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南端,是湖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地,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多山,是中国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包括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就地理资源而言,当地拥有万佛山丹霞地貌群、原始次森林、亚热带沟谷雨林风景及漂流河谷等人文资源不地理资源更丰富。
  1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通道侗族建筑艺术巧夺天工、精华聚集,鼓楼、寨门、风雨桥被誉为侗族“三宝”。有马田鼓楼、芋头古侗寨和坪坦风雨桥群3处国宝,有横岭古楼群、阳烂寨门等6处省级文物,有市级文物2处、县级文物7处、暂未列入保护的各类文物达9000多处,这是一笔宝贵的资产,是实现富民强县的优势资源,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依托。必须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来统筹,来谋划,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2 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工作,确保侗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存续。着力抓好古建设的保护,做好芋头古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保护好马田鼓楼、坪坦风雨桥、横岭古楼群、阳烂寨门等文物保护。着力抓好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全面启动“鼓楼、风雨桥、寨门、吊脚楼、石板路”的原风格保护工程,展示通道侗族的建筑文化。重视保护和培育侗族民间文化艺人,培养一支传承侗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才队伍。
  3 开发经营民族文化产业,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合理市场化的要求,利用先进手段,注入现代元素,科学开发经营文化遗产。坚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建设,建成集聚区和产品集散地,展演艺术,转化为工艺产品,进入市场。打造精品文艺节目,确定侗族节庆日,搭好文化台,唱好经济戏,形成产业链。大力开发特色民族工艺旅游商品,为旅游增值。
  4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文化事业发展平台
  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民族文化彰显工程,建好鼓楼、风雨桥、寨门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提升侗族文化设施层次和水平。抓住国家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文化站建设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成一批经济实用、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精神需求。
  5 大力推进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通道县“生态美”,绿色是根本。生態资源是通道县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通道县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 ,目前,全县总计完成退耕还林造林52000亩、封山育林3000亩,长江防护林造林5927亩、封山育林16200亩,珠江防护林造林18000亩、封山育林14717亩。林木蓄积量由原来的7622179立方米上升为8493545立方米,丰富的森林资源,给我县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而如何合理利用这项资源禀赋来发展经济,也是通道县人民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切不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要把绿水青山当作金山银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6 抓好山地绿化工程
  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突出抓好以城镇周围、公路两旁、河道两岸、民居四周为重点的绿化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百里绿色行动”,大力推进以芋头、皇都、阳烂、梓坛、马田为重点的风景线建设,路到绿到,生态跟进,建好一线,带动二线,辐射三线。
  7 抓好县城美化工程
  大力实施县城绿化、街景绿化、机关绿化,使逐步形成以环城林带为依托,以风景林地为基础,以市道绿化为骨架,公园、广场、河流、社区、庭院各种绿地相互交映,乔、灌、花、草搭配有致,点、线、面、环协调发展的“山、水、园、苑”城市绿色生态系统。
  8 抓好综合治理工程
  加大小流域污染治理,实现山、林、水、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依法加强耕地、矿产、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保证资源有序开发、环保开发。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治理污染源的长效机制,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巩固锰、锌、钒污染整治成果。加快城镇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
  9 大力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任务。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两型”产业,致力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中之重。必须根据生态功能区要求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具有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的产业、环保型产业,扩大生态经济规模和效益。
  10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
  通道在发展独具特色的民俗生态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通道县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一是独特的侗文化,通道县是当前全国侗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体育文化、饮食文化。二是神奇的自然风光。通道境内风光神奇,融峰、林、林、洞、水于一体,集雄、险、峻、秀于一身,移步换景,妙趣横生,有原始森林公园,有被誉为“南国第一漂”的龙底自助生态漂流,三是丰富的人文景观。
  (作者单位:418500中共通道县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小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逐渐增多,而“半路出家”的生手也很多,出现故障束手无策,所以学习和掌握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的一般知识,学会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常见故障的应急修理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拖拉机 维修 技巧  1.拖拉机维修技巧  1.1巧排机油泵性能差的故障为解决大修或检修后的机车初次启动机油泵泵不上来油的问题,应将机油滤清器或出油管卸掉,然后用注油器从机体出油
新蔡县小麦应用“吨田宝”试验总结  李 伟  (河南省新蔡县河坞乡农业服务中心,河南新蔡 463500)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124-01  新蔡县小麦生产已经由中产进入到高产阶段,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我县小麦高产的能力,运用化学调控等技术进行高产开发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显得日趋重要。为验证“吨田宝”在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采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113-02  引言  本文通过人和其他动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家园的角度,从生态平衡被破坏及人类生存坏境的高度,深刻分析加强冶勒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人类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  野生动植物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快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建设。就目前来看,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滞后性逐渐凸现出来,需要积极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和农业生产技术,以此来助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来保证农业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1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维修体制还存在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19-01  “十二五”以来,黄南州把发展果品业作为加大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大力发展特色果品产业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1.1 强力扩大特色果品種植面积  州委、州政府大力實施万亩核桃、万亩黄果梨基地建设举措,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引
山西省祁县生态相对脆弱,但林业发展势头很好,研究祁县林下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其他生态脆弱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1 项目区概况  祁县总面积854平方公里,辖6镇2乡3个城区,160个行政村,境内山川秀丽,气象万千。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东南山区峰峦重迭,表层大部分为灌木覆盖,宜林适牧。中部丘陵表层为厚层黄土覆盖,粮丰林茂。北部平川地势平坦,土壤肥
摘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际、国内十分瞩目的巨大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本文就这一工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站;保护;天然林资源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的“天字”号工程,一号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许多地方赞誉“德政工程”,林业的希望工程颁于广大乡镇林业站工作的基层单位,在天然
一、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1、农业防治。  选用种植抗虫或耐虫大豆品种。尽量选无荚毛和荚毛弯曲、木质隔离层结构好、入荚死亡率高的大豆品种。在当地合法的种子销售部门选购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大豆种。  合理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应尽可能避免重茬,特别是在化蛹(八月初)和羽化期(八月中旬)增加铲趟,可减少羽化,减轻为害。  翻耕豆茬地。大豆收割后进行秋翻,秋耙,可破坏幼虫的越冬场所,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 
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栽培上市早,效益高香甜可口,是广大城乡人民普遍喜爱的传统夏季的鲜食水果。由于其成熟早、物价廉而受欢迎。吉林省东丰县城郊几个乡镇近10年来,从露地小面积到地膜覆盖大面积种植,又到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早熟栽培,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的几倍,现在已是当地政府的一个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笔者根据多年理论与实践经验,针对全县小拱棚地膜覆盖香瓜生产中存在问题及其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相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推进旅游业产业升级,以旅游业为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构建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加快农村现代服务业与互联网技术的全面融合;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依托人力资本积累,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对Z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向服务业的渗透,服务业的发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全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