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中学数学教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与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发展进入到课堂教学中,给教学带来了新生力,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简单明了。特别是在几何图形课、应用题课的表现更加突出。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重点掌握不好,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数学学科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运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多媒体的互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化解。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为例,教师设计制作了多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实验,利用网络教室的操作平台及校园网,以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几何画板”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赋值和计算功能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开展数学实验,完成意义建构,探究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联系,通过实验得出规律。
  
  利用多媒体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重视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已经有许多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计算器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和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数学实验课中,可考虑把学生分成2至3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算,解答这个问题。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共同讨论或讲解,努力在全班创设一种研究探索的气氛。
  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像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他们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只需要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如何问学生一些试探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操作能力
  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学生探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加以示演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课件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同时提供文字、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文图并茂。学习者可以自己决定进度,针对自身情况逐步深入地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计算机还能同时测试答题者对于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智能地调节题型、题量,并在线调出相关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复习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题库随意生成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电子试卷,还可以记录学生一个时期的测试情况,列出统计图,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多媒体技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在语言活动中,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集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但教师也往往会本末倒置,忽略了语言的发展规律。那么在语言活动中如何恰
2016年1月6日发布、已于2016年7月1日实施的《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对大陆境内销售的电器电子产品使用六种有害物质做出了要求,家用电器产品作为法规要求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音乐在欣赏教学中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的模式探究,从而充实教学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本质上接受音乐、爱上音乐。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的
通过大量溶解条件实验寻找较为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国内外纺织品市场所见的主要氨纶混纺产品进行了纤维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实验结果接近真值。
本文较全面地叙述了一氯均三嗪/乙烯砜双活性基染料的应用性能,通过大量生产实践对如何提高活性染料的染色牢度展开了讨论,并说明染色过程中匀染剂、固色剂等助剂的选择.
针对用机印生产多套色、大满地花格绒存在的对花不准、嵌花筒、实块深度上不去等问题,探讨了圆网印制工艺,通过加强前后处理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与方法.生产实践证明,其效果
介绍分析了在钢管混凝土短柱中配置纵向钢筋的试验及结果,研究表明,与普通的钢管混凝土柱相比,配筋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因此可以采用在钢管内配置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探析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我们的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