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至1937年对青年影响最大的是谁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ing__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90岁的曾彦修老人,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日报社社长、人民出版社社长等职。他回忆说,1927至1937年,对青年影响最大的不是中国共产党的书,也不是马列著作,那时青年对中国共产党并不了解。郭沫若、鲁迅的书影响最大,只要有小学的地方就能看到。郭沫若的革命浪漫主义诗、田汉的歌词,启发人们变革社会、推翻旧社会。解放后,郭沫若只讲官话,但在历史上,他的作用不亚于鲁迅。鲁迅的话太深刻了,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宣传共产主义的报刊书籍当时找不到。知道《共产党宣言》,但当时找不到,上海和内地都很难找到。我不是读马克思的书觉悟的,我是读他们的东西觉悟的。他们那时比马列主义的影响大得多。现在有些说法,说抗战前青年受马列主义影响,太夸大了。
其他文献
陈明环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业务部门资深副总经理  他带领团队为国泰人寿打造了业界领先的智慧保险服务,包含智慧服务、智能商品推荐与营销、智能营运,提升了客户体验与作业效率。他主导的新版 “国泰人寿”App提供了更智能的保障缺口分析与借款功能,让用户数大幅增长203%。他为公司导入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增进了作业质量,降低了风险,年均节省40000工时;他还为公司内部、同业、跨业建设开放了数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2007人教版,2005人教版,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8—04    江苏省自2005年9月进入高中新课改,至今已有几年。自2007年9月起苏南地区普遍使用的2007年人教版教科书(必修),比2005年版有了较大修改,既有突出的进步,也还有明显的不足。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本着对
[摘要]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甚短,学者多视其为一个整体而不作分期研究。实际上,它仍经历了一个萌芽、兴起、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它的历史可以科举制废除与学部设立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为萌芽、学制系统确立、求速发展、整顿提高、再度扩展五个阶段。它的发展变迁,与人们对师范教育重要性及办学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相一致,又与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相吻合,并受制于后者
论及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体制,学术界曾经多采用“朝贡贸易体系”这一概念,而目前更多使用的是“广州体制”(The Canton System)这一说法。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的演变一般也被描述为从“广州体制”向“条约体制”转变。但学术界迄今对于“广州体制”的认识,基本上都着眼于清政府对于中外交往的管理和控制,而忽视这一体制由于中外之间的互动而得到的调整;着眼于一些规定和条文,而忽视了其实施的具体情形;
[摘 要]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坚持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方向,形成了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风格。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阐述的文化理论注重民众、追求民主的历史进步观,是对中国专制文化思维的突破;根据地文化艺术运动表现出的民主文化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民主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凸显的民主文化观,概括起来就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吴自兴(1979~),男,中学=级教师,甘肃岷县城关中学教师,主要研究中学教学与教法。  关键词:文,史,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39-03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是越到现代,似乎“文史分家”的情况就越严重,以致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多不懂文学,学文学也多不理睬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提到“我们
[摘要]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机构和组织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存活下来,得益于特定的生存之道:中世纪大学不是社会变化的旁观者,它们应时而生,以独特的社团性结构适应了时代的新要求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它们在当时欧洲政治舞台上娴熟运用斗争和妥协之法得以生存,并通过博弈建立起固定的课程、学位、系科和学院体系;大学完成了城市、教皇、王权寄予其的厚望,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民众是以“大清国之子民”的立场与外夷相抗的。因此,他们对于“奸相”的指责,并不纯粹是官与民的对立,所谓“无君无父”、“忘恩负义”,在用词上更能显示的倒是传统文化里忠义与奸佞的不可调和。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固然有游离于官府之外的一面。但反侵略斗争毕竟不同于国内阶级斗争,不同于天地会、白莲教。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常常使官与民之间还有相通的一面。为今日史学家所称道的民众义举,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则多是士绅。
[关键词]定国是诏,明定国是诏,上谕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61—03    一、问题的提出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德宗皇帝颁布“上谕”,开始了戊戌变法。但此“上谕”在教材中的表述中却出现了差异。  高中人教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在“戊戌变法”一节中说:“1898年,光绪帝颁布《
摘要 1951—1971年美国对印度援助经历了启动、发展、高潮和跌落的发展阶段。美国对印度的援助,始终以美国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  关键词 美国,援助,印度  中图分类号 K7 K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22—0015—04    对外援助是战后国际关系,特别是南北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球冷战格局之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