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后勤保障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高校后勤对财务的管理问题日益被重视起来。本文针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和强化策略。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朱伟(1965-),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不仅是提高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资产运营的重要措施,更是完善高校教学办学质量的可靠保障。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水平成为当今我国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改革和完善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后勤财务内部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是每一所高校在资本经济的客观要求下,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所走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
现今,我国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改革,虽然依照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作,但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化,本身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体制不够合理、制度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当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发展,使其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后勤内部控制的不完整,使其无法完全发挥财务在市场经济运行在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作用,对高校资金的筹措和分配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实质上的进步和提高。
首先,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由此导致的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最基本标准,其整体目标取决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财务管理中的运行和稳定。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使得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得到合适的定位,甚至受到错误目标的导向和引导,由此而造成的总目标的偏离和模糊,使得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特征。
其次,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过于分散,体制不合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又一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应该是高校本身,现在这唯一的主体职能部门的权利被空泛化,很多高校的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完全行使其应尽责任,而是往往出现管理权缺位或真空。此外,对财务管理的体制还没有提出完善的改革策略,财务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人员分配和职权划分的重要标志,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后勤部门不能发挥其内在优势,不能实现高校的企业价值和经营利益。
再次,我国高校中后勤部门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很多高校的后勤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法制观念淡薄、专业原则性差而主观随意性强,再加上后勤财务体制的不健全,使其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强大的责任心能动力,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和制约性,使后勤财务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二、改善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针对高校后勤及其内部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根据上述有关问题,现提出一些可以提高和完善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健全和明确,最终达到强化后勤财务管理的目的。把原有的模糊思想抛开,树立适合当今市场经济的高校后勤管理目标,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达到服务最优化和消费最小化,也就是说,使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同员工的薪酬福利在享受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高校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最少,并使其具体化,逐步落实。
2、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集中化,充分发挥职权能力。应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明确其财务部门的管理权和唯一性,增强市场风险防范意识,用不断创新的战略性思维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后勤财务部门的决策、控制和监督职能。此外,在财务管理和制度方面也应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按照现代高校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度,提高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务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后勤部门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的胜任能力,使得在整个范围形成良好的支撑力量。如今很多高校由于管理问题尚不能形成稳定的管理体系,体制混乱,因此,高校应加大财务人员对业务的培训功能,使其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更新财务专业知识和提升本身业务素质。
结语
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高校不仅要努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本身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行速度,更要在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立足和稳固,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做出相应的改革更新措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高校质量教学水平和资本顺利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财务的管理必须确立以后勤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体制模式,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职权,树立明确高校财务部门的整体目标和管理机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把改革后勤财务管理作为后勤部门管理的重点来抓。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朱伟(1965-),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及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不仅是提高我国高校教育事业资产运营的重要措施,更是完善高校教学办学质量的可靠保障。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水平成为当今我国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改革和完善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后勤财务内部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是每一所高校在资本经济的客观要求下,为提高其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所走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
现今,我国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改革,虽然依照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运作,但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化,本身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体制不够合理、制度不够完善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当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发展,使其受到了多方面的制约。后勤内部控制的不完整,使其无法完全发挥财务在市场经济运行在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作用,对高校资金的筹措和分配也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实质上的进步和提高。
首先,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由此导致的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最基本标准,其整体目标取决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整个学校财务管理中的运行和稳定。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对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使得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还没有得到合适的定位,甚至受到错误目标的导向和引导,由此而造成的总目标的偏离和模糊,使得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具有复杂和多样性特征。
其次,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过于分散,体制不合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又一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应该是高校本身,现在这唯一的主体职能部门的权利被空泛化,很多高校的有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完全行使其应尽责任,而是往往出现管理权缺位或真空。此外,对财务管理的体制还没有提出完善的改革策略,财务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人员分配和职权划分的重要标志,财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后勤部门不能发挥其内在优势,不能实现高校的企业价值和经营利益。
再次,我国高校中后勤部门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很多高校的后勤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法制观念淡薄、专业原则性差而主观随意性强,再加上后勤财务体制的不健全,使其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强大的责任心能动力,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和制约性,使后勤财务管理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二、改善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针对高校后勤及其内部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根据上述有关问题,现提出一些可以提高和完善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健全和明确,最终达到强化后勤财务管理的目的。把原有的模糊思想抛开,树立适合当今市场经济的高校后勤管理目标,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达到服务最优化和消费最小化,也就是说,使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同员工的薪酬福利在享受最优质的服务同时,高校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最少,并使其具体化,逐步落实。
2、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集中化,充分发挥职权能力。应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主体,明确其财务部门的管理权和唯一性,增强市场风险防范意识,用不断创新的战略性思维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后勤财务部门的决策、控制和监督职能。此外,在财务管理和制度方面也应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按照现代高校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和预算制度,提高高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财务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后勤部门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素质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业务的胜任能力,使得在整个范围形成良好的支撑力量。如今很多高校由于管理问题尚不能形成稳定的管理体系,体制混乱,因此,高校应加大财务人员对业务的培训功能,使其跟随市场经济的步伐,更新财务专业知识和提升本身业务素质。
结语
在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高校不仅要努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本身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行速度,更要在市场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立足和稳固,这就要求高校本身做出相应的改革更新措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高校质量教学水平和资本顺利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财务的管理必须确立以后勤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体制模式,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的主体职权,树立明确高校财务部门的整体目标和管理机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把改革后勤财务管理作为后勤部门管理的重点来抓。