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血管狭窄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置入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术后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其形成机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需要神经介入医师综合评估支架术后ISR的发生风险.该文就ISR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临床治疗等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评价某社区老年人群卒中一级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上海市奉贤区某社区2019年参加社区老年健康体检并于2021年再次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社区人群的年龄≥60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结果为数据来源.在体检过程中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进行卒中风险评估、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首诊干预,针对高危个体进行长期干预管理.卒中风险评估指标为脑血管功能积分,75~100分为非高危,50~<75分为轻度危险,25~<50分为中度危险,0~<25
肿瘤突变负荷(TM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治疗疗效呈正相关,并且在近期的相关研究中,肿瘤突变负荷对靶向治疗及化疗的疗效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Inception深度学习模型(CAIM),用于对TCGA数据库中的非小型细胞肺癌中的肺腺癌的病理切片进行识别.首先,对数据样本进行切分,裁剪成小切片;然后送入到深度学习模型中,通过卷积学习图像特征,再与注意力机制结合进一步加强特征的提取;最后通过对小切片预测信息的整合,自动判别肺腺癌病理切片TMB值的高低.数据集由337张肺
导尿管插管及留置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疼痛,并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临床上现有的解决方案只能短时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为此,开发了一种能够简单方便地在导管表面形成局部麻醉药长效释放涂层的技术,以实现留置导尿管麻醉效果的长效化.将聚乙烯醇、泊洛沙姆407、利多卡因共混后作为成膜液,在导尿管表面成膜(LID-P407-PVA),适当条件下获得的缓释药膜表面平整、厚度适宜、润湿性良好.体外释放结果表明,LID-P407-PVA在水中能持续释放利多卡因长达48 h.用热刺激致小鼠疼痛模型(n≥5)评价LID-P40
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过程中发生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较为罕见.作者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1例HICH治疗过程中出现CVST病例,提示临床医师HICH治疗过程中患者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加重,需警惕CVST.HICH治疗过程中,甘露醇和止血药物使用不当可能是发生CVST的病因,抗凝治疗可作为有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