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如何有效果、不讨厌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记住,二是浸润中国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死记硬背,事倍功半
  孩子小的时候要不要背点唐诗宋词、名家名段?家长很关心,希望得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好照着去要求孩子。答案倒有,但不是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具体情况也不同。
  女儿刘莐四五岁时,我曾带着她背过一些少儿开蒙的经典,如《三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等。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孩子小的时候,心思单纯,受到外界的干扰少,机械记忆力强,这么好的资源浪费了就可惜了。我最喜欢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教她背这首长诗,全诗36句,每周背4句,不到俩月就滚瓜烂熟了。那时孩子才四五岁,并不明白诗里说了啥,靠的只是死记硬背。她喜欢吃荔枝,就教她背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可能懂一点,但也多是机械记忆,没用多长时间就背下来了。
  现在回头看,没啥效果。她的语文学得好、传统文化底子厚,成绩高(2009年高考语文138分,作文满分),跟小时候死记硬背关系似乎不是很大,功劳应该归结到后来的大量的读写实践上。本以为小时候背诵的东西不管理解不理解,到大了可以从记忆深处调出来反刍,事实却像吃螃蟹,费力甚多而所得甚少。
  不是孩子不争气,实在是人类记忆机制太奇怪。现在,有一项关于童年记忆的研究发现,早期记忆会在7岁这一年迅速衰退,到八九岁时,大部分孩子只能拥有少得可怜的童年记忆。所以经常看到很多孩子小时候《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一上学如流的倒背往往只剩下“首百三诗唐”五个字了。
  当然,这或许是我的一家之言。最终还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定,不可一概而论。
  节奏感、韵律感,唱儿歌也能实现
  说到这里,看起来我在反对孩子背诵,其实没那么绝对。我反对的是这种情况,道听途说背古诗文对孩子好,不管孩子乐意不乐意就逼着背,本来是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的快乐童年,却被古诗文玩了——玩乐、游戏、接触大自然,是儿童的第一要务。
  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人生的路径也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童年。有的孩子在记忆上没有天赋,不一定非得在记诵上勉强他。顺其天理,顺其自然,最好。当然,如果孩子愿意背,拿它当快乐,那就背呗。即使大了记不住,也能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终生不会忘掉——其实,背诵诗歌韵语,对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这一项功能,倒是应该重视的。
  如果孩子不愿意背呢?节奏感和韵律感咋培养?好办。有个所有孩子都会喜欢的方式——唱儿歌。
  “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玩过跳皮筋的孩子张嘴就来,这根本不需要正襟危坐地背诵。因为儿歌是有韵律有节奏的,还能跟孩子的游戏结合到一起,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孩子当然喜欢。明朝的吕坤还专门为当时的孩子们编了一本儿歌大全,名为《演小儿语》,其中大多是没有意思的却符合孩子接受能力的儿歌,如“老王卖瓜,腊腊巴巴。不怕担子重,只要脊梁硬”,“讨小狗,要好的。我家狗大却生痴,不咬贼,只咬鸡”。读来都朗朗上口,理解起来不艰难生涩而有趣味,尤其可贵的是没有成人的道学气,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孩子小时候的世界是充满奇特想象的,顺其所好,才能有所成就。所以,不管要他学什么,都要以保护好想象力为前提,这才是终生的财富。
  记诵,是有办法的
  孩子上学后,按教材要求也需要背诵一些诗文,老师还会留作业。但如果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往往是事倍功半。更可悲的是,好不容易背下来了,孩子却无法灵活应用。
  怎样才能记得不苦逼,用得又灵活?方法很多。
  南京大学的徐雁先生编过一本《读书大辞典》,里面介绍了很多学者的读书方法,比如钱钟书、金克木等等,每人一节,家长读读这本书,会大有启发。
  我个人最欣赏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方法。他读一本书,是要读五遍的。比如一本书里有十篇文章,丰子恺先生会在第一篇读完后,在上边画一个横,第二天开始读第二篇时先读第一篇,第一篇上画一个竖,当然这时候读第一篇的速度就快些了。等到读第五篇时,第一篇就已经写了一个“正”字。读到第六篇时,第二篇已经写完一个“正”字。这样读完一本书,就等于读了五遍,既理解得透透的,又记得牢牢的。其实,前辈学人的功夫,都是在熟读而后成诵的基础上做成的。
  这个读书方法是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记忆第一天是遗忘最快的,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今天背一首诗,明天可能就忘掉一半,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学而时习之”。
  还有很多不错的方法,比如摘记法、批注法、写心得等等,前人的方法都可借鉴,最要紧的是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用,要和孩子对生活的思考结合起来。要让孩子感觉记忆这些东西“有用”。
  刘莐小时候,有一次到河边去玩,看到水面上有波纹涌起,问是怎么形成的,我告诉她,是水下面有鱼在游泳,冲到水面的时候,就形成了波纹。我引导她回忆背诵的《春江花月夜》,她一下子想起来:“鱼龙潜跃水成文!”这就是运用——学,要在生活中及时运用。没用的东西,谁都懒得记;记住了也会忘掉。
  如此,孩子就学得快乐,有兴趣,语言、思想就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一天天丰富起来了。
其他文献
孩子刚开始独立出行,家长先跟一跟  看刘同学说得那么热闹,我这当爹的得补充两句了。估计你们肯定把刘同学他爹给想象成一个脑门上顶着个“二”的人,或者铁石心肠到丧心病狂的家伙,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决定让刘同学自己从杭州回齐齐哈尔,我和他妈开始也担心,毕竟孩子才十二三岁。我们俩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他试试。但前提是,我们得跟一跟。当然不是我们跟在刘同学屁股后面,而是把这事托付给了在机场工作的朋友。  
期刊
过度保护,要么让孩子成为胆小鬼,要么成为傻大胆儿。  女儿杨杨很小的时候,我们在姥姥家住。客厅小,东西杂,孩子想下地玩,姥姥也是好心,也许怕碰着孩子,始终把孩子抱得紧紧的。杨杨到9个多月时,还不会爬。  怎么办?我果断决定,收拾出一间屋子,让孩子在里面尽情折腾。  我把刀子、剪子、螺丝刀等等尖锐的东西移出去,把玻璃杯、热水瓶等易碎的东西也移出去,让孩子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安全无害的。  不到一个星期,
期刊
小朋友进入一岁七个月之后,越来越爱说“不”——一个可以挑战权威、构建自我的美妙无比的字。  吃饭了!不想吃。玩好了回家吧!不呀!睡觉了!不!妈妈讲故事再睡!我要喝水、我要换尿布布、妈妈涂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家伙每天都要让我在她的肚子、手、脚、额头上蘸点唾沫才肯入睡。  后来,我无意中发现,利用孩子的“不”来解决难题格外有效。比如,对付挑食问题,除了变着花样给食物上色、化妆、变身,还有一个非
期刊
甭管俗雅,孩子快乐就行。  一位妈妈问:我是古典音乐盲,想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该从何入手听西方古典音乐?没等我回答,她解释说:看到一岁半的闺女天天听到广场舞的音乐就扭屁股,真是痛心呀!我这才知道,原来她是想和孩子一起听。  如果是给孩子听的音乐,我推荐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施特劳斯这些音乐舒缓、明亮、快乐的。贝多芬就不推荐,情绪太激烈,当然,青春期孩子喜欢是另一回事,但是我觉得不适
期刊
我的微博偶像大V自称是“德国妈妈”,她当然不是德国人啦。这个称号来自一些关于德国人的笑话,比如,德国的机器制造工人拧螺丝,一定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拧三圈半,多半圈都不会拧,因为以拧紧为标准会加剧机器的磨损。而外国人嘲笑德国人,哪怕是在两间公用电话亭分别贴上男女标志,“女电话亭”空着,德国男人也会去旁边那个排队。  没错,“德国妈妈”非常严谨。她们上学时都特别认真上进,当了妈之后,出于对孩子的爱和责任,
期刊
对“症”下“药”。  孩子入园不适应,怎么办?得看孩子不适应在哪里,对症下药。  宋小涵入园前由姥姥照看,非常依恋姥姥,和姥姥形影不离,一看不见姥姥就哭闹不止。到三岁了,不能老是在家呆着啊,得上幼儿园了,得学会跟小朋友相处。  突然面对这么多陌生人,而且是单军作战,肯定不好适应。哪怕我们这些老师都扮成小兔子逗她,宋小涵还是哭成了小泪人。姥姥想出的办法是,在幼儿园陪着孩子,反正自己是退休工人,啥事没
期刊
你听说过物权么?孩子也有呢。  “小气”娃的声明  最近3岁的乐乐经常跟我交涉:妈妈,这是我的电子琴,你不可以弹。妈妈,这是我吃饭的椅子,你不可以坐。妈妈,这是我的芭比娃娃,你不能玩……  一开始,乐乐在这样严肃声明的时候,我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因为一直想当然地以为,作为妈妈,我可以动她的一些东西,再说,我弹弹你的电子琴,也弹不坏啊。也没有想到动她的东西需要向她请示。在外面,当乐乐护东西
期刊
荷包撅着屁股说:来呀,来拧我屁股呀!  我们三个经常散步的路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两只鹅,从毛茸茸的小东西,长成肉乎乎的两只大家伙。儿子荷包对它们很感兴趣,每次见了总要各种逗弄。七八岁狗也嫌就是这个意思,如今我们算是深有体会,眼见着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变成了一个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表情极其夸张,动不动就欺猫逗狗的熊孩子。  我们吓唬他,鹅喜欢拧小孩儿的屁股——因为小时候大人就是这样吓唬我们的。不过鹅拧
期刊
我相信女儿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失败了,我允许她大声地哭一会。  带女儿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我是小超人”竞技游戏比赛,要过六关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比赛过程中只要一犯规就会被淘汰出局。  那是女儿生平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她在家玩游戏从来没输过,为什么?大家都能猜到,因为家里没有严格的规则。但是比赛场就不同了,我相信那是女儿第一次自己去面对“规则”这个概念。  比赛环节并不容易,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更加难。
期刊
假如有一天孩子失恋了回家抱着爸爸哭,那也是做父亲的成功。  跟儿子像兄弟一样没大没小  儿子吴定谦在30岁的时候,出了人生第一本书。我本来以为跟儿子很熟,但看完后,感觉却不太熟。他写出小时候的记忆,我和他妈妈跟他说过的话、一起做过的事,我们都忘了,但他都记得。  我这一代人的父亲,大多不会跟孩子沟通。我一辈子跟爸爸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因为他不知道要跟我们讲什么,我们怕他怕得要死,什么也不敢跟他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