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重建的新模式——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的实质(上)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两部分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析了德国当代著名社会批判理论家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思想。规范语用学在哈贝马斯整个社会批判理论中具有核心的地位 ,在对其进行建构中 ,哈贝马斯批判和继承了包括马克思、康德、霍克海默尔、马尔库塞、米德、阿佩尔、奥斯汀、乔姆斯基和达米特在内的许多哲学家的思想 ,并与他们进行了思想的直接对话 ,因此 ,具体地揭示他们与哈贝马斯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示规范语用学的形成路径 ,对于整体把握哈贝马斯社会思想的本质 ,理清当代德国哲学的发展方向 ,进而洞察 2 0世纪哲学方法论的演变特征 ,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本部分 (上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规范语用学理论 :(1)交流理性的重建构成了规范语用学形成的内在动因 ,促使哈贝马斯从意识哲学转向到语言的分析哲学 ;(2 )通过对传统语义分析途径的考察 ,哈贝马斯最终将现代语用学中发展了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规范语用学的理论出发点。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wo parts, whic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normative pragmatic thought of Habermas, a well-known social critic in contemporary Germany. Normative pragmatics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Habermas’s theory of social critique. In constructing Habermas, Habermas criticizes and inherits Marxism, Kant, Horkheimer, Marcuse, Mead , The philosophies of many philosophers such as Apel, Austin, Chomsky, and Dammit, and held direct dialogues with them, thus revealing in concrete terms their internal relations with Habermas’s thought Relevant and demonstrating the forming path of normative pragmatics has an important epistemological value and methodology for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Habermas’s social thought, clarify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German philosophy and furthering the evolvement of philosophy method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significance. This part explores the pragmatic theory from two aspects: (1)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constitutes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normative pragmatics, which leads Habermas to move from the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to the analytic philosophy of language; (2)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semantic analysis, Habermas eventually takes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developed in modern pragmatics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for regulating pragmatics.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两种方法研究了我国的区域间资本流动及其结构性变迁特点:一种方法是交错递推的参数估计方法;另一种是平行数据估计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同
本文以海德格尔为例 ,考察了当代西方哲学的诗化 ,指出其一个重要特征是 :一些关键性概念不再追求清晰的表述而成为涵义隐晦的譬喻。这种与诗歌合流的趋势 ,反映了技术化时代
以二十八宿作为天文观测体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一大进步。贵州的水族、苗族也有本民族的二十八宿体系,并且与汉族二十八宿有不少差异,本文就水苗汉二十八宿的异同作一些探索
心理因果性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中的一个前沿性问题. 金在权基于因果排除论证指出,非还原唯物主义的心理因果性理论遇到了"先占威胁",即心理的因果有效性最终会被物理的因果有
政治伦理正日益成为当代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术界目前的一般倾向是认为现实主义的伦理思路应当是公共伦理建构的主要指南.但是,超越型的或治疗型的思路也可以在公共的或制
本文考证唐大安禅师的俗籍、生平,由何处前往沩山躬耕助道,继主沩山法席与离沩返闽重兴福州怡山的年代,受封“延圣大师”之号与所居视野院为“延寿禅院”的年代,归寂的时间、地点
不同阶段 ,不同社会及其历史时期 ,义利观的内容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观的特征表现为 :义利的辩证统一 ,尚义要求的层次性 ,重利方式的多样性 ,义利统一的前进性
脐火、幻身、梦境、光明、中阴、往生(夺舍)六种密法是藏传佛教噶举派中的重要密法,总称为"那若六法".通过阐释和分析上述六法的含义和修行方法,总结出六法具有二元论的哲学
本文通过对明儒重民观的概述和探析 ,阐明自先泰儒家以来对重民观的承继与发展 ,即从“以民为本”的重民观发展到“由民为本”的重民观 ,尤其是黄宗羲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
20世纪 90年代初纳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人类认知在原子尺度上进入微观领域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 ,革新了人们的概念。针对纳米科技与其它各类科学在微观尺度上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