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vy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医院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患者108例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给予常规产后教育指导的54例纳入对照组,配合其他多种康复治疗措施如生物反馈、电刺激与Kegel训练的5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結论: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在常规教育指导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多种康复治疗措施,对改善盆底功能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足月分娩;初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病症表现,一般以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症状为主,发病原因归结于分娩中致使盆底组织受损,产后出现功能性障碍表现。临床治疗中,强调以康复训练为主,对产后产妇给予多样化康复训练措施,帮助快速恢复盆底功能。本次研究将以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为对象,分析盆地康复治疗方法运用下取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患者108例资料,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3-29岁,平均(25.3±1.2)岁,孕周37-40周,平均(39.2±0.5)周,新生儿Apgar评分≥8分。观察组产妇年龄24-30岁,平均(26.2±1.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4±0.4)周,新生儿Apgar评分≥8分。入选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②产后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腰骶痛与子宫脱垂表现;③自愿参加康复治疗过程。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入组患者康复期间给予一般指导方式,如告知如何做盆底收缩,做盆底肌力强化训练,再如指导产妇做好产后检查、营养支持等工作。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一般指导的同时配合多样化康复训练干预措施,实施内容为:①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取电子生物反馈仪器于阴道中放置,对盆底肌肉情况检测,根据仪器模拟信号获取盆底肌肉活动情况,结合该结果做盆底功能训练;②电刺激方法,主要指通过强度不同的低频电流刺激,使盆底肌肉收缩反应加强,在肌肉弹性与收缩强度上均会提高,且刺激反射作用下,对膀胱逼尿肌收缩抑制,可帮助强化患者控尿反射;③Kegel训练方法,训练中应该值产妇如何做阴道、肛门收紧训练,收紧持续时间5-10s,每隔5-10s做一次动作,每日训练2-3次,每次30min左右,同时指导产妇做体位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观察[1],评价分为:①康复治疗后,产妇无尿失禁情况,未见尿液露出,其他临床症状如腰骶痛等消失,且尿垫试验结果为阴性,视为显效;②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漏尿次数明显减少,视为有效;③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康复治疗有效率计算,取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纳入其中。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录入WPS xls表格内,经过软件SPSS21.0做统计学处理,盆底康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经过检验,由数(n)或率(%)形式描述,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0%,与对照组83.33%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盆底肌肉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严重时将有明显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以腰骶痛、子宫脱垂与尿失禁为症状表现,若未及时控制治疗,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均会带来较大影响。从大多研究报道中均可发现,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中发生率较高,所以应考虑如何做好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工作。盆底康复治疗中,可选择多种方式,如生物反馈、电刺激以及kegel训练等方法,对帮助产妇快速康复有积极作用[2]。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康复治疗有效率达到96.30%,相比对照组83.33%明显较高,提示盆地康复治疗方法运用下,取得的康复效果明显。
  综上,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在常规教育指导的基础上配合其他多种康复治疗措施,对改善盆底功能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万秀娟.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7,26(24):83-84.
  [2]田华.足月单胎顺产初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73+17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强的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红
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方法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将在本院接受甲状腺结节病理检查的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被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中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共计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中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的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种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出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计186例,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相符,有3例为延
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输血者进行研究,共100例,分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参照组应用全血输血,研究组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两组患者输血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患者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改善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药物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经鼻内镜手术组。予以常规手术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联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鼻内镜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且其生
摘要:目的:研究E2、β-hCG与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4例,根据保胎治疗结局分为成功组68例和失败组36例。在孕4周到孕10周,分别检测和对比两组患者的E2、β-hCG水平,分析其与孕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孕5周-孕10周,成功组患者血清E2水平均高于失败组患者(P<0.05)。孕4周-孕10
摘要:目的: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本院结肠癌患者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130.69±5.57)min、术中出血量(100.45±8.79)min、肛门排气时间(1.96±0.50)d、住院时间(6.32±0.52)d、治疗有效率96.77%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2月~8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病例组,根据DAS28标准评分分组,缓解组、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各20例,另按照年龄、性别,选择普通健康对象20例。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进行组间对比,同时将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维生素D与病程、ESR、CRP、DAS28评分进行相
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分娩中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初产妇74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分别给予一般助产护理、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与分娩结果。结果:焦虑评分结果、疼痛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均相对较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观察观察组相对较少,且产程时间观察,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
摘要:目的:观察吉西他滨配合顺铂内科方法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使用吉西他滨+顺铂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用药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9.30%(4/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33%(1/43),胃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哮喘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室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8例老年哮喘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4例,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治疗为观察组,将两组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FEV1(1.85±0.63)L、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