBO被叫停。此后,一些标志性企业,像海尔、伊利等,均进行了小心翼翼的管理层激励,主要形式是有限度地给予管理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少量的股权激励。
在竞争性国有企业以各种形式出售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一些垄断性国企,特别是央企管理层激励问题。2007年,一些央企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金融业高管的年薪浮出水面。这些人多则几千万、少则几百万人民币的年薪收入,引起了社会对垄断国企管理层激励问题的大讨论。一种观点认为,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相比,国内金融机构高管的薪酬水平还很低,根本不能算高。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金融机构和西方的同类企业之间无论是在资本来源方面,还是在市场竞争以及盈利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异,中国垄断国企的管理层,根本不是市场化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不能总是拿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说事儿。
专家视点:
出售竞争性行业国企是大趋势,出售的关键在于公开透明。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这个国企改革的方向没有错。关键在于,出售国有企业,程序要公开透明,信息要公开透明。
垄断企业高官薪酬不应与市场化竞争企业挂钩。垄断国企的资产是由国家投资形成的,利润由垄断独家经营形成,高官多为行政任命,而非市场机制依靠经营能力选拔而来,他们不应参照所谓的市场规则和国家规则。在国外,通常只有公用事业公司才是国营的,它不存在赚钱的问题,所以不存在参照私营企业管理层薪酬体系进行激励的问题。
对国企管理层,可以采取奖励计划或虚拟股权计划,不应搞股权激励。应该制定一个任期内或中长期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如果达成了目标,给予一定奖励;一种是为了避免高官短期行为,可以设立虚拟股权计划,即高管在若干年限内,不实际持有企业股票,但如果企业实现目标,可以拥有一定比例的股票分红权,但一旦其离任或过了一定周期,即失去分红权。
中国制造升级生死战
改革开放30年间,始终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赚取低端制造环节的微薄利润,是中国大多数产业都面临的困境。
中国今天的困境,在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也曾经面临。稻盛和夫,日本京瓷工业株式会社名誉会长,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略显不足,在质量管理方面还没做得很好。稻盛和夫以过来人的经验,给中国企业支的招是:
不放弃,投入大力量,从小处每天进步,掌握世界最先进技术。稻盛和夫很早就树立了一个信念:必需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他认为“投入很大的力量”搞技术开发,这是日本能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即使很难达到高新技术,如果每天都不满足于现状,努力向高新技术不断挑战,这种努力一步一步积累,走过了一年,这个过程就是很好的技术革新。
坚忍,调动全员应对高成本。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日签订《广场协议》后,日元不断升值,当时京瓷的订单一下减少了一半,遭遇了毁灭性打击。稻盛和夫说,在那种绝望环境中,忍耐坚持了过来。我们决心和员工一起共渡难关。调动员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出很多改善的建议。
附文:
亲历—我眼中的中国管理变革
缺憾引导回归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30年前我正当少年懵懂无知,现在回顾这段中国企业史,也觉不可思议。中国30年走完了西方100年的发展史,中国市场已是多生态并存,呈现管理思想大杂烩。
管理学界公认这30年发展有几项缺憾。一是中国企业要补工业文明的课,以前以为可以一夜之间从农耕转向信息化,现在却发现缺乏工业文明的规范化、体系化,基础管理很薄弱,带来短命威胁。二是吸纳西方管理思想不能以放弃东方文明为代价,前些年的崇洋照搬已经教训累累,这两年的国学热成为很好的嫁接渠道。三是过去讲精神不讲物质走到了一个极致,而这30年却有滑向讲物质不讲精神另一个极端的危险。
最近的东航返航事件就推倒了劳资关系矛盾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员工满意度究竟要怎样衡量?职业规范是否需要有条件执行?这要通过更深层的管理体制改革来实现,物质分配以外,还要重新认识职业道德和个人操守,治标必须转向治本管理。那就是拾回我们曾经忽视的传统美德式管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中央已经提出要由重视增长到落实发展,这一种回归的声音,是中国管理否定之否定走向理性、成熟的阶段。管理,过去30年我们只管而不理,现在要从单一到系统、心灵到行为的彻底理顺。
附文:
精益化管理应对高成本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精益化管理是应对高成本的良策,比如,丰田、日产在日元升值期间,做了很多改善工作。工厂里有几千个螺丝钉,有很多是没有用或用处不大的,通过设计改善减少了1000多个,每年减少100多亿日元成本,10年下来利润就是1000多亿日元。这种小的改善也是创新,不能把小的改善与技术创新割裂开来,小的积累能增加很多利润。
日本企业以精细化管理著称,实际上,他们的精细化管理水准,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高成本危机、出口减少中,一步步魔鬼训练般锻造出来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