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q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药物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经鼻内镜手术组。予以常规手术组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联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结果:经鼻内镜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手术组患者,且其生活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实现药物治疗方法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经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中图分类号】R76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前言: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具有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鼻粘膜炎症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主要致病因素。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和鼻音等,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嗅觉失灵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损害。在过去的治疗过程中,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疾病反复发作。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会对患者的鼻腔粘膜造成损伤。基于此,为了探究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有效方案,本次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和药物+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现阐述如下[1]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和经鼻内镜手术组。常规手术组39例,男女比例14:15,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5.67±2.01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32±0.73年。经鼻内镜手术组39例,男女比例13:16,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34.89±1.74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病程:4.55±0.82年。
  1.2方法
  常规手术组:在手术开始前7天为患者喷鼻处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取仰卧位,行局部麻醉术,通过实现长鼻镜和鼻息肉套圈的配合,取出鼻息肉,并手术切除病灶,在手术结束后,采用纱布对手术部位进行止血,并在48h后取出纱布,为创口处应用抗生素。
  经鼻内镜手术组:在手术前,对患者的鼻窦炎病灶部位和大小进行检查,在术前为患者应用抗生素并实施鼻腔麻醉,对鼻腔粘膜施压,促使鼻腔粘膜收缩,进而充分暴露鼻腔,套除鼻息肉,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切除肥厚的上颌突,采用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处,并采用凡士林纱布填塞鼻腔,为患者适当服用抗菌药物。并在术后一个月用氯化钠溶液冲洗鼻腔,1次/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2.结果
  2.1治疗效果
  采用经鼻内镜手术+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表1)
  2.2生存质量评分
  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法后,采用经鼻内镜手术+药物治疗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更高。(表2)
  3.讨论
  近几年,我国国民饮食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使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人数稳步增长,由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形成消极影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將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由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感冒症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容易被误诊,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会对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若不加以控制,还会引发中耳炎等并发性疾病,对患者的听力造成损伤。
  经鼻内镜手术凭借其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优势,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的青睐。经鼻内镜手术方法能够实现对炎性组织的全面清除,阻断并发症的产生途径,为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的鼻腔环境提供方便。本次研究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和经鼻内镜手术辅助药物治疗方法,结果显示,经鼻内镜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治疗效果更优,充分验证了药物辅助治疗+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优越性[2]
  结论: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治疗过程中,应采用经鼻内镜手术和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降低对患者鼻腔造成的损伤,实现对病灶的彻底清除。
  参考文献:
  [1]黄建晖,胡一春.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01):192-194.
  [2]徐耸.经鼻内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4):130-1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所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应用早期针灸按摩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希望以此对早期针灸按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在本研究中选取我院所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象,研究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96例样本对象进行平均分组,两组患者需要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48例患者运用中医药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对照组),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Sino),实验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均高于治疗前,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椎体前后缘高度高于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病理诊断的特征,总结内镜诊断经验。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医院内镜共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回顾性分析,评价内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符合率,内镜下表现分布。结果: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内镜诊断符合率91.4%(106/116),病理诊断伴有不典型增生49.1%、肠上皮生化46.6%。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伴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情况如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肿瘤标志物检测,观察组采用支气管镜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比分析两组血清CEA、NSE、CYFRA21-1水平等相关指标及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EA、NS
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不同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6月,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组,早期组50例在发病72小时内进行手术,晚期组25例在发病72小时后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早期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优于晚期组,显示有差异(P0.05)。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保健对不同体质小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接受的健康小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小儿36例。观察组小儿根据不同体质采取中医保健策略干预,对照组小儿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2个月后对两组小儿进行随访,记录和对比干预前后身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小儿身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小儿身长(65.37±7.52)c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静吸组,每组73例,联合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静吸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切皮时、术中及插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摘要:目的:分析强的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红
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方法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将在本院接受甲状腺结节病理检查的患者18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被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中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共计2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术中冰冻切片、石蜡切片的结果。结果 通过对两种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出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计186例,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完全相符,有3例为延
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技术在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输血者进行研究,共100例,分为参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参照组应用全血输血,研究组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两组患者输血效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输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患者应用白细胞输血技术,可有效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