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入学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首要契机。及时有效的入学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并适应、顺利完成学业。在入学教育过程中,重点培养大学生自立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并贯穿整个大学思想教育的始终。
关键词: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220-02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青年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接受培养教育的第一堂课就是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入学教育是青年学生感受认知校园文化、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为以后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构筑稳固、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在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等入学教育环节中,应重点培养其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意识,并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
1 自立意识——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入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自立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尽管大学生就学期间,经济上主要还是靠家庭供给,但是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开始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关注自我的定位,设计自己的前途;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很强的责任感。在心理上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感,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和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立意识的首要特征就是自信,是对自己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心,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自立意识还包涵自强,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奋进。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有所作为。因此,自立意识的培养中关键还要注重培养自学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善于学习。
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就要从新生入学的每个环节开始,通过适应性教育,进行正确引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有意识的引导并锻炼学生独立办事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独自承受压力的能力。经济上,引导他们树立节俭观念,尽量减少对父母的依赖,鼓励他们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锻炼其吃苦耐劳的品格。除了经济的完全依赖,当前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网络成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都缘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独立,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缺乏坚定的自我信念。因此,在精神层面,要结合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引导学生思想独立,坚守自己的原则,培养独立的个性,鼓励求异的思维。
总之,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和升华,并内化为其积极、主动、自觉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2 团队意识—— 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
良好的团队意识,是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必备的一个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就业前需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取向功利化;心理素质脆弱,自控能力下降;人际交往庸俗化,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人本位主义抬头,为民服务意识淡化。因此,在大学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该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内容涉及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等,主要包括协调合作、服务意识、信任与尊重、良好的心理素质、事业心与责任感等方面,而这些恰恰又是衡量大学生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
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应在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高校自身教育实际的基础上,从入学教育工作入手,通过摸清学生思想脉搏,举办集体拓展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人际交流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
3 诚信意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本准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意识是在对诚信的认知和把握中形成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所确立和崇尚的诚信道德规范的一种认识,以及依这种认识而产生的观念。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2],这些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市场经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背弃诚信,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迅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中考试作弊、学术论文造假甚至拒不归还助学贷款、就业合同意识淡漠等诚信缺失行为比比皆是,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
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几次考前教育、学术道德和就业教育还远远不够,应当从大学入学之初就将诚信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点专题,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建立起长效的教育体系,并努力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完善信用监督管理[3]。如高校可把经济领域的信用制度引进到高校诚信道德建设中,成立大学生诚信评估部门,建立诚信档案,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巩固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4 责任意识—— 儒家哲学倡导以天下为己任
责任意识是指每一个人应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精神。责任教育是伦理学的古老范畴,也是高校德育永恒而又常新的话题。儒家哲学历来倡导“以天下为己任”,重视责任意识的宣扬和教化,当代高校更是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意識作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由于在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道德观等方面受到的深层撞击,部分当代大学生失去了对责任的基本认识,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等方面的一份基本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却呈现出了弱化倾向[4]:(1)生命责任意识淡薄,生命伤害与被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2)家庭责任意识淡化,一味地向家庭索取而不思回报,缺乏感恩意识;(3)集体责任意识缺失,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实用主义倾向增强,而协作观念、奉献精神不足,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4)行为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一,公德意识差,言行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礼貌;(5)奋斗目标与社会理想模糊。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相去甚远。
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责任意识培养,应重点把握四个层次:即“生活责任教育—— 行为责任教育—— 成才责任教育—— 回馈责任教育”。通过生活责任教育,是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学会爱与被爱;通过行为责任教育,教育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强化对行为的指令能力、调节能力和评价反省能力;通过成才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才责任感,激发成才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回馈责任教育,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回馈家庭、回馈他人、回馈社会和回馈自我。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责任意识培养,继续增强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引导他们自觉地把社会要求、时代要求转化为个人的目标和行为。
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意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入学教育中亟待培养的四种意识,这四种意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自立意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团队意识是学生发展进步的支撑,诚信意识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责任意识是学生奉献社会的保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一思想教育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契机,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基本意识,为青年学生以后更长远的学习和人生道路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9~51.
[2] 徐仁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5):6~8.
[3] 张延港,王娟,牛春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12:10~11.
[4] 姜兵.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34~35.
关键词: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 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220-02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青年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接受培养教育的第一堂课就是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入学教育是青年学生感受认知校园文化、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目的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为以后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构筑稳固、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在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学习动机、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等入学教育环节中,应重点培养其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意识,并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
1 自立意识——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入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自立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尽管大学生就学期间,经济上主要还是靠家庭供给,但是远离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开始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关注自我的定位,设计自己的前途;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很强的责任感。在心理上逐步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感,表现出独立的愿望和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立意识的首要特征就是自信,是对自己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信心,全面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努力完善自我。自立意识还包涵自强,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树立远大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目标和阶段目标,并朝着目标不断奋进。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不善于学习的人,难以有所作为。因此,自立意识的培养中关键还要注重培养自学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善于学习。
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参与者和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就要从新生入学的每个环节开始,通过适应性教育,进行正确引导,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有意识的引导并锻炼学生独立办事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独自承受压力的能力。经济上,引导他们树立节俭观念,尽量减少对父母的依赖,鼓励他们参加勤工助学等活动,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锻炼其吃苦耐劳的品格。除了经济的完全依赖,当前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网络成瘾、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很大程度上都缘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独立,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缺乏坚定的自我信念。因此,在精神层面,要结合主题班会、专题教育等引导学生思想独立,坚守自己的原则,培养独立的个性,鼓励求异的思维。
总之,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自我”意识得以提高和升华,并内化为其积极、主动、自觉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2 团队意识—— 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的集中体现
良好的团队意识,是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必备的一个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就业前需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90后”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取向功利化;心理素质脆弱,自控能力下降;人际交往庸俗化,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人本位主义抬头,为民服务意识淡化。因此,在大学生入学教育阶段就应该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内容涉及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等,主要包括协调合作、服务意识、信任与尊重、良好的心理素质、事业心与责任感等方面,而这些恰恰又是衡量大学生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
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应在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际和高校自身教育实际的基础上,从入学教育工作入手,通过摸清学生思想脉搏,举办集体拓展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人际交流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
3 诚信意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本准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意识是在对诚信的认知和把握中形成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所确立和崇尚的诚信道德规范的一种认识,以及依这种认识而产生的观念。
中国高等教育从诞生至今,一直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的教化和人格的塑造,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与就业形式多样化日趋明显[2],这些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特别是由于受市场经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人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背弃诚信,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迅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大学生中考试作弊、学术论文造假甚至拒不归还助学贷款、就业合同意识淡漠等诚信缺失行为比比皆是,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
要解决这一问题,单靠几次考前教育、学术道德和就业教育还远远不够,应当从大学入学之初就将诚信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点专题,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建立起长效的教育体系,并努力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机制,完善信用监督管理[3]。如高校可把经济领域的信用制度引进到高校诚信道德建设中,成立大学生诚信评估部门,建立诚信档案,完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巩固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4 责任意识—— 儒家哲学倡导以天下为己任
责任意识是指每一个人应对自己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精神。责任教育是伦理学的古老范畴,也是高校德育永恒而又常新的话题。儒家哲学历来倡导“以天下为己任”,重视责任意识的宣扬和教化,当代高校更是将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责任意識作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由于在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道德观等方面受到的深层撞击,部分当代大学生失去了对责任的基本认识,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等方面的一份基本的责任感,责任意识却呈现出了弱化倾向[4]:(1)生命责任意识淡薄,生命伤害与被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2)家庭责任意识淡化,一味地向家庭索取而不思回报,缺乏感恩意识;(3)集体责任意识缺失,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实用主义倾向增强,而协作观念、奉献精神不足,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4)行为责任意识淡薄。知行不一,公德意识差,言行举止粗俗,缺乏文明礼貌;(5)奋斗目标与社会理想模糊。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过于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较少考虑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相去甚远。
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责任意识培养,应重点把握四个层次:即“生活责任教育—— 行为责任教育—— 成才责任教育—— 回馈责任教育”。通过生活责任教育,是学生学会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学会爱与被爱;通过行为责任教育,教育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强化对行为的指令能力、调节能力和评价反省能力;通过成才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才责任感,激发成才理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回馈责任教育,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回馈家庭、回馈他人、回馈社会和回馈自我。在入学教育中加强责任意识培养,继续增强青年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引导他们自觉地把社会要求、时代要求转化为个人的目标和行为。
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意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入学教育中亟待培养的四种意识,这四种意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自立意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团队意识是学生发展进步的支撑,诚信意识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责任意识是学生奉献社会的保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一思想教育的首要环节和重要契机,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起自立、团队、诚信和责任等基本意识,为青年学生以后更长远的学习和人生道路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49~51.
[2] 徐仁权.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5):6~8.
[3] 张延港,王娟,牛春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12:10~11.
[4] 姜兵.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