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因而造成了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向城市转移的农民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在农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的出现。这一新的社会群体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发人深思。文章主要分析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城镇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因为缺少家长的监护,最终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同时这也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紧密相关。所以,很有必要清楚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教育问题,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儿童较多。因为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离开父母的状态,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抚慰,就会导致留守儿童在情感表达方面有所欠缺。相关调查表明,有些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内向,其中很多人都不是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就情感倾诉而言,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最想跟自己的父母倾诉心里话,只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希望跟老师和朋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然而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这就导致了孩子们强烈的感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对比鲜明,因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2. 留守儿童多数都有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存在。调查表明,有不少留守儿童都存在一些不良行为,例如课堂违纪,抽烟,说谎话、脏话等。还有留守儿童发生早恋的情况也相对多一些。此外,因为很长时间都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很容易会产生孤独感,感觉自己像是被社会和家人抛弃,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产生很深的仇视心理,还有有功利化、世俗化的思想倾向。其突出表现有自私自利、冷漠好逸恶劳,甚至是价值观扭曲等不良品行。
  3. 在留守儿童身上会有侵害和被侵害事件不时发生。因为留守儿童没有父母陪在身边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其在面对许多问题时都易于冲动,进而导致有留守儿童侵害和被侵害的诸多事件的发生。有的留守儿童可能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欺侮,这也会使他们感到十分自卑。所以,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比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因而更要重视其安全防护工作。
  4. 学习成绩差。根据调查表明,不少孩子都不是很重视和关注自己的学习,不少留守儿童都学习成绩不佳。此外,因为农村缺乏师资力量,也没有齐全的教学设备,这就造成了有些地区的留守儿童难以确保基本的学习。首先,留守儿童往往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很难产生自信心理,缺乏自觉性,学习习惯更是自由散漫,经常迟到,总是难以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如此,其进取心就逐渐丧失了,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缺乏上课纪律意识,难以集中注意力,因而听课效率低,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再次,留守儿童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经常逃学行为,直至最终辍学。
  二、 解决乡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1. 政府、社会方面。一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步伐。政府应该将关系到户籍制度的各种制度逐步弱化直至取消,这样才能确保劳动力流动更加合理。对于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入学制度也要进行改革,确保农民工的子女也能进城上学。二是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各方面支持。各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壮大农村教师队伍,以促使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使教学设备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农村儿童的教育进一步加大。三是对社会宣传加强力度。有关部门要对报刊、媒体等多种形式善加利用,以便号召社会力量,提高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以便留守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怀。四是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来说,这是一条十分有力的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为广大的乡村努力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让农民本地就业的愿望都尽可能地实现。
  2. 学校方面。一是学校应该将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校要将“阳光互助小组”等积极组织起来,以便为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关爱,要对留守儿童进一步加大关注和帮助的力度;班主任要多做家访,以便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多感受一些来自教师的关怀。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决议。另外,设立留守学生关怀室等咨询机构,负责人可以选择委托那些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以便对学生加强辅导和引导。三是举办多元活动,以便对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丰富。学校传递信息给学生看,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并将学生良好的兴趣培养起来。
  3. 家庭方面。一是父母首先一定要将教育意识转变过来。父母关于针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要转变过来,不仅仅是要对子女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行改善,更重要的是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心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二是加强沟通和交流。对于那些常年在外的父母,他们应该多联系孩子,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感受来自父母的关爱。三是父母最好能留下一人,在农村照顾还在学校学习的儿童,若是双方都没有办法留在家里,就要跟照顧孩子的爷爷奶奶做好思想工作,不可过分溺爱孩子,要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工作。农村的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因而父母和其他家长都要加强有关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主要是指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几个方面,这样才能逐渐形成教育合力。社会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组织好、发动好,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进而一起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并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笃君.新时期留守儿童教育的困境和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4-126.
  [2]张美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2010,(1):119-122.
  [3]王秀章,李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7-120.
  [4]张小娟.留守儿童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式[J].发展,2011.
其他文献
摘要:空间想象能力是中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问题是培养中职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中职生空间想象能力问题的提出,然后分析中职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现状,最后总结了中职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策略  一、 中职生空间想象能力问题的提出  中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本身就不愿意学,尤其普遍厌学立体几何,
摘要:“待优生”是在校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教师们对这一群体往往花时间、心血和精力最多,可是收效却并不明显。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未能找到归因,“对症下药”,从而开始有效的转化。本文就“待优生”的归因和转化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待优生;归因;转化;探讨  一、 引言  所谓“待优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由于家庭、社会、学生自身以及学校教育等否定因素导致其跟一般学生拉开距离,造成道德品行和学业
摘要:为了能够良好地应对比较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自身的自主创业意识,大力开展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教育,为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探索自主创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这些都是高校辅导员在当前社会以及教育背景下不可或缺的自主创业教育活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中的能力提升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当中所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