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起福氏菌痢疾爆发的调查报告
【机 构】
:
北京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北京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北京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北京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
【出 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9年10期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843-1批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人群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疫苗接种人体安全,反应轻微,抗原性及近期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后三年抗-HBs阳性率及抗-HBsP/N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提示在免疫后第三年应进行加强注射,以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
本文以1 : R不等配对的方法,对唐山市新生儿出生缺陷进行了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妊娠最初的12周内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双亲不良环境接触史是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12周后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妊娠期服用药物等与新生儿出生缺陷无显著联系。
本文报告了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RPHI)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血清抗体分型的实验结果。用该法共检查福建以EHF野鼠型为主和家鼠型疫区患者恢复期病人血清58份,发现前者A型34份(94.44%),后者R型22份(100%),证明了RPHI法与HI法对EHF血清抗体分型的结果是一致的。证实RPHI在临床诊断上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该病的血清抗体分型并具有实用价值。该病用本法进行抗体分型,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通过所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我国乙肝疫苗优先接种对象及其接种方案进行了估算,并对未来各种可能情况下乙肝疫苗接种策略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低年龄组人群尤其是新生儿为疫苗接种优先考虑对象,且无需对孕妇进行HBsAg筛选而对其新生儿直接小量接种是优选方案。结果还提醒我们既应注重高效廉价的乙肝疫苗的研制,亦应强调疫苗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既应注重特异性乙肝疫苗的人群接种,也应强调乙肝防制的综合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