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儿童的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孩童时期,儿童行为模式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見的偏差行为。在当代社会中,将其称之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对其身心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向型退缩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如果不注意预防和治疗。很有可能会在成年之后影响他们的各项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儿童,他们虽然身处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但始终表现出一种游离于他人之外的,喜欢独处的行为模式,此类行为即为儿童的内向退缩行为。众多研究者关于儿童内向退缩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明确的表明了,游戏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于内向退缩儿童的互动质量、心理状态的变化。干预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要改善内向退缩儿童的生活质量,这样的干预才会持久有效。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根据儿童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中,设计实施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游戏干预方案。此方案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后,可以作为普遍性的干预方法来进行推广,进而为幼儿园教师预防和干预内向退缩儿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期望能对改善内向退缩儿童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将依据儿童内向退缩的界定、特征及分型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师访谈、家长问卷、观察记录等研究方法,来确定游戏干预的思路和方案。运用日常生活中观察记录的定性描述方法,以及倒返实验的方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方法,深入研究生态化游戏干预方案的可行性、思路及其效果。以倒返实验作为研究方法,通过倒返实验研究来证明,某种行为与实验处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进一步验证游戏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四、研究成果综述
(一)内向退缩型儿童的界定
学术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是无法盖棺定论。常见的对于社会退缩儿童的定义,一般以社会测量和行为描述两种视角为出发点。现如今,研究者则更多的使用行为描述,来对社会退缩的概念进行定义。他们认为社会退缩泛指儿童在所有场合下,包括同伴情境和社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独自游戏或独处行为。我国学者对于幼儿社会退缩的概念,其认为皆是处于社会情境下的跨时间、跨情境的各种独处行为。这里所提到的情境包括幼儿身处的所有环境——陌生环境和熟悉环境。幼儿皆表现出独自游戏,打发时间等一系列的独处行为,作为社会退缩的定义。这些特质会随着儿童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而内向退缩儿童不仅具有社会退缩的特质,并且其内向属性更为显著。
(二)内向退缩型儿童的特征
根据鲁宾和艾森道夫的理论,可以把内向退缩儿童考察的环境从游戏情境扩大到整个社会的情境中进行研究,把退缩儿童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内向退缩具有多维的结构
幼儿的内向退缩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现象,其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孤独行为。具有多种形式的“表面现象”和潜在的原因[3],故其不会以单一维度存在。幼儿内向退缩行为,具有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又都具有不同的行为心理表现和心理机制。故幼儿内向退缩以多维的结构呈现。
2.幼儿内向退缩指熟悉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表现为较低的互动频率
这一特征应是幼儿内向退缩最核心的特征。内向退缩泛指下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既包括熟悉的环境和陌生的环境。儿童都不参与同伴的交往或游戏活动,且会表现出其一贯的孤独行为。这种行为区别于害羞,因为害羞仅仅只是儿童在陌生的环境中羞于与他人交往而已。而内向退缩行为则是在所有的环境中,儿童都不与他人交往。
3.内向退缩属于一种内隐性的问题行为
我们借鉴发展病理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将内向退缩归为内隐性行为问题,重视对内向退缩幼儿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扰如观点采择能力差、低自尊、孤独感或抑郁等的研究。将其视为内隐性的行为问题,不仅关注外在的独处行为,而且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心理困扰和混乱。
(三)内向退缩型儿童的分类
目前较为公认的是阿森多帕夫从动机角度所提出的三种退缩亚型:沉默寡言——主动退缩——被动退缩。
第一种是沉默寡言的退缩亚型,跨情境的无所事事和旁观行为是其最为常见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恰恰反映了幼儿社会交往之间的趋-避动机的冲突。此类儿童的主动交往动机偏低,避免交往的动机偏高。一般认为,沉默寡言行为是交往焦虑的标志性变量,具有跨情境,即陌生环境和熟悉环境的一致性[4]。
第二种行为是主动退缩行为。从动机角度来看,这类儿童趋于交往和回避交往的动机都比较低[5]。一般认为,安静孤独的儿童没有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但是他们对物的兴趣更为浓厚,致使这类儿童远离了社会交往情境,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第三种行为是被动退缩型,又可称为活跃孤独型行为。这类型的儿童常常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独自游戏或独自活动,他们在交往中趋近动机高而回避动机低。这些行为都反映了此类儿童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并且社会交往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均较差。
(四)研究对象的筛选
根据Koppitz及其它学者的研究,内向害羞的儿童较常出现的情绪指标有:图形过小、手臂过短、齐腕切断、缺鼻子、缺嘴巴等。
在取样班幼儿的“绘画测验”中,选出了如下图的作品具有内向型退缩幼儿的情绪指标:
本研究对上海市市中心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了干预对象的筛选,问卷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各发放两次,总共發放问卷数78份。回收率为100%,之后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问卷),结合教师经验判断和研究者的参与观察,确定筛选出了内向退缩行为的干预对象,化名丫丫. 丫丫,父母为双职工家庭,平时由晚托班老师接送和照顾。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都有严厉的限制,在家里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孤单,父母也不太关心孩子在园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活动不感兴趣也很少参加,经常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很少会主动问起孩子的情况。与同龄儿童相比,丫丫对父母的行为漠不关心。有轻微的过敏性症状,不喜欢他人的碰触。经常感觉过分的担心,不愿意与他人说话,动手能力较弱。面部表情,忧虑重重。交往成功率仅有18%,被动交往的成功率为45%,每日的交往回合在6次左右不等。丫丫其内向退缩行为教师问卷的原始分数为37分,而20分则是作为筛选幼儿内向退缩中大班幼儿的最终临界标准,将丫丫的原始分数37分转化为Z分数为4.36。而一些研究表明,中班和大班幼儿内向退缩适宜的筛选标准恰恰是Z>0的标准[6]。可见,丫丫的得分明显偏高,在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害羞沉默上更为严重。
(五)实验的结果
1.从交往时间上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从上图中可看出,在A1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非常少。而B1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刚刚开始进入B1阶段时期,丫丫的交往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和提高,约一周半的时间之内几乎没有与人交往。进入后半段时期交往时间呈阶梯式的稳步上升。在第四周有一段连续的时间都相对偏高。在A2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首先是上升中,后又急剧下降,在5-10分钟内呈现了一定的稳定趋势。在B2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先是快速下滑,后大幅度的曲折上升中,最高达到过24分钟。但在较高期时保持了几天后又再次下降,在几天的低位下降之后,又出现了曲折向上发展的态势。
然后,我们对各个阶段的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由于缺乏方差齐同性。于是采用Dunnett多重比较的方法检验了各个阶段均值之间的差异。从表4可知,B2阶段与A1、B1、A2阶段的差异显著,A1阶段与B1、A2以及B2阶段有明显的差异,而B1与A2阶段的差异却并不显著。
2.从POS量表不同独处行为类型上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在游戏干预中,图4显示了丫丫不同独处行为的变化趋势。从中可看出,丫丫的旁观行为一直较少,在A1和B1的第一个时期,她的无所事事行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之后的独自游戏行为逐渐出现上风之势,无所事事的行为渐渐地减少至较低的水平。在A2阶段,当交往行为渐趋下降的同时,无所事事的行为几乎没有变化。在B2阶段,曾有一段时间独自游戏的行为上升了。在这一时间段内,无所事事和旁观行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独自游戏的行为自动上升使然。
为了更细致地探查丫丫各种不同独处行为类型的变化,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在干预前(A1阶段前)、干预后(B2阶段后),分别收集了15组,关于游戏观察中独处行为变化的数据N,结果见表5。从中可看出,干预后,丫丫独自游戏和无所事事的时间明显低于干预前,而且无所事事的差异较为显著。意外的是旁观行为的水平反而稍高于干预前,可见,游戏干预主要减少了丫丫无所事事的时间。
3.从问卷得分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在B2阶段结束的时候,使用幼兒内向退缩教师问卷检验了丫丫的退缩行为的变化。从中可看出,丫丫在退缩总分及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有明显的变化。
4.定性研究
通过本研究的倒返实验,可以发现丫丫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变化:一是交往时间变长,表现为可以与任何同伴交流,好朋友的人数从一个拓展到三个,对朋友产生了情感的依赖。二是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干预前丫丫只是在保護自己不受伤害时,才会有言语的表达,而且比较模糊。而在干预后,丫丫开始用普通话主动或被动地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三是情绪逐渐积极向上,自我效能感也有明显的改观,这些改变可以从丫丫愉快的表情、游戏中日渐增多的自我表现欲望中可见一斑。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展望
游戏干预的实验研究显示,内向退缩儿童的交往时间明显延长、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内向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明显改善,同伴接纳水平提高,兴趣和专注力得到提高,说明游戏干预策略的效果更集中体现在对内向退缩儿童的交往行为和独处行为的改善上。干预不仅使他们克服害羞心理,学会积极地社交技巧,运用交往策略和技能,而且还使他们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发现研究中运用多种测量指标可以相互印证,也能够从多视角,多维度地研究问题。更好地避免某一种测量指标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偏颇,能更加立体地研究问题,看待问题,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而理论研究则可以更好的整合这些发现和结论,科学深入地探索规律。倒返实验中定性描述是其比较通用的做法,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探索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将教师的干预外的观察和研究者干预过程中的观察引入到了倒返实验中,同时结合教师和研究者的定性描述,更好的统一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式。
本研究将研究者的观察和教师的观察同时安排在了幼儿的自由游戏和游戏干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在游戏干预中表现迥异。在游戏干预的过程中同伴交往比较频繁,在自由游戏中则比较缺少,直到干预游戏进入最后的尾声期,方趋于一致。这表明,以往的一些研究只观察幼儿在干预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是有失偏颇的,儿童在干预游戏中的良好表现不一定就能够概化迁移到其他活动中。
近些年来,儿童的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孩童时期,儿童行为模式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常見的偏差行为。在当代社会中,将其称之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儿童行为问题对其身心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向型退缩行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如果不注意预防和治疗。很有可能会在成年之后影响他们的各项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儿童,他们虽然身处在一个社会化的环境中。但始终表现出一种游离于他人之外的,喜欢独处的行为模式,此类行为即为儿童的内向退缩行为。众多研究者关于儿童内向退缩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明确的表明了,游戏干预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于内向退缩儿童的互动质量、心理状态的变化。干预策略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于要改善内向退缩儿童的生活质量,这样的干预才会持久有效。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根据儿童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在幼儿园的生态环境中,设计实施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游戏干预方案。此方案的有效性得到验证后,可以作为普遍性的干预方法来进行推广,进而为幼儿园教师预防和干预内向退缩儿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期望能对改善内向退缩儿童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将依据儿童内向退缩的界定、特征及分型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师访谈、家长问卷、观察记录等研究方法,来确定游戏干预的思路和方案。运用日常生活中观察记录的定性描述方法,以及倒返实验的方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方法,深入研究生态化游戏干预方案的可行性、思路及其效果。以倒返实验作为研究方法,通过倒返实验研究来证明,某种行为与实验处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进一步验证游戏干预策略的有效性。
四、研究成果综述
(一)内向退缩型儿童的界定
学术界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概念界定至今仍是无法盖棺定论。常见的对于社会退缩儿童的定义,一般以社会测量和行为描述两种视角为出发点。现如今,研究者则更多的使用行为描述,来对社会退缩的概念进行定义。他们认为社会退缩泛指儿童在所有场合下,包括同伴情境和社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独自游戏或独处行为。我国学者对于幼儿社会退缩的概念,其认为皆是处于社会情境下的跨时间、跨情境的各种独处行为。这里所提到的情境包括幼儿身处的所有环境——陌生环境和熟悉环境。幼儿皆表现出独自游戏,打发时间等一系列的独处行为,作为社会退缩的定义。这些特质会随着儿童年龄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变化。而内向退缩儿童不仅具有社会退缩的特质,并且其内向属性更为显著。
(二)内向退缩型儿童的特征
根据鲁宾和艾森道夫的理论,可以把内向退缩儿童考察的环境从游戏情境扩大到整个社会的情境中进行研究,把退缩儿童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内向退缩具有多维的结构
幼儿的内向退缩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现象,其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孤独行为。具有多种形式的“表面现象”和潜在的原因[3],故其不会以单一维度存在。幼儿内向退缩行为,具有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又都具有不同的行为心理表现和心理机制。故幼儿内向退缩以多维的结构呈现。
2.幼儿内向退缩指熟悉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表现为较低的互动频率
这一特征应是幼儿内向退缩最核心的特征。内向退缩泛指下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既包括熟悉的环境和陌生的环境。儿童都不参与同伴的交往或游戏活动,且会表现出其一贯的孤独行为。这种行为区别于害羞,因为害羞仅仅只是儿童在陌生的环境中羞于与他人交往而已。而内向退缩行为则是在所有的环境中,儿童都不与他人交往。
3.内向退缩属于一种内隐性的问题行为
我们借鉴发展病理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将内向退缩归为内隐性行为问题,重视对内向退缩幼儿存在的一些心理困扰如观点采择能力差、低自尊、孤独感或抑郁等的研究。将其视为内隐性的行为问题,不仅关注外在的独处行为,而且更要关注其内在的心理困扰和混乱。
(三)内向退缩型儿童的分类
目前较为公认的是阿森多帕夫从动机角度所提出的三种退缩亚型:沉默寡言——主动退缩——被动退缩。
第一种是沉默寡言的退缩亚型,跨情境的无所事事和旁观行为是其最为常见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恰恰反映了幼儿社会交往之间的趋-避动机的冲突。此类儿童的主动交往动机偏低,避免交往的动机偏高。一般认为,沉默寡言行为是交往焦虑的标志性变量,具有跨情境,即陌生环境和熟悉环境的一致性[4]。
第二种行为是主动退缩行为。从动机角度来看,这类儿童趋于交往和回避交往的动机都比较低[5]。一般认为,安静孤独的儿童没有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但是他们对物的兴趣更为浓厚,致使这类儿童远离了社会交往情境,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第三种行为是被动退缩型,又可称为活跃孤独型行为。这类型的儿童常常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独自游戏或独自活动,他们在交往中趋近动机高而回避动机低。这些行为都反映了此类儿童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并且社会交往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均较差。
(四)研究对象的筛选
根据Koppitz及其它学者的研究,内向害羞的儿童较常出现的情绪指标有:图形过小、手臂过短、齐腕切断、缺鼻子、缺嘴巴等。
在取样班幼儿的“绘画测验”中,选出了如下图的作品具有内向型退缩幼儿的情绪指标:
本研究对上海市市中心某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了干预对象的筛选,问卷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各发放两次,总共發放问卷数78份。回收率为100%,之后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问卷),结合教师经验判断和研究者的参与观察,确定筛选出了内向退缩行为的干预对象,化名丫丫. 丫丫,父母为双职工家庭,平时由晚托班老师接送和照顾。家长对孩子的行为都有严厉的限制,在家里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孤单,父母也不太关心孩子在园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活动不感兴趣也很少参加,经常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很少会主动问起孩子的情况。与同龄儿童相比,丫丫对父母的行为漠不关心。有轻微的过敏性症状,不喜欢他人的碰触。经常感觉过分的担心,不愿意与他人说话,动手能力较弱。面部表情,忧虑重重。交往成功率仅有18%,被动交往的成功率为45%,每日的交往回合在6次左右不等。丫丫其内向退缩行为教师问卷的原始分数为37分,而20分则是作为筛选幼儿内向退缩中大班幼儿的最终临界标准,将丫丫的原始分数37分转化为Z分数为4.36。而一些研究表明,中班和大班幼儿内向退缩适宜的筛选标准恰恰是Z>0的标准[6]。可见,丫丫的得分明显偏高,在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害羞沉默上更为严重。
(五)实验的结果
1.从交往时间上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从上图中可看出,在A1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非常少。而B1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刚刚开始进入B1阶段时期,丫丫的交往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变化和提高,约一周半的时间之内几乎没有与人交往。进入后半段时期交往时间呈阶梯式的稳步上升。在第四周有一段连续的时间都相对偏高。在A2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首先是上升中,后又急剧下降,在5-10分钟内呈现了一定的稳定趋势。在B2阶段,丫丫与人交往的时间先是快速下滑,后大幅度的曲折上升中,最高达到过24分钟。但在较高期时保持了几天后又再次下降,在几天的低位下降之后,又出现了曲折向上发展的态势。
然后,我们对各个阶段的均值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由于缺乏方差齐同性。于是采用Dunnett多重比较的方法检验了各个阶段均值之间的差异。从表4可知,B2阶段与A1、B1、A2阶段的差异显著,A1阶段与B1、A2以及B2阶段有明显的差异,而B1与A2阶段的差异却并不显著。
2.从POS量表不同独处行为类型上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在游戏干预中,图4显示了丫丫不同独处行为的变化趋势。从中可看出,丫丫的旁观行为一直较少,在A1和B1的第一个时期,她的无所事事行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之后的独自游戏行为逐渐出现上风之势,无所事事的行为渐渐地减少至较低的水平。在A2阶段,当交往行为渐趋下降的同时,无所事事的行为几乎没有变化。在B2阶段,曾有一段时间独自游戏的行为上升了。在这一时间段内,无所事事和旁观行为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独自游戏的行为自动上升使然。
为了更细致地探查丫丫各种不同独处行为类型的变化,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在干预前(A1阶段前)、干预后(B2阶段后),分别收集了15组,关于游戏观察中独处行为变化的数据N,结果见表5。从中可看出,干预后,丫丫独自游戏和无所事事的时间明显低于干预前,而且无所事事的差异较为显著。意外的是旁观行为的水平反而稍高于干预前,可见,游戏干预主要减少了丫丫无所事事的时间。
3.从问卷得分看游戏干预的结果
在B2阶段结束的时候,使用幼兒内向退缩教师问卷检验了丫丫的退缩行为的变化。从中可看出,丫丫在退缩总分及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有明显的变化。
4.定性研究
通过本研究的倒返实验,可以发现丫丫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变化:一是交往时间变长,表现为可以与任何同伴交流,好朋友的人数从一个拓展到三个,对朋友产生了情感的依赖。二是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干预前丫丫只是在保護自己不受伤害时,才会有言语的表达,而且比较模糊。而在干预后,丫丫开始用普通话主动或被动地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流。三是情绪逐渐积极向上,自我效能感也有明显的改观,这些改变可以从丫丫愉快的表情、游戏中日渐增多的自我表现欲望中可见一斑。
五、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展望
游戏干预的实验研究显示,内向退缩儿童的交往时间明显延长、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同时,内向退缩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明显改善,同伴接纳水平提高,兴趣和专注力得到提高,说明游戏干预策略的效果更集中体现在对内向退缩儿童的交往行为和独处行为的改善上。干预不仅使他们克服害羞心理,学会积极地社交技巧,运用交往策略和技能,而且还使他们建立与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发现研究中运用多种测量指标可以相互印证,也能够从多视角,多维度地研究问题。更好地避免某一种测量指标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偏颇,能更加立体地研究问题,看待问题,得出客观全面的结论。而理论研究则可以更好的整合这些发现和结论,科学深入地探索规律。倒返实验中定性描述是其比较通用的做法,近年来不少研究开始探索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将教师的干预外的观察和研究者干预过程中的观察引入到了倒返实验中,同时结合教师和研究者的定性描述,更好的统一了量化和质化的研究方式。
本研究将研究者的观察和教师的观察同时安排在了幼儿的自由游戏和游戏干预的过程中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在游戏干预中表现迥异。在游戏干预的过程中同伴交往比较频繁,在自由游戏中则比较缺少,直到干预游戏进入最后的尾声期,方趋于一致。这表明,以往的一些研究只观察幼儿在干预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是有失偏颇的,儿童在干预游戏中的良好表现不一定就能够概化迁移到其他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