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语文、儿童、情趣、个性四个方面探究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教学?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从而让我们的课堂能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味 儿童味 情趣味 个性味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本与教师、学生间的距离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孩子们动起来了,课堂“活”了……这些变化着实令人欣喜,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凸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谈谈我们的语文课。
一、语文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如今,我们在不少课堂上发现语文的“工具性”正日益淡化,“人文性”正日趋浓厚。有的语文课,不管课中前面学习基础(生字词是否认熟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对课文内容是否有了初步理解)铺垫得如何,教师都急于“闪亮登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新发现,新理解。有的语文课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异化成了内容的说演课、课外资料的汇报课、社会科学课等。在这样的语文课中,学生的确很愉快,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体现出来了,学生的潜能的确也发挥出来了。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又能有多少呢?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其次,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望月》一课,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语言谈感受,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对诗,并指导读好有关段落。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多幅画面让学生讲讲自己心中的月亮。整堂课中,教师借助对文章语言的品位、诵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以培养,同时情感上也得到熏陶。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1、走近儿童,以童心看孩子。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最重要的是就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以儿童为基点和起点,以承认儿童的独特世界为前提,以儿童的既有经验、生活积累为出发点,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课堂上得到真实体现。
2、回归生活,唤起学生体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使语文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开放而快乐的课堂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在学习植物们有了小露珠的滋润与装点,变得更加光彩熠熠之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美丽画面?”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画面,我忽然想到学生虽然都在农村,平时也见过露珠装点的花草,但一时可能不会用言语表达。我随即调整我的教学:“假如你就是这美丽花草中的一棵,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美丽呢?”“我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有了小露珠的装扮,我浑身像镶满了钻石,光彩夺目。”“我是金黄的向日葵。早晨,小露珠来到我的身上,和我做伴,就像是给我戴了一条珍珠项链。”……
三、情趣味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说:“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营造充满情趣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奇妙无穷的海底世界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扣之心弦地提出:“来到了海底,你想了解什么?想做什么?”“我想与海底的小鱼们做朋友,一起游戏。”“我想看看海马爸爸是不是真的有“育儿袋”?长在哪里?”……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乐在其中”。
四、个性味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1、选择喜欢的内容。当学生来到一篇课文面前时,就好象走到了一片芳草地。在那里,也许有的学生喜欢扑蝴蝶,有的学生喜欢闻花香,有的学生还喜欢翻跟斗。可是不管怎样,他们都在领略草地带给他们的快乐。
2、读出自己的感觉。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感情积累存在差异,对文本的感受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朗读应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我总喜欢对学生说:“你读出了什么?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当学生读《小露珠》时,有的说:“我觉得小动物向小露珠问好语气应该是亲切的。”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有礼貌,不能太大声。”这点点滴滴的感觉,远远不是老师的讲所能代替的。这里,融入的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个性的解读。读懂了文本,读进了生活,读出了个性!
3、坚持独特的意见。语文是以人为本的,课本只不过信息的载体,因此,可以,而且应该可以由它的主人(学生)对它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课堂上,我喜欢对学生说:“只要你的意见有充分的理由,你就坚持。”
当学生真的走进了语文,亲自去触摸语文时,压抑他们的个性是残酷的,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语文课堂应该让孩子的个性飞扬!
“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该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语文味 儿童味 情趣味 个性味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本与教师、学生间的距离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孩子们动起来了,课堂“活”了……这些变化着实令人欣喜,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凸现出来的一些问题。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谈谈我们的语文课。
一、语文味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
如今,我们在不少课堂上发现语文的“工具性”正日益淡化,“人文性”正日趋浓厚。有的语文课,不管课中前面学习基础(生字词是否认熟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对课文内容是否有了初步理解)铺垫得如何,教师都急于“闪亮登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新发现,新理解。有的语文课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异化成了内容的说演课、课外资料的汇报课、社会科学课等。在这样的语文课中,学生的确很愉快,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体现出来了,学生的潜能的确也发挥出来了。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能、素养的收获又能有多少呢?
语文教学首先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其次,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教学《望月》一课,由教师开始范读的情景导入到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语言谈感受,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对诗,并指导读好有关段落。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多幅画面让学生讲讲自己心中的月亮。整堂课中,教师借助对文章语言的品位、诵读、运用,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以培养,同时情感上也得到熏陶。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1、走近儿童,以童心看孩子。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最重要的是就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以儿童为基点和起点,以承认儿童的独特世界为前提,以儿童的既有经验、生活积累为出发点,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课堂上得到真实体现。
2、回归生活,唤起学生体验。“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使语文焕发生命的活力。”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开放而快乐的课堂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在教学《小露珠》一课时,在学习植物们有了小露珠的滋润与装点,变得更加光彩熠熠之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们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美丽画面?”不少学生做闭眼沉思状,努力去想那幅美丽的画面,我忽然想到学生虽然都在农村,平时也见过露珠装点的花草,但一时可能不会用言语表达。我随即调整我的教学:“假如你就是这美丽花草中的一棵,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美丽呢?”“我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但有了小露珠的装扮,我浑身像镶满了钻石,光彩夺目。”“我是金黄的向日葵。早晨,小露珠来到我的身上,和我做伴,就像是给我戴了一条珍珠项链。”……
三、情趣味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说:“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营造充满情趣的教学气氛。
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奇妙无穷的海底世界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扣之心弦地提出:“来到了海底,你想了解什么?想做什么?”“我想与海底的小鱼们做朋友,一起游戏。”“我想看看海马爸爸是不是真的有“育儿袋”?长在哪里?”……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乐在其中”。
四、个性味
“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
1、选择喜欢的内容。当学生来到一篇课文面前时,就好象走到了一片芳草地。在那里,也许有的学生喜欢扑蝴蝶,有的学生喜欢闻花香,有的学生还喜欢翻跟斗。可是不管怎样,他们都在领略草地带给他们的快乐。
2、读出自己的感觉。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尽相同,感情积累存在差异,对文本的感受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朗读应该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我总喜欢对学生说:“你读出了什么?把你的感觉通过朗读读出来!”当学生读《小露珠》时,有的说:“我觉得小动物向小露珠问好语气应该是亲切的。”有的说:“我觉得应该有礼貌,不能太大声。”这点点滴滴的感觉,远远不是老师的讲所能代替的。这里,融入的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个性的解读。读懂了文本,读进了生活,读出了个性!
3、坚持独特的意见。语文是以人为本的,课本只不过信息的载体,因此,可以,而且应该可以由它的主人(学生)对它提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在课堂上,我喜欢对学生说:“只要你的意见有充分的理由,你就坚持。”
当学生真的走进了语文,亲自去触摸语文时,压抑他们的个性是残酷的,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语文课堂应该让孩子的个性飞扬!
“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该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