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将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高,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减少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9-01
  痛风性关节炎是医院常见病,其临床表现有关节肿痛、关节功能下降、血尿酸增高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起病突然、危害大、治疗难度高、易复发等多种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需及时给予科学治疗,减少疾病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院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对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78例分为2组。研究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2-81岁,平均(53.81±5.46)岁;病程0.5-12d,平均(5.82±2.17)d。对照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3-82岁,平均(54.10±5.36)岁;病程0.5-13d,平均(5.91±2.20)d。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研究组4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治疗:应用自拟定痛汤,药方有威灵仙20g,生苡仁25g,地龙8g,苍术9g,土茯苓17g,秦艽9g,牛膝20g,车前子8g,黄柏9g,独活8g,川萆8g。血瘀甚者,加红花8g,丹参25g;阴津伤者,加玄参20g,生地12g;关节痛剧烈者,加萆薢20g,防己25g;关节红斑者,加赤芍8g,生地20g。以上中药均水服煎,每日1剂,2次/d [1]。西医治疗:应用别嘌呤醇(由北京优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814)0.1g,口服,3次/d;应用双氯芬酸钠(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640)50mg,口服,2次/d;应用小苏打片(由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952)0.5g,口服,3次/d [2]。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其所使用的药物、药物生产厂家、剂量、使用方法等均与研究组西医治疗相同。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血尿酸基本恢复正常,疼痛、肿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可正常活动,经3年随访,显示未有复发;显效:血尿酸下降明显,趋于正常,疼痛、肿胀等症状大部分消失,关节可正常活动,经3年随访,显示少部分患者复发;有效:血尿酸下降不超过30%,疼痛、肿胀等症状部分消失,关节功能有所提高,经3年随访,显示部分患者复发;无效:血尿酸未有下降,疼痛、肿胀等症状无改善,关节功能未有提高,经3年随访,显示大部分患者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实施X2与t检验,应用软件为SPSS17.0,均值选择(X±S)表示,当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变化情况(X±S)
  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原因与尿酸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嘌呤代谢异常,导致血尿酸比正常人要高许多,出现“高尿酸血症”,引发炎症反应,产生关节肿痛症状,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 [3]。
  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其常选择西药治疗,如应用别嘌呤醇、双氯芬酸钠等,但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未能有效改善关节肿痛症状,未能有效降低血尿酸,对此可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 [4]。祖国医学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由湿热蕴结、痰湿肥胖、经络不通、气滞血瘀所致,治宜燥湿祛痰,消肿散结,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5]。自拟定痛汤中包含着多种中药,其中威灵仙可祛风燥湿,疏通经络;生苡仁可清热排脓,去湿除风;地龙可通络除痹,清热平肝;苍术可祛风清热,燥湿健脾;土茯苓可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秦艽可祛风通络,清热祛湿;牛膝可活血祛瘀,消痈肿;车前子可清热渗湿,解毒散结;黄柏可清热燥湿,利湿泄浊;独活可祛风胜湿,散热止痛;川萆可祛湿清热,利水祛风 [6]。诸药联合使用,制成定痛汤,可起到燥湿祛痰、消肿散结、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其与西药联合使用,可大大提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关节肿痛症状,改善血尿酸 [7]。我院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对4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对38例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其中前者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前者治疗后关节肿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明显比后者少,证实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综上所述,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关节肿痛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加快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施于兴,杨君.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07):521-522
  [2] 王素美,李丽.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5(05):314-315
  [3] 秦祖杰,庞学丰,唐金钧.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2,12(01):361
  [4] 张爱红,朱婉华,顾冬梅.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06):98-99
  [5] 师廷川,刘成明.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15(05):117
  [6] 吴猛军,刘书珍,项淑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6(07):615-616
  [7] 辛华波,胡雯雯.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近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2,20(04):33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形式下,中医中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现就中医中药在儿童保健的应用作一论述。  关键词:中医中药 儿童保健 应用现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5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7-01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于儿童保健的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
期刊
摘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和疗效。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护理技术在儿科的应用,创伤小,疗效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减少了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发挥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关键词:中医 护理技术 儿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43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拜阿斯匹灵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和步长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强度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5),改善临床症状。  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能很好的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分得30例,观察组分得50例,对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总有效率高达90.0%,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7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联合银杏达莫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动脉压。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动脉压较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自拟利咽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患者行利咽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2.05,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  方法:对收治确诊的88例偏头痛患者,辩证施治,随访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痰瘀阻络型27例(30.68%)以通络定痛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30例(34.09%)以生牡蛎、黄苓、天麻等为主要组分自拟方剂治疗,气血两虚33例(37.5%)以川穹、白芍、人参、黄芪等为主要组分施治;88例患者控制率88.68%,显效率12.50%,有效率3.4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7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育龄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18例患者成功受孕,愈显率为48.65%,对照组仅有11例患者治疗后成功受孕,愈显率为30.56%,两组患者的愈显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纳米敷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60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用中药外敷配合纳米敷贴治疗。每个疗程均为2周。  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  结论:中药外敷配合纳米敷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外敷配合纳米敷贴 椎动脉型颈椎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41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蒙药扫吉德对于慢性盆腔炎病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蒙药扫吉德治疗)和对照组43例(青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34例痊愈,2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6例痊愈,24例好转,13例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69.77%,两组在治疗效果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