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了23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这235亿资金将用于十大节能重点工程、中西部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转移支付等5项内容,其中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在内的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和700个项目节能技术。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其中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奖励资金70亿元、中西部城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65亿元、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转移支付20亿元、统计、监测等基础工作30亿元、“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50亿元。事实上,不仅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也纷纷开始加大。2007年,江苏省省级财政增收的50%用于节能减排,山西省安排15亿元、山东省安排12亿元用于支持本省的节能减排。
实际上,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2007年上半年,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电力6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1.6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这6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增速总体依然偏快。
专家认为,导致当前高能耗行业增长过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不严,市场准入制度松懈,特别是部分省份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措施,既从需求上推动了作为高能耗行业的电力增长,也从电力等能源上为高能耗行业的增长创造了条件。二是高能耗行业利润大幅增长的拉动。三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必然带动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的高能耗行业的增长。
目前,国家各有关部委正在采取行动,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的用地、用电、金融信贷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还透露,即将出台的《循环经济法》中专设有激励措施,各级地方政府都将要求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
环保行业有税收优惠
毫无疑问,一块巨大的“蛋糕”已经摆在了环保行业的面前。
权威部门预计未来5年,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将达到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0%。这一利好消息无疑给环保行业特别是节能环保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此之前的6月份,国务院已经下发了由发改委会同其他部委共同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根据工作方案,环保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1、提高环保服务收费标准;2、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包括引导信贷资金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的支持、资本市场优先为符合条件的环保项目提供直接融资等;3、抓紧制定落实节能环保产品及产业的税收优惠。
为引导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项目,企业所得税法对相关项目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约为1%,同发达国家5%左右的比例相比差距较大。按照规划,到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8800亿元,约占同期年GDP的3.4%。为实现“十一五”环境目标,这期间中国环境保护投资需要1.4万亿元,“十一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长率将达到15%,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环保产品中,节能灯在2007年的中国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政府在这一年提出,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支持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使用高效照明产品,以此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
“2007年计划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数量是5000万支,最重要的是,我们将通过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促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的有效机制,涉及的产品包括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等。”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指出。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王保安表示,中央财政拿钱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包括资金的运作机制。
新能源板块喜迎利好
在节能减排这一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眼下正成为全球最为炙手可热的能源科技概念。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数据,到2006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2亿吨标准煤,约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远远低于全球14%的平均比例。
从日前闭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2008年我国将有控制、有步骤地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未来,将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设资金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2008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提速,受此影响,2008年的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增大。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使它们的价格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有助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资源性上市公司也有望从中受益。
据了解,传统能源巨头中国石油的触角开始伸向新能源领域,并计划到2020年投入100亿元开发新能源,积极探索地热资源,开发地热能、风能。中国石油副总裁胡文瑞称,到2020年,中国石油计划在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方面形成1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与西气东输管道连接达到3亿立方米。
目前中国石油已建成的燃料乙醇生产厂,年产量达50万吨。未来中石油要建成1000万亩原料林基地,建立600万吨生物柴油示范工程,预计2008年投产。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表示,发改委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一,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示范。包括重点开发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成套技术、开发核电关键技术、研制成套装配技术,氢能以燃料电池为重点,推动氢能燃料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第二,加强新能源体系化建设,加速科技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大型新能源企业,建成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和实验基础设施。在新能源领域重点组织3个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太阳能系统集成和产业化应用,支持能够促进光伏发电的系统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发展燃料电池材料等清洁燃料、照明节能材料的产业化。第三,开展国际合作,坚持开放式创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高技术产业、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小排量要咸鱼翻身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发布,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品之一的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首次在关键指标上有了自己的定义。
前几年在国内以每年超过20%高速增长的小排量车,近年来并没有随着油价的走高顺势而上,相反却连年走下坡路。业内人士认为,小排量车要想抢到大市场,除了自身不断创新外,更需要政策的支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呈逐年萎缩的态势:2004年为18.6%,2005年为12.63%,2006年为8.57%。而2007年上半年国内轿车销量达到228.69万辆,销量同比增长25.92%,却唯有小排量汽车呈现负增长态势,尤其是排量在1升以下的微型轿车,累计销量只有13.43万辆,同比下降28.87%,仅占市场份额的5.8%。
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认为,小排量车从长期被歧视到解禁,除了放开以前不让上路通行的区域外,并没有看到更多支持鼓励购买小排量车的政策出台。对于购买价格只有三四万元小排量车的消费者,税负对他们购车的影响很大,但购置税、交强险、养路费、车船税等费用却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因而,业内人士建议减免小排量车的一些税负,从政策上来支持、引导小排量车的消费。
200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为小排量汽车的扩张开辟了宽广的道路。2007年11月21日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管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好公务用车节能减排工作,带头使用经济、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汽车,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严禁公车私用。该通知一旦实施,将直接助推小排量汽车的飞速发展。因此,2008年“小排量”的翻身仗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