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淳化阁帖》是现在留存最早的刻帖之一,共十卷,包含从汉末到五代数个朝代书家的书迹。留存至今的王献之墨摹本寥落晨星,而《淳化阁帖》第九卷保留了大量王献之可靠的刻帖。本文通过梳理王献之书法的基本面貌,按照书体把刻帖分类并解读一部分佳帖,从美学形式和创作心理等方面对《淳化阁帖》第九卷做一些详细的解读。
关键词:淳化阁帖; 王献之; 行草书
一、梳理王献之书法的基本面貌
由于《淳化阁帖》摹刻失真较大,仅仅通过此帖去认识王献之的书法,势必就像脱离王羲之的双钩精摹墨本去认识大王的书法一样是有偏驳的。所以应从现今所存双钩墨迹和其他刻帖中寻找接近王献之书法原貌的作品,从而帮助从心理角度还原《淳化阁帖》中王献之书法本该有的神韵和风采。
《万岁通天帖》中王献之的《廿九日帖》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王献之墨迹模本,此帖用笔内敛丰润,结体紧密求工,仍保留了一定隶味。《鸭头丸帖》徐邦达从书法风格、用笔的特征和绢的质地三方面认定其伪:“我以为此本决非晋人之书,更不用说献之了。” 。《中秋帖》一般认为是米芾临小王《十二月割帖》。《东山帖册》徐邦达认为“未必定为二王之一所书,但饶有东晋人风味,以为晋无名氏书即可”。《地黄汤帖》墨摹本,线条光滑羸弱,去小王面貌远矣。可见他的墨摹本多数不可靠。
然而笔者发现明代《郁冈斋帖》中尚刻有归于王献之名下三帖《地黄汤帖》《敬祖帖》《卫军帖》,此三帖亦刻于《淳化阁帖》和《大观帖》。王澍评价道“《敬祖帖》……吾家《郁冈斋帖》刻此书,乃唐人所模。”《郁冈斋帖》的摹刻水准比《淳化阁帖》要精良得多,而且按照王澍的说法其为唐人墨摹本,能较为如实地表现笔法和结构。《敬祖帖》有真伪争议,古人多归为羊欣书。而《卫军帖》《地黄汤帖》分别被刘涛先生定义为王献之31岁和42岁书,王玉池先生定《卫军帖》为38至40岁书。故此两贴可代表小王中晚年书风,它们非常接近张怀瓘《书议》中对王献之行草的评价,“流变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综上所述,《廿九日帖》、《卫军帖》和《地黄汤帖》是笔者认为王献之书法面貌较为可靠的三帖。在接下来第九卷书迹的归类中将把这三帖作为相应参考,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类作品的风格。
二、第九卷中的行楷书
《思恋帖》《节过岁终帖》《夏节近帖》《岁尽帖》《夏日帖》《思恋转不可言帖》《仲宗帖》《黄门帖》《舍内帖》《月終帖》《不审尊体贴》是第一种书体,楷法为主兼有行意。这一类行楷书与《廿九日帖》比较接近,有几个特点:一,从字法上看,当中有的字法尚有隶味,字形多有方扁;二,楷书比重较大,只有极少数行书和草书;三,笔画内敛工稳,结体绵密,字间紧凑,风格相对较为平和。
其中例如《夏日帖》不仅似《廿九日帖》,与《万岁通天帖》中王徽之《新月帖》以及《淳化阁帖》卷三的王凝之《告庾帖》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兼”“日”“得”“切割”“痛”“热”“汝”“比”“恶”“劳”“勿”“白”“疏”等字的写法上与他们基本一致,在书写节奏、字的大小上也接近。可见这是王羲之数子常用的一种行楷体,多用于内容郑重的书信,例如吊丧文。祁小春《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写道:“唐仪所说的‘皆用白藤纸,楷书’这一规矩,在王羲之发帖中亦有所反映,比如……等吊丧尺牍,皆作楷书或行楷书体。”故欲学王献之行楷书者可以从上述书帖入手。
三、第九卷中的行草书
《永嘉帖》《静息帖》《鄱阳帖》《思恋无往不至帖》《白东帖》《发吴兴帖》《肾气丸帖》《冠军帖》《可必不帖》是第二种书体,行书为主偶有草法。这类行草书与《卫军帖》《地黄汤帖》类似,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行书与草书所占比重接近,行书略多;二,书写节奏和性情变强,多有数字连笔而下,字之间的呼应和连笔变多,气息流畅完足;三,用笔妍媚潇洒,结体奇侧多姿,字法隶味脱去,字相对上一种风格多有拉长和舒展,接近于王羲之行书体势。
以《地黄汤帖》为例,此帖用笔明快妍媚,笔画劲拔秀润,字字有变化,结体生动有微妙体势。从“忧”“等”“谢”“事”字可以看出绞转运动的复杂性;“妇”“服”“地”“未佳”“书”等字有很强烈的体积暗示和空间性;书写富有弹跳感,例如“去”“还”“尔”字笔往往会突然提起;“想必及”一笔完成,线条质量极高。从此帖可见这一类行草书与王羲之在字法、结体、用笔上一定的相似性,但线条更佳丰润妍媚,更为浪漫洒脱,多有奇趣。恰如羊欣所云:“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三、第九卷中的草书
《鹅还帖》《诸女帖》《安和帖》《想彼帖》《余愿帖》《适奉帖》《阮新妇》《姐性帖》《奉对帖》《先夜帖》《姐性帖》《昨日诸愿帖》是最后一种书体。这种书体以草书为主导,兼带一些行书写法,线条清劲,往往一笔数字。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云:“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子,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这些帖子即是例证。大王草书连字不多,最注重的是线条内部复杂的运动和体积感,字与字之间更多强调“意连”,是高度理性支配感性的艺术作品;而小王的草书在草法不变的情况下,追求一榻直下的流畅性和速度感,削弱了线条内部运动的复杂性,书写的过程充满激情,观者有超逸迅驰、一泻千里的线条体验和对比强烈、分割复杂的空间感受,是饱含的感性支配理性的艺术作品。他们父子草书风格上的不同有点像西方美术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黄庭坚《山谷题跋》就有类似评价:“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从这类“一笔书”中也可以了解到唐代“张癫醉素”充满激情和戏剧性的草书是正从小王这脱胎而出。但由于书写流变迅驰,线条清瘦而内部运动愈发简单,字的造型和空间的分割有时候也几乎要堕入险怪的泥沼。后人对小王的诟病多在此,例如唐太宗“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之论,“疏瘦”二字概括了这类“一笔书”的负面性质。而王澍评价颇为中肯精确:“……龙蛇婉转,绝有奇致,然于右军风度亦不免少漓矣。盖已开颠素之先。要之自谨入纵,由正入奇,风会迁流,自然有次。然愈纵愈奇,亦愈以薄矣。”
最值得一提的是《奉对帖》,它被刘涛著《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二》中定为献之33岁书。献之早年与郗昙女郗道茂结婚,后离婚尚新安公主,然而与郗道茂离婚成为了他一生的悔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此帖即是离婚后寄给前妻弟弟的书信,内容如下: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信中文字深情肺腑,透露出王献之对于过往婚姻的思念和如今心中生活的无奈、悔恨和痛苦。可以说,《奉对帖》之于王献之,犹如《祭侄文稿》之于颜真卿,《黄州寒食帖》之于苏轼,用笔虽多有狼藉潦草处,但是在不可抑制的感情起伏中自然流露的书写,在整个书法史中都是不多见的。
参考文献:
[1]张彦远.法书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3]水赉佑. 淳化阁帖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关键词:淳化阁帖; 王献之; 行草书
一、梳理王献之书法的基本面貌
由于《淳化阁帖》摹刻失真较大,仅仅通过此帖去认识王献之的书法,势必就像脱离王羲之的双钩精摹墨本去认识大王的书法一样是有偏驳的。所以应从现今所存双钩墨迹和其他刻帖中寻找接近王献之书法原貌的作品,从而帮助从心理角度还原《淳化阁帖》中王献之书法本该有的神韵和风采。
《万岁通天帖》中王献之的《廿九日帖》被公认为是最可靠的王献之墨迹模本,此帖用笔内敛丰润,结体紧密求工,仍保留了一定隶味。《鸭头丸帖》徐邦达从书法风格、用笔的特征和绢的质地三方面认定其伪:“我以为此本决非晋人之书,更不用说献之了。” 。《中秋帖》一般认为是米芾临小王《十二月割帖》。《东山帖册》徐邦达认为“未必定为二王之一所书,但饶有东晋人风味,以为晋无名氏书即可”。《地黄汤帖》墨摹本,线条光滑羸弱,去小王面貌远矣。可见他的墨摹本多数不可靠。
然而笔者发现明代《郁冈斋帖》中尚刻有归于王献之名下三帖《地黄汤帖》《敬祖帖》《卫军帖》,此三帖亦刻于《淳化阁帖》和《大观帖》。王澍评价道“《敬祖帖》……吾家《郁冈斋帖》刻此书,乃唐人所模。”《郁冈斋帖》的摹刻水准比《淳化阁帖》要精良得多,而且按照王澍的说法其为唐人墨摹本,能较为如实地表现笔法和结构。《敬祖帖》有真伪争议,古人多归为羊欣书。而《卫军帖》《地黄汤帖》分别被刘涛先生定义为王献之31岁和42岁书,王玉池先生定《卫军帖》为38至40岁书。故此两贴可代表小王中晚年书风,它们非常接近张怀瓘《书议》中对王献之行草的评价,“流变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综上所述,《廿九日帖》、《卫军帖》和《地黄汤帖》是笔者认为王献之书法面貌较为可靠的三帖。在接下来第九卷书迹的归类中将把这三帖作为相应参考,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一类作品的风格。
二、第九卷中的行楷书
《思恋帖》《节过岁终帖》《夏节近帖》《岁尽帖》《夏日帖》《思恋转不可言帖》《仲宗帖》《黄门帖》《舍内帖》《月終帖》《不审尊体贴》是第一种书体,楷法为主兼有行意。这一类行楷书与《廿九日帖》比较接近,有几个特点:一,从字法上看,当中有的字法尚有隶味,字形多有方扁;二,楷书比重较大,只有极少数行书和草书;三,笔画内敛工稳,结体绵密,字间紧凑,风格相对较为平和。
其中例如《夏日帖》不仅似《廿九日帖》,与《万岁通天帖》中王徽之《新月帖》以及《淳化阁帖》卷三的王凝之《告庾帖》也有很多共同之处。“兼”“日”“得”“切割”“痛”“热”“汝”“比”“恶”“劳”“勿”“白”“疏”等字的写法上与他们基本一致,在书写节奏、字的大小上也接近。可见这是王羲之数子常用的一种行楷体,多用于内容郑重的书信,例如吊丧文。祁小春《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写道:“唐仪所说的‘皆用白藤纸,楷书’这一规矩,在王羲之发帖中亦有所反映,比如……等吊丧尺牍,皆作楷书或行楷书体。”故欲学王献之行楷书者可以从上述书帖入手。
三、第九卷中的行草书
《永嘉帖》《静息帖》《鄱阳帖》《思恋无往不至帖》《白东帖》《发吴兴帖》《肾气丸帖》《冠军帖》《可必不帖》是第二种书体,行书为主偶有草法。这类行草书与《卫军帖》《地黄汤帖》类似,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行书与草书所占比重接近,行书略多;二,书写节奏和性情变强,多有数字连笔而下,字之间的呼应和连笔变多,气息流畅完足;三,用笔妍媚潇洒,结体奇侧多姿,字法隶味脱去,字相对上一种风格多有拉长和舒展,接近于王羲之行书体势。
以《地黄汤帖》为例,此帖用笔明快妍媚,笔画劲拔秀润,字字有变化,结体生动有微妙体势。从“忧”“等”“谢”“事”字可以看出绞转运动的复杂性;“妇”“服”“地”“未佳”“书”等字有很强烈的体积暗示和空间性;书写富有弹跳感,例如“去”“还”“尔”字笔往往会突然提起;“想必及”一笔完成,线条质量极高。从此帖可见这一类行草书与王羲之在字法、结体、用笔上一定的相似性,但线条更佳丰润妍媚,更为浪漫洒脱,多有奇趣。恰如羊欣所云:“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三、第九卷中的草书
《鹅还帖》《诸女帖》《安和帖》《想彼帖》《余愿帖》《适奉帖》《阮新妇》《姐性帖》《奉对帖》《先夜帖》《姐性帖》《昨日诸愿帖》是最后一种书体。这种书体以草书为主导,兼带一些行书写法,线条清劲,往往一笔数字。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云:“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子,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这些帖子即是例证。大王草书连字不多,最注重的是线条内部复杂的运动和体积感,字与字之间更多强调“意连”,是高度理性支配感性的艺术作品;而小王的草书在草法不变的情况下,追求一榻直下的流畅性和速度感,削弱了线条内部运动的复杂性,书写的过程充满激情,观者有超逸迅驰、一泻千里的线条体验和对比强烈、分割复杂的空间感受,是饱含的感性支配理性的艺术作品。他们父子草书风格上的不同有点像西方美术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黄庭坚《山谷题跋》就有类似评价:“余尝以右军父子草书比之文章,右军似左氏,大令似庄周也。”从这类“一笔书”中也可以了解到唐代“张癫醉素”充满激情和戏剧性的草书是正从小王这脱胎而出。但由于书写流变迅驰,线条清瘦而内部运动愈发简单,字的造型和空间的分割有时候也几乎要堕入险怪的泥沼。后人对小王的诟病多在此,例如唐太宗“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之论,“疏瘦”二字概括了这类“一笔书”的负面性质。而王澍评价颇为中肯精确:“……龙蛇婉转,绝有奇致,然于右军风度亦不免少漓矣。盖已开颠素之先。要之自谨入纵,由正入奇,风会迁流,自然有次。然愈纵愈奇,亦愈以薄矣。”
最值得一提的是《奉对帖》,它被刘涛著《中国书法全集·王羲之王献之卷二》中定为献之33岁书。献之早年与郗昙女郗道茂结婚,后离婚尚新安公主,然而与郗道茂离婚成为了他一生的悔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39》:“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此帖即是离婚后寄给前妻弟弟的书信,内容如下: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姐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姐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信中文字深情肺腑,透露出王献之对于过往婚姻的思念和如今心中生活的无奈、悔恨和痛苦。可以说,《奉对帖》之于王献之,犹如《祭侄文稿》之于颜真卿,《黄州寒食帖》之于苏轼,用笔虽多有狼藉潦草处,但是在不可抑制的感情起伏中自然流露的书写,在整个书法史中都是不多见的。
参考文献:
[1]张彦远.法书要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3]水赉佑. 淳化阁帖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