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而产生的新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实践性很强,跟生活实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仅仅限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性的知识。探究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去,能够快速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新课标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探究式教学
一、 前言
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旨在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1]。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为自己以后走向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运用合适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探索中发现,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项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高中信息技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度影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比如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传统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方法运用不创新,重复使用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一直采取较为传统的方法,本身不具有什么创新性。将这些带有传统色彩的教学方法投入学习中去,没有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而形成适合于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模式。如果长期的受到这种方法的影响,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二)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去实行,忽视了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缺乏能力培养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布置的任务。让学生这一个主体处在被动位置,参与探究的机会很少,让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锻炼,造成学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严重影响到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一) 合理设计情境引导
教师想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需要不断的想办法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设计情境引导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侧面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 合理设计探究问题
问题的引导是究式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课堂上如果有很好的探究问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很多捷径,避免学生走弯路。如果没有问题的指导,或者探究问题的设计很不合理,就会导致学生进入一个知识的迷途中去。学生们会像在茫茫大海中迷路的小舟一样毫无方向感。所以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计探究问题的时候要分层次的进行。教师要分析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2]。
(三) 合理设计课堂组织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者。课堂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小组协作探究、集体交流探究、个人探究。个人探究可以分配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思考,进行讨论。小组协作探究、集体交流探究则适合一些复杂或庞大的任务。这不是绝对的,少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个人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其他的则需要小组或者集体形式来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组织时,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征,找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方式。
(四) 合理设计知识拓展
信息技术本身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生不仅要获取信息,还要将信息技术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争取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所以,在设计知识拓展时不要只是局限在教材上,应该进行知识拓展与延伸。
(五) 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
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协作探究、自主探究,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完成学习的任务。探究过程记录是学生记录下来自己探究学习的具体过程[3]。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总结自己学习的得失,并且进行反思。下次就会汲取教训,争取做的更好。与此同时,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可以记录学生体验到多内容、多阶段的成功的喜悦,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信心。教师在设计探究过程记录的時候一定要设计好探究过程记录表格。
四、 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
(一) 探究过程评价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体验分享、差异性、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等原则为基础。首先,体验分享原则,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感受和经验,交换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将自身的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相互促进,将知识分享成为大家共有的精神财富,评价活动应该具有很强的公开公正性。设置一个多样的、新颖的评价活动组织形式。不要设置内容空洞的,无骨无肉的。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生动地描述感受最深的环节,可以适当的采取其他的形式来再现自己的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加大概括力度,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不让问题和看法埋在心里无法表达出来。其次,差异性原则。指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项目的制定深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要讲究效率。再次,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培养自觉认识自我的能力。贯彻落实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原则。需要时刻注意结合集体中互相的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评价。学生是整个评价的主体,不要只是评价个人和集体在活动中的表现,还需要参与评价这整个活动的举办效果。最后,遵守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的原则。信息技术探究模式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发育。在整个评价中,要坚持以人为中心[4]。具体要求:整个评价结果不要只是以学生活动的成果为中心。应该努力将找准个性教育教材去引导和启发学生,防止学生出现智力导向错误。 (二) 探究成果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成果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对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综合性的总结性评价和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考查方式和考试方式的分析。考查方式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和一個课程的内容后所得到知识的多少。促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来合适的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考察方法。考试方式是在期中、期末、结业时候进行的。考试结果是对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做好的评价基础,信息技术课的考试主要分为上机操作和卷面答题两种方式。对于基本知识或基本概念的考察可以使用卷面答题来测试。如果是考核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就需要上机操作来考核。基本知识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环节,基本技能可分为初步学会、学会、比较熟练三个环节[5]。对基本知识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记住和复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对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能简单的提出问题。对基本技能的要求是学生能进行速度较慢的上机操作;之后能进行差错少的,连续的上机操作;再到熟练,水平高的上机操作。
五、 总结
多媒体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学科教学领域中去,信息资源的丰富,使用好这些技术和资源可以给探究式教学整合于信息技术教育创造很好的基础条件。利用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搜集大量有关探究式教学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知识背景投入到探究式教学中去,让学生们使用。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媒体信息、提供探究式教学的丰富背景资料、创设虚拟的真实情景。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去查询这些信息,通过查询之后再确定探究课题内容。学习的人员也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组成的群体。学习不仅限制在某一节课,可是是几节课甚至几周的课。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网上通讯工具想自己的教师或者网上的专家教授请教。同学之间还可以利用网络在互联网上相互协作和讨论。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整理、收集、分析。学生的探究结果可以通过PPT形式展现,让学生们因此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促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吴湉.探究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8(14):574-580
[2]毛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法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0(05):974-980
[3]米晓明,刘燕,秦建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04):687-691
[4]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1):456-460
[5]夏洪波.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关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0,5(09):847-850
【关键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探究式教学
一、 前言
新课程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旨在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1]。学生需要不断的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为自己以后走向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运用合适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探索中发现,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是一项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高中信息技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度影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比如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传统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一)方法运用不创新,重复使用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一直采取较为传统的方法,本身不具有什么创新性。将这些带有传统色彩的教学方法投入学习中去,没有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而形成适合于本学科的教学方法、模式。如果长期的受到这种方法的影响,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
(二)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
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不合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去实行,忽视了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缺乏能力培养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中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多数是以自我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布置的任务。让学生这一个主体处在被动位置,参与探究的机会很少,让学生的自我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锻炼,造成学生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严重影响到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一) 合理设计情境引导
教师想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需要不断的想办法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设计情境引导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侧面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兴趣和探究意识。
(二) 合理设计探究问题
问题的引导是究式教学的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课堂上如果有很好的探究问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很多捷径,避免学生走弯路。如果没有问题的指导,或者探究问题的设计很不合理,就会导致学生进入一个知识的迷途中去。学生们会像在茫茫大海中迷路的小舟一样毫无方向感。所以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计探究问题的时候要分层次的进行。教师要分析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和任务[2]。
(三) 合理设计课堂组织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者。课堂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小组协作探究、集体交流探究、个人探究。个人探究可以分配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任务,让学生思考,进行讨论。小组协作探究、集体交流探究则适合一些复杂或庞大的任务。这不是绝对的,少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个人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其他的则需要小组或者集体形式来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组织时,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征,找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探究方式。
(四) 合理设计知识拓展
信息技术本身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学生不仅要获取信息,还要将信息技术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争取服务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所以,在设计知识拓展时不要只是局限在教材上,应该进行知识拓展与延伸。
(五) 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
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协作探究、自主探究,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完成学习的任务。探究过程记录是学生记录下来自己探究学习的具体过程[3]。主要是为了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总结自己学习的得失,并且进行反思。下次就会汲取教训,争取做的更好。与此同时,合理设计探究过程记录可以记录学生体验到多内容、多阶段的成功的喜悦,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信心。教师在设计探究过程记录的時候一定要设计好探究过程记录表格。
四、 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习评价
(一) 探究过程评价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体验分享、差异性、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等原则为基础。首先,体验分享原则,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感受和经验,交换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将自身的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相互促进,将知识分享成为大家共有的精神财富,评价活动应该具有很强的公开公正性。设置一个多样的、新颖的评价活动组织形式。不要设置内容空洞的,无骨无肉的。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生动地描述感受最深的环节,可以适当的采取其他的形式来再现自己的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加大概括力度,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表达自我,不让问题和看法埋在心里无法表达出来。其次,差异性原则。指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项目的制定深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要讲究效率。再次,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培养自觉认识自我的能力。贯彻落实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原则。需要时刻注意结合集体中互相的评价和学生个体的评价。学生是整个评价的主体,不要只是评价个人和集体在活动中的表现,还需要参与评价这整个活动的举办效果。最后,遵守促进个性发展为重点的原则。信息技术探究模式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发育。在整个评价中,要坚持以人为中心[4]。具体要求:整个评价结果不要只是以学生活动的成果为中心。应该努力将找准个性教育教材去引导和启发学生,防止学生出现智力导向错误。 (二) 探究成果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探究成果的评价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对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应该结合综合性的总结性评价和阶段性的形成性评价。考查方式和考试方式的分析。考查方式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和一個课程的内容后所得到知识的多少。促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来合适的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考察方法。考试方式是在期中、期末、结业时候进行的。考试结果是对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做好的评价基础,信息技术课的考试主要分为上机操作和卷面答题两种方式。对于基本知识或基本概念的考察可以使用卷面答题来测试。如果是考核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就需要上机操作来考核。基本知识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环节,基本技能可分为初步学会、学会、比较熟练三个环节[5]。对基本知识的要求是学生能够记住和复述已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对这些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能简单的提出问题。对基本技能的要求是学生能进行速度较慢的上机操作;之后能进行差错少的,连续的上机操作;再到熟练,水平高的上机操作。
五、 总结
多媒体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学科教学领域中去,信息资源的丰富,使用好这些技术和资源可以给探究式教学整合于信息技术教育创造很好的基础条件。利用网络的优势不仅可以搜集大量有关探究式教学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知识背景投入到探究式教学中去,让学生们使用。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多种媒体信息、提供探究式教学的丰富背景资料、创设虚拟的真实情景。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去查询这些信息,通过查询之后再确定探究课题内容。学习的人员也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多个组成的群体。学习不仅限制在某一节课,可是是几节课甚至几周的课。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网上通讯工具想自己的教师或者网上的专家教授请教。同学之间还可以利用网络在互联网上相互协作和讨论。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整理、收集、分析。学生的探究结果可以通过PPT形式展现,让学生们因此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促使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吴湉.探究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8(14):574-580
[2]毛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法初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10(05):974-980
[3]米晓明,刘燕,秦建波.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6(04):687-691
[4]吕小利.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01):456-460
[5]夏洪波.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关主题探究式学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0,5(09):84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